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床饲养苏淮猪及胴体指标检测

2013-08-25朱柳燕吴晓敏王万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瘦肉率胴体淮安市

颜 军 朱柳燕 吴晓敏 马 云 许 静 王万想

(1.江苏省淮安市畜牧兽医站,淮安 223001;

2.江苏省淮安市农业委员会,淮安 223001;

3.江苏省盱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盱眙 211700;

4.江苏省淮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淮安 223001)

发酵床饲养苏淮猪及胴体指标检测

颜 军1*朱柳燕1吴晓敏2马 云1许 静3王万想4

(1.江苏省淮安市畜牧兽医站,淮安 223001;

2.江苏省淮安市农业委员会,淮安 223001;

3.江苏省盱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盱眙 211700;

4.江苏省淮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淮安 223001)

苏淮猪是2011年刚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苏淮猪在正常饲养条件下,25~90 kg时,日增重650 g;90 kg体重时,增重约175 g/d,料重比3.1∶1,屠宰率72%,背膘厚28.7 mm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达到90 kg体重需190日龄,增重为565 g/d,屠宰率、背膘厚和胴体瘦肉率差异不显著,而料重比为2.87∶1,节约饲料9%,特别是肌肉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超过正常值40%以上。

发酵床 苏淮猪 性能测定

*通讯作者:颜军,1967年1月生,男,汉族,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兽医硕士。

工作单位:淮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E-mail:yjjsha@sina.com

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猪场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采用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苏淮猪新品种是以新淮猪为母本,与大约克杂交,经10多年选育刚通过国家农业部审定。正常饲养条件下,苏淮猪25~90 kg日增重650 g,90 kg体重的日龄约175 d,料重比3.1:1以下,屠宰率72%,背膘厚2.4 cm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并且肉质好,风味佳。为了测定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苏淮猪的生长胴体性能,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猪为75日齡苏淮猪72 头,平均体重为24.6 kg,由淮安市淮阴种猪场提供;发酵床由淮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建造,垫料厚度80 cm,以锯木屑为主,占总量的90%,其他包括土壤约10%、盐0.3%、生物发酵菌剂200 g/m3。

1.2 饲养实验

饲养实验在淮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猪场进行。选取苏淮猪7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栏,每栏12头,试验组为发酵床养殖方式,对照组为正常水泥地面养殖方式,除此之外条件基本相同。当试验猪体重达90 kg时试验结束。

1.3 日粮组成及饲养管理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检测详见表1。2组采食相同日粮,饲喂2次/d,自由饮水,试验期间按苏淮猪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试验组日粮中添加2%发酵菌剂,饲喂量控制在正常量的80%,且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物品。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方法

2.1 生长性能试验

猪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空腹称重并记录,同时记录日采食量,计算日增重、料重比。

2.2 胴体品质测定

试验结束时两组各随机选3头猪(每栏1头)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

屠宰率(%)= 胴体重/屠宰前活体重×100。

背膘厚度(cm):取肩胛后沿、最后肋处和腰荐结合处3点的平均值。

眼肌面积(cm2):第10肋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先用硫酸透明纸描出眼肌面积,再用坐标纸计算眼肌面积。

瘦肉率(%):左侧胴体除去板油和肾脏后,进行瘦肉、脂肪、皮和骨剥离。剥离时,肌间脂肪不另剔除算作瘦肉,皮肌(包括腹腔部和大腿部皮肌)不另剔除算作脂肪。瘦肉重占瘦肉、脂肪、皮和骨的总重之比为胴体瘦肉率。

2.3 肌肉氨基酸测定

猪屠宰后4℃冷藏保存24 h,取第10肋处背最长肌为样品测定氨基酸含量,本项委托江苏省畜产品检测中心测定。

3 结果

3.1 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试验开始时两组体均重基本相同;达到90 kg体重天数相差明显,试验组多15 d;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组为对照组的79%,但饲料与增重之比试验组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只有2.87∶1。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3.2 胴体品质测定结果

两种饲养条件下苏淮猪胴体品质差不多,只是试验组背膘稍厚,瘦肉率稍低,但差异不显著。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详见表3。

表3 猪胴体性状

3.3 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

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未检测,甘氨酸、脯氨酸基本相当,其他肌肉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超过40%,谷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超过70%。肌肉氨基酸含量详见表4。

表4 肌肉氨基酸含量

4 讨论

4.1 生长性能分析

试验开始时,两组猪都为75日龄,均重相当,由于生长速度快慢不等,对照达到90 kg的日龄约为175 d,与苏淮猪品种特性相近[1],而试验组比对照组多15 d,90 kg需到190日龄,生长速度较慢。由于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猪粪尿直接排入垫料,在菌剂的作用发酵下,产生菌体蛋白[2]。根据试验设计,试验组每天投料量为对照组的80%,实际试验结果为79%。尽管猪拱食发酵菌丝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但总体营养量仍可能达不到需要,加之猪拱时运动量加大,故致生长速度较慢,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低85.2 g,这与周玉刚[3]、章红兵[4]等研究日增重显著增加的结果相反,可能是由于本试验限制喂料的关系。但是试验组的实际饲料增重比2.87低于对照组的3.08,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这与周玉刚[3]、章红兵[4]、李玉元[5]等的研究结果相同,这应是试验组猪拱食菌体蛋白的结果[6],也与苏淮猪含有淮猪血统,耐粗饲、拱食能力强有关[7]。

另外,试验组尽管生长期延长了15 d,但全期比对照组少耗料18.7 kg,节省饲料9%,如按2.5元/kg计算,每头可节约饲料费47元左右,效益十分明显。

4.2 胴体品质分析

从测定结果看,试验组背膘厚度相对高些,原因应是发酵床养殖周期长些,脂肪沉积多一些,而相对的瘦肉率略低一点。但总体而言,试验组基本达到了苏淮猪品种性能水平[1],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这也与周玉刚[3]、李玉元[5]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知苏淮猪无论是正常饲养条件,还是发酵床养殖,其胴体品质基本稳定。

4.3 肌肉氨基酸含量分析

猪肉氨基酸含量是评定其肉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8]。苏淮猪新品种,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其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大幅提高,除甘氨酸、脯氨酸基本相当外,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比对照组高40%以上,谷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高70%以上,由于日粮配方相同,氨基酸水平的提高应是猪大量啃食了菌体蛋白所致。

5 小结

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苏淮猪25~90 kg日增重为565 g,达到90 kg体重需190日龄,料重比为2.87∶1,节约饲料9%,屠宰率74.9%,背膘厚34.9 mm,眼肌面积36.1 cm2,胴体瘦肉率56.4%,特别是肌肉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超过正常值40%以上,这些数值是在80%投料的情况下测得的。尽管日增重稍低,饲养周期稍长,但有效转化利用了猪粪尿及垫料中营养,节约了饲料,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改善了环境,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完全适合苏淮猪。

苏淮猪在发酵床饲养条件下,不但胴体品质达到了品种性能水平,而且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明显优于水泥地面饲养条件,提高了苏淮猪肉的营养水平,改善了口感和风味,养殖效益十分显著。

[1] 王钧顺.苏淮猪[J].江苏百事通,2012,(18):49.

[2] 江绍安,夏晨.菌体蛋白粉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应用试验[J].饲料工业,2005,26(3):38-39.

[3] 周玉刚,闻爱友,宁康健,等.微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1):9-12.

[4] 章红兵,楼月琴.发酵床饲养方式对育肥猪血清免疫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4):85-90.

[5] 李玉元,唐万林,宾石玉,等.发酵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湖南畜牧兽医,2010,(5):4-6.

[6] 谢成侠.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7] 贾桂兰.猪肉样品不同处理方法对测定其氨基酸含量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9,(6):47-48.

猜你喜欢

瘦肉率胴体淮安市
商品猪场杂交母本的选择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习作点评
猪胴体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
猪瘦肉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