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13-08-24曹秀堂
郑 部,曹秀堂,赵 静
解放军总医院 医务部,北京 100853
近几年,各医院对死亡病例的分析越来越重视,诸多文献对死亡病例性别、年龄和疾病构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10年来我院住院患者的死因构成顺位、死亡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2003-2012年我院5 951例住院死亡病例。
2 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死亡病人患2种以上疾病时,以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同时,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死亡病例的死亡时间,按照月份、星期和具体时间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时间从0点起算,按每2 h为一时间段。采用SAS9.1.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 果
1 病死率 2003-2012年,我院共收治病人739 840人次,死亡5 951例,总病死率为0.8%。病死率2003年最高,为1.71%,2012年最低,为0.44%。10年间住院病人稳定增长,病死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呈逐年降低趋势。见表1。
表1 2003-2012年住院病例病死率Tab. 1 Death rat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2003-2012
2 性别构成 10年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4 075人,占68.48%,病死率为0.97%。女性1 876人,占31.52%,病死率为0.59%。死亡人数男女比例约为2∶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经χ2检验,男女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33.55,P<0.01), 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见表2。
表2 2003-2012年住院病例性别构成及病死率Tab. 2 Gender and death rat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2003-2012
3 年龄结构 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共4 289例,占10年总病死人数的72%。其次是45~59岁年龄组。5~14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少。经χ2检验,χ2=1 281.33,P<0.01,各年龄段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有上升的趋势。见表3。
表3 2003-2012年死亡病例年龄分组Tab. 3 Death rate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ages in 2003-2012
4 死因构成顺位 10年住院病人中,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总构成的88.5%。病死率前5位的是呼吸、传染病、肿瘤、循环系统和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见表4。近10年,医院的住院病人死因构成顺位保持基本稳定,肿瘤等慢性疾病仍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见图1。
表4 2003 - 2012年死亡病例死因构成顺位Tab. 4 Rank list of causes of death in 2003-2012
5 死因构成顺位前5位死亡时间 病人死亡时间的季节性波动比较明显。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病死率在冬季最高,秋季次之。消化系统的病死率在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图2)。死亡病人主要集中在正常工作日,周六和周日的死亡例数下降明显(图3)。死亡时间有较明显的昼夜规律性,晨间、午后为高峰,晚间和子夜后次之,见图2~4。
图 1 2003-2012年死因构成前5类历年变化趋势Fig. 1 Trend of the top 5 causes of death in 2003-2012
图 2 2003-2012年死因构成顺位前5类的病死率逐月趋势Fig. 2 Trend of death rate due to the top 5 diseases in 2003-2012
图 3 2003-2012年死因构成顺位前5名的死亡星期分布折线图Fig. 3 Distribution of death due to the top 5 diseases in 2003-2012
图 4 2003-2012年死因构成顺位前5名的死亡时间日间分布Fig. 4 Distribution of died time due to the top 5 diseases in 2003-2012
讨 论
从本次调查收集的5 951例死亡病例统计来看,本院近10年来的死因构成顺位情况比较稳定,与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研究基本一致[1-2]。恶性肿瘤位居疾病系统死因的第一位,可能与环境污染、电离辐射、职业致癌因子、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对肿瘤疾病预防和自我保护存在不足、警惕性不高等有关[2]。循环系统疾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可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饮食,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运动量少、遗传因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3-4]。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这与环境污染、气候改变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男性死亡病人数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从事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不良工作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生活无规律等,使男性发生意外伤害和体质恶化的可能性增大[5]。
肿瘤、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死亡率季节性比较明显,反应了疾病转归与环境气候、温度有一定关系,这与国内其他研究基本一致[6]。这提示医疗机构在不同的季节,要合理调配床位,有针对性地做好死亡率较高疾病患者的收容工作,确保此类危重病人及时收容、救治。
死亡病人主要集中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双休日较少。分析原因,主要由于手术、有创检查操作等风险较高的医疗工作一般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对于死亡顺位前5位的疾病来说,手术和有创检查操作既是主要治疗手段,也是引发疾病变化的重要外因。这提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禁忌证,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尽量减少出现手术并发症等情况。
按照规定,死亡抢救时间至少要30 min,医生宣布死亡后才会在HIS系统中记录死亡时间,本组死亡病人在晨间和午后出现高峰,这提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晨间和午后是医务人员交接班和上下班时间,要严格落实医生晚间查房和护理定期巡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处置抢救。
1 杨敏. 2005~2010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 现代医院,2011,11(8):143-144.
2 何冰,冯凯. 10年住院死亡病例疾病构成的分析[J] . 中国病案,2011,12(5):44-46.
3 范晓欣,曹霞. 45岁-59岁住院死亡患者统计分析[J]. 中国病案,2010,(8):31.
4 成淑芳,冉崇宏,唐利华. 2002-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0,(3):33-34.
5 于弘. 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分析[J]. 中国病案,2010,(9):45.
6 欧杰,王兴华.古代中医文献病人死亡时间规律述略[J].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3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