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喻文化学习中建构高校辅导员威望
2013-08-15黄林达
黄林达
(莆田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与后喻文化。马格丽特·米德对这三喻文化的解释是:“前喻文化”指晚辈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后喻文化”则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后喻文化”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这个过程亦称之为“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马格丽特·米德这一见解是立足于全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1]
近几十年来,现代化的信息网络让青年人在开放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识。由此,沿袭千年的“前喻文化”传递方式逐渐削弱,“并喻文化”及“后喻文化”传递方式逐渐增强。但笔者始终认为,“并喻文化”与“后喻文化”只是存在文化传递方式的嬗变,文化传递方式的嬗变,不等同于断绝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排斥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驾齐驱。事实上,文化“反哺”现象只在某些新的科技领域中,在一些新兴的文化领域中表现突出,而在一些相对成熟、稳定的文化领域里,尤其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文化“反哺”现象并不多见。即便在大学校园里,“前喻文化”仍然表现突出,而“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传递方式在青年教师尤其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表现比较明显。
一、高校辅导员在文化传递过程中拥有先在权威
青年辅导员这个职务的权威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赋予其法律、法则、法规权威;二是长期形成的传统积淀权威;三是部门或单位给予其管理权威,四是辅导员自身的学识专长形成的知识权威。
高校青年辅导员多数一身兼二职,既担任辅导员又是某个专业课程教师。为了让这篇文章有事实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全体辅导员做了一番调查。笔者所在学院共有57名辅导员。57个辅导员中只有一名是专科毕业学位,15名为学士学位,占全部人数的26.3%,在这15名本科毕业的辅导员中,有的已是在读研究生,有的正在努力拼搏,争取近年内考取研究生。其他41名都已获得硕士学位,占全部人数的71.9%。这些青年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大多比在读大学生高一个层次。青年辅导员手里握着的硕士毕业文凭意味着他们比在读大学生更早了解某些专业领域系统知识。在他们身上,具备了一定的学术研究和传授专业知识的能力和高校教师的学术气质。在自主学习方面,他们先于在读大学生学到了如何自学,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如何广泛收集信息,如何筛选有用信息,如何准确表达观点与见解等等本领。青年辅导员身上透露出的学术气质让他们在同辈在读大学生那里拥有一定的威性。青年辅导员的威信除了授予在读大学生专业知识外,在教育者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的年代里,他们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的顾问,成为与学生交换意见适时互动的参与者,而不一定是直接传授本专业知识或拿出现成答案的教师。基于此,辅导员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见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并喻文化”乃至于“后喻文化”语境得以扩展,在活动中,逐步向平等、民主型师生关系迈进。
二、高校青年辅导员应建立起引导权威的自信心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第一,刚刚从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走出的大学生,身上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知识复制”痕迹。在学习方式上,仍不可能自发地完成相对中学更加复杂、更加有深度的专业学习任务,仍不知如何有效地利用从各种渠道,尤其是从网络上收集来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质量。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选择被动接受教育,他们对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产生依赖,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高校青年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准确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借助已经习得的专业知识引导在读大学生对前沿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有所认知和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训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青年辅导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学术见解甚至做人的姿态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旧的学习目标丧失了,新的目标尚未确立,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焦虑。虽然,他们已经能熟练操作电脑,已经能从网络、从手机上查找到诸多信息,可以收集到自己喜欢的资料和内容,但是利用网络提高专业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方法却不甚理想。《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4月刊发表一篇题为《利用网络学习者不足三成》文章,该文章对成都市的三所本科院校1-4年级的4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资料显示,有“一小部分学生因通宵达旦上网而逃课、并荒废学习,影响正常的休息,对身心造成损害”。而被调查者对“您通常上网做什么”的问题进行问答,选择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系”的人数占到58.8%,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原因;而选择经常“获得信息”的占到50.7%。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学生只有28.7%。另外,“15.6%的大学生经常因为无聊而上网打发时间,19.2%的大学生还常常会通过上网来调节情绪。”以上这一份资料和笔者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笔者所在学院拥有网站图书馆,也购买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光盘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建立了Web主页,开通了可供师生交流的梅园论坛。为辅助教学,校教务处还建设了“天空课堂”课程网站,“天空课堂”课程网站拥有几十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但是,据调查,在读大学生对学校花大力气建设的网络课程、课件及教学资源库等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熟练使用的相对较少。
可见,网络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工具。面对这些状况,作为社会经验、学习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世界观、人生观相对比较成熟的辅导员,应该及时给予这部分大学生以相应的指导。正如美国学者T·R·莫斯森所言:“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2]高校青年辅导员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先于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生活体验等方面的优势,要有方法、有步骤引导学生获取对学习有益的信息以及正确筛选网络信息,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知识多元的信息传播时代里向健康的方向迈进。
三、高校青年辅导员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无代沟性
从年龄上看,我院57名辅导员中,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仅一人,70年代出生的7人,占全部人数的12.2%,80年代出生的49人,占全部人数的85.9%,其中又有24人是1985年之后出生的,占全部人数41.1%。调查资料显示笔者所在学院辅导员职务基本上由年轻教师担任。据了解,国内其他高校的辅导员同样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由青年教师承担高校辅导员职务,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具有兼容并蓄的色彩。
第一,年轻辅导员教师与在读大学生年龄相差无几,不用费力地跨越或消弭代沟带来的种种误解和麻烦。80后出生的青年辅导员和90后入学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背景基本相似,他们同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茁壮成长,同样享受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大展宏图的政治、经济舞台。因为成长的背景相似,所以,青年辅导员和在读大学生追求的人生意义基本相似。在观念上,青年辅导员和在读大学生同样趋于实在,重现实,重实效,讲效益,求真务实。
第二,青年辅导员和在读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成熟,他们都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对新生事物,两者一样感觉敏锐,一样睁着好奇的眼睛,努力吸纳并牢牢掌握在手。因为没有代沟之痕,他们有诸多共同话语,课下他们可以称兄道弟,可以勾肩搭背,可以一起喝酒、喝茶,可以无话不谈。因为出生背景相似,他们完全可以达成并喻文化传递学习共识。
第三,青年辅导员和在读的大部分学生一样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在独子女家庭里,父母的权威不再以封建家长式的方式出现,长辈与小辈之间的关系能够以一种自由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所以,他们同样从小就具备民主意识,一致赞成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方向不需要一个神一般的外在的权威来指导,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没有权利要求自己一定要按照某种方式生存和发展。而且,他们同样不甘平庸,个性倔强,互不妥协,蔑视传统,敢做敢为,既有尼采式的狂傲,也有一花一叶的小资情调,而这一切都在个性的名义之下喷泻而出。
第四,关于互联网上的许多知识,因为长辈们在他们的求学年龄,互联网尚未产生,他们没有机会系统地全面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在这一领域中,他们无疑必须不耻下问,向小辈们求教学习。比上辈人幸运的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这门崭新的学科知识,青年辅导员和在读大学生们在求学期间都能学到,而且两者在求学期间都必须通过计算机考级才能获得学位证书。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诞生,在文化传承上导致代际文化连续的中断,使得年轻人缺乏有经验年长者的指导,于是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只能彼此互相汲取,相互提携,他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可能犯错误,但也必然在发展中纠正错误。这正是马格丽特·米德所言的“并喻文化”或“后喻文化”传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根据第29次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要群体。”上网人群的职业结构方面,统计报告显示:“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从统计报告数据可以发现,80后出生的青年辅导员和大学生一样,均属于96.1%使用网络的网民。可以说,青年辅导员和大学生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而成长的一代人。现在大学生们热衷的高科技玩意儿在几年前青年辅导员都一一经历过或还在经历着。对网络恶搞的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对网络上不断爆出的PK事件,他们同样能在第一时间里有所了解和掌握。年轻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一样,对网络使用技术同样驾轻就熟,和大学生一样,他们和电脑如影随形,非不得已决不离开电脑一步。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高校青年辅导员完全可以借助与在读大学生无代沟优势,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将师道尊严转变为理解尊重,由疏离对抗变为合作共享,从外在与学生的师生情景转向于兄弟情景共存,而辅导员的权威也潜移默化于转入情景教育之中,辅导员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使辅导员威望在与大学生的并喻文化交流的浓烈色彩中重新建构。
青年辅导员应充分挖掘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充分应用网络博客,个人主页,QQ聊天工具电子邮件飞信,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等,进行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碰撞沟通,建立起“你——我”对话式关系,利用情感交流的动力机制,在教育活动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然,青年辅导员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先进的科学知识学习,熟练地掌握先进的采集知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应对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重新构建知识领军人的权威。青年辅导员还需持续不断地广泛地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知识,需要开阔眼界,需要吸收本专业之外的其他的传统文化知识,应该与时俱进,利用网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修养、研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让自己传授的学科处在前沿位置,做一个与时俱进的集研究、探索、终身学习于一体的现代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脚步,才能担起辅导员职责的重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因学识专长而形成的知识权威。
[1]马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T·R·莫斯森.远距离教育的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1989,(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