APP下载

耄耋之年奉献钞本纪实

2013-08-29王佩玲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钞本诗词选古籍

王佩玲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250100)

我于1952年冬调来山东省图书馆工作,至今整整六十载。业务技术职称副研究馆员,1988年离休。

离休之后,我在山东老年大学选修书法三年,曾在本省和全国性书画展中先后十六次获奖。我热爱图书馆工作,晚年总想为我为之奋斗终生的图书馆事业再献余热,以抒我对图书馆工作的眷恋之情。于是我决意用工笔小楷书写钞本赠予我馆作为永久的纪念。此项工作始于2012年初,历时一年完成:《历代诗词撷英》六十七首;敬录《毛泽东诗词选钞》五十首(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为底本书写);《王佩玲诗词选》三十首。总计14229字,占用193个工作日合617小时。

我自1993年初习作诗词,由于才疏学浅,不谙格律,大多为即兴挥毫、有感而发,有的还是大白话、顺口溜。唯能反映心声、真情实意。诗词内容多是歌颂党和祖国,表达自己信仰的坚定和热爱,以及抒发亲情、友情和个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等。目的是自娱自乐,增添情趣,也是为了亲友欢聚或通信联络时多一些相互交流、切磋、探讨,乃至从中分享我的快乐和幸福。

应当说写钞本此项工程是相当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绝非一蹴而就。首先必须精确计算字数、行数,要按照古籍的格式书写。我原本主要是搞新书分类编目工作的,缺乏古籍知识,于是我虚心向内行崔国光同志请教,得到了他的精心指导。同时一律用繁体字书写,字字笔笔一丝不苟,如同绣花。为了避免漏字、写错,还须事先写好草样。另外,要根据冷热季节科学合理安排书写时间。尤其是夏日炎炎,高温达摄氏三十七、八度,挥汗如雨,须调整好工段,正品无法书写,就先做准备工作写草样。早上不太热,又无干扰,先干上一、二个小时再吃早饭。冬天黑的早,就先写两个小时再午睡。笔墨也要调整好,由于字小(约一厘米见方),蘸多了墨不行,蘸少了写不到两个字笔尖就干了,半天就得涮三次笔添两次墨。再者,老花眼戴着400度的老花镜,写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写不到一小时就聚不住光了,只好稍憩片刻,按摩一下头部、眼睛再继续写。如果赶上阴天光线不好,就更加困难。想想毕竟是八十岁的人了,但我有必胜的信心,告诉自己“要坚持”。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磨炼”,它不是三天五日,也不是仨月俩月,而是整整一年哪!没有相当大的毅力、耐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书写钞本要随时校对,最后还要总的校对一遍,有错还要贴改。为此,我专门到我馆古籍修复中心索要了浆糊,学会了贴改的好方法。书写完成后,仔细用线装订好,还定做了函套,封面书名为:《古今诗词三种》。老天不负苦心人,就这样,三个钞本“大功告成”。

在2013年2月4日本馆召开的老干部春节座谈会上,我将钞本献给了馆领导,希望置于历史文献部予以收藏。李西宁馆长颁发了“收藏证书”,表示增加了馆藏,新钞本入善本书库珍藏。同志们热烈鼓掌,对我的精神和毅力大加赞赏,我感到十分欣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耄耋献钞本,永久留纪念。革命无止境,余热再奉献,无愧于人生,健康度晚年。

猜你喜欢

钞本诗词选古籍
明宁献王朱权《神隐书》版本与内容述评——兼述华南农业大学藏明初钞本价值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花部”与“雅部”的融合——富连成藏《群英会》钞本浅议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论明义所见《红楼梦》钞本的文本史意义——以题红绝句的两处“缺失”为入口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关于《髹饰录》钞本与初注者的讨论
周清印诗词选
星汉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