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蜂的保护与黄种人体质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2013-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蜜体质

李 彬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一、关于中国养蜂业发展的几个反思

养蜂业在我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原始的养蜂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对野生中华蜂蜂蜜的采集。公元前16-11世纪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的记载,说明中国养蜂业至少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华民族将野生中华蜂逐步驯化为家养中华蜂,经历了原始采集蜂蜜阶段、采集整群中华蜂安置在居住区附近饲养阶段,最后才发展成专业化的中华蜂养殖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蜂业。据记载,元朝已经形成规模颇大的专业养蜂场,具有很高的养蜂水平[1],蜂场的布局 “园有庐,庐有守”[2](P69),蜂箱的排列方法“疏密有行,新旧有次。坐有方,牖有乡。五五为伍,一人司之”[2]。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华蜜蜂的传统养殖规范,这样的规范在中国各民族中虽然小有差异,但总体而言,都能较好的适应中华蜂的生物特点,同时又能为中国各民族提供高品质的营养食品和工业原料,如蜂蜜、蜂蜡、蜂粮、蜂胶等[3]。

然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养蜂业的发展疏于关照生态问题、民族文化保护问题和中国人的体质特征问题,如今所面临的上述一系列困境和挑战,都因中国养蜂业误入歧途所致。

中国各民族驯养的蜂种为中华蜂,它是东亚蜜蜂的一个亚种[4],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19世纪末,西方蜜蜂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等被一些学者引入中国。因为当时欧洲养蜂业所用的蜂种个体大,采蜜能力强,而且可以通过半机械化操作采蜜取蜜。此时的清政府正在倡导“洋务运动”,希望发展实业,拯救中华。鉴于中国养蜂业植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这与当时发展现代产业生产不相兼容,再加上中国备受西方列强欺凌的特殊时代背景,学者们误以为必须依靠西方蜂种和养蜂技术才能实现养蜂业的现代化。他们实现现代化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们的做法使得养蜂业的现代化误入了歧途。因为中国的养蜂业的现代化应该是在我们自己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企业生产和组织创新,而不应该是以替换养蜂品种为代价。在漫长的地质史岁月中,中华蜂与中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和中国数以万计的生物物种结下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中国本土众多植物的顺利授粉传种必须依靠中华蜂。事实证明,我国引入意大利蜂以后,由于意大利蜂对中华蜂的盗蜂行为、干扰中华蜂自然交配和企业的利益垄断等特殊原因,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意大利蜂等西方蜂群无限膨胀,中华蜂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不断萎缩,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2006年6月2日,中华蜂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62号公告 《国家级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一旦中华蜂在中国本土生态系统中缺位,那么依靠中华蜂授粉的植物将无法正常繁衍,与之有食物链关系的昆虫和鸟类种类也随之减少,本土生物物种多样性水平将急剧下降,中国整体的生态安全将蒙受致命打击。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产业,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养蜂业发展史,各民族的养蜂业不仅仅能提供食物的来源,同时还支撑着农、林、牧业等的正常运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蜜蜂及其产品来保健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传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中医蜂疗”学。古代很多医术都有关于蜂疗方面的记载。例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甘平无毒,主益气补中,止痛解渴……久服轻身延年。”并将蜂蜡、蜂子列为医药上品。明朝李时珍所著 《本草纲目》记述蜜的药用功能:“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蜂蜜可以治疗肺病、慢性肠胃病、高血压、肝脏病等;蜂粮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具有补血强身等作用;蜂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蜂蜡不仅可以治疗夜盲、痢疾等,还具有防潮、绝缘的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电气、航空、汽车制造、纺织等40多种工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华蜂文化已经渗透到我国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及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医药等领域,构成了中华民族光辉文化的一部分。中华蜂种群的濒临灭绝,势必会直接关系到中华各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并使各族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潜在威胁。

当代中国的养蜂业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模仿抄袭西方的养蜂产业。然而西方人和东方人食用蜂蜜等蜂产品的功用不同。西方各民族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提供甜味佐料。而中华各民族由于主导的调味品是盐而不是糖,因而对养蜂业产品的需求主要聚焦于提供综合性的特需营养物质的摄取,用来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等。所以传统养蜂业对于中国人的体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蜂濒临灭绝的同时,中国各民族的健康也将连带受损。

二、文化建构与人种体质特征的关联性

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主要是研究文化的建构、功能和演化,体质人类学学科则是研究人类体质差异的时空分布及人类体质的遗传变异和生理差异。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人,而人类又必然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并存,人类的这两种特性又会客观地存在于相关民族文化的建构中[5]。人群的体质差异肯定会对民族文化的建构发挥终极性的制约作用,必然是不同民族文化建构中必须加以适应的对象。

从体质人类学上讲,当今世界上的人类,依据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高等的差异,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大类型,其下还可以细分为很多亚类型[6](P211)。欧洲各民族主要是白色人种,而中华各民族的人种构成,95%以上都属于黄色人种。人种不同,体质也不同。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饮食习惯、食物种类、饮食风俗等文化因素与民族的体质息息相关。例如,从饮食习惯上看,由黄种人所建构的民族倾向于食用口味偏咸的食品,而由白种人建构的民族则倾向于食用口味较淡的食品,特别尚好甜味食品,这都与其各自的体质特征相适应。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在于白种人体表的汗腺数量比黄种人要少很多,并且汗腺毛孔较为粗大,所分泌的汗液也要比黄种人浓稠,并且狐臭体征十分普遍。人类出于正常消化需要,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但进入体内的多余食盐又得通过新陈代谢排泄掉,以确保体内氯离子、钠离子的平衡。白种人由于汗腺不发达,一旦摄入的盐较多,就必须大量喝水,频繁排尿,才能勉强维持体内的盐分平衡。但频繁排尿也有诸多不便,因而其文化建构的最佳适应手段就只能是降低食盐摄入量,而主要以甜味佐料代替食盐作为调味剂。这样的体质特征属于遗传特征,是外在原因所不能改变的本底属性,因而白种人在进食过程中生理调节机制都会尽可能的规避摄入过多的食盐。这就导致白种人的饮食习惯普遍怕咸,而习惯于靠甜味佐料调味。于是,糖 (包括蜂蜜)对白种人而言,看重的是它的调味功能,而不大关注其他营养价值。偏好甜味食品,其实是西方各民族文化对自我人种生理和体质特征的成功适应。

中国各民族的居民绝大多数属于黄种人,汗腺非常发达,排汗畅快,体臭极为轻微,所以体内盐平衡的生理调节功能比西方人要强得多。这就使得中国各民族居民即使比同样体重的西方人每餐摄入的食盐量多一些,仍然可以通过汗液顺利的排出体外,而不需要像西方人那样通过需要大量喝水、频繁排尿来缓解代谢压力。摄入食盐量偶然超标,对中国人的健康而言不会造成明显的负作用。所以这也能够解释为何中国人食盐的摄入量比西方人大,但是冠心病发病率却比西方人低的多。也正是体质本底特征如此,所以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建构会很自然的将食盐定位为主导性的调味品。也正是认识到盐对中国各民族身体健康的关键作用,所以历朝历代均制定与盐的生产、供销相关的专门政策和法律。例如,周代宫廷中设“盐人”,“掌盐之政令,以供百事之盐”;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家管仲改革过去赋税征收方式,实行“官山海”的政策,“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沸火水为盐,正而积之”[7],由国家统一管理山海盐铁之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盐铁专卖制度;西汉桓宽所著的 《盐铁论》专门记录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由此可见,盐铁贸易在古代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对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为不同人种间体质存在差异,所以中国和西方的养蜂业在技术取向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养蜂业的技术建构通常是围绕着大规模获取蜂糖,选用体型大、产蜜能力强的意大利蜂种,建构摇蜜机用离心手段单纯取蜜,都是出于获取甜味佐料的行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西方各民族的饮食嗜好。而中国的传统养蜂业则是综合满足蜂糖、蜂粮、蜂蜡的获取[8]。中国传统养蜂技术则是采用毁巢压榨法取蜜,不仅可以获取蜂蜜,还能将蜜蜂用花粉酿造的“蜂粮”和未蛹化的幼蜂一并混入蜂蜜中,这些成分恰好富含中国人饮食结构中容易缺乏的8种必需氨基酸①,多种微量元素②和维生素A、D等。即使是取蜜过程中混入微量的蜂蜡,也具有加快肠胃蠕动的功能,能防止便秘等消化道疾病,对人体健康也有作用。

三、中华蜂的保护与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

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体质与民族文化建构之间存在交叉互动作用,但两者之间的作用的性质内容和机制却互有区别。体质差异仅是文化适应的对象之一,而一种长期延续的民族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 “塑造”人的身体,直接规约着相关人群的社会生活,这就不可避免地又会使相关的民族成员获得某些后天的体质特征。同时文化的影响往往不带有强制性,更容易被民族内的人群者接受,使其体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文化的建构不能偏离各自民族人种的体质特征,否则肯定要付出惨重的健康代价。

中华蜂从意大利蜂的威胁到濒临灭绝,造成这一现状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对自我文化的特性或价值了解欠深入导致的问题。20世纪初,中国的养蜂专家们,引进一套与中国各民族体质特征不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仅仅围绕提供甜味佐料而建构中国的养蜂业,而甜味食品又是中国各民族需求并不迫切的食品。这样的技术体系不仅会对中国人的体质健康产生副作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挑战。蜂蜜等传统蜂产品被中医药定位为必需的药品配料和营养滋补品,其合理性正有赖于中华蜂这一本土蜂种和传统的取蜜方式。一旦西方的技术体系若被中国各民族完全接受,用西方蜜蜂取代中华蜂,那么中华蜂一旦灭绝,中华蜂医学文化也将面临危险,中国的传统医药和营养制度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众多与中华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消亡,整个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将不复存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也就为蜂产品的弄虚作假大开方便之门。近年来蜂产品市场造假事件屡见不鲜,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许多企业利用低价或造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占有市场,蜂蜜造假已经规模化和专业化。造假蜂蜜几乎无营养价值可言,而且可能会加重糖尿病和心血管等患者的病情。近年来见诸市场的蜂蜜的造假方法主要有:(1)部分小企业利用大米糖浆加入各种添加剂调和成蜂蜜的外观冒充蜂蜜,并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2)蜂蜜中加入大米糖浆,这是蜂产品行业普遍的造假方法,其外观和口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一般消费者难以鉴别。(3)蜂蜜中加入蔗糖同时加入β-呋喃果糖苷酶,这是最先进的造假方法,它可以欺骗现有的很多检测方法。(4)浓缩蜜冒充成熟蜜,蜜蜂采集的花蜜混入蜜蜂分泌的转化酶和淀粉酶,通过消化,脱水,将水分从60%以上降到24%以下。(5)低价杂花蜜冒充高价单一花种蜂蜜。这些弄虚作假行为不仅是行业的悲哀,更是对中国各民族身心健康的一种践踏。

从人类学角度看,中华蜂种群的急剧萎缩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种保护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华文明健康延续和中国人体质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本土生态维护的关键问题。只有挽救中华蜂这一土生土长的蜂种,使其不偏离中国养蜂业的技术体系,而是在传统技术上进行创新,推动传统养蜂技术与现代产业的结合,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中华各民族的饮食嗜好和健康需求,中国的生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中国养蜂业的兴盛也就指日可待。

[1]杨淑培.中国养蜂史之管见[J].中国农史,1988,(2):88.

[2][元]刘 基.郁离子·灵丘丈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3]李 彬.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究 [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3):2-3.

[4]杨冠煌.东方蜜蜂Apris cernana Fab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亚种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12):89.

[5]杨庭硕.论人群体质与民族文化的交叉作用及其后果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54.

[6]朱 泓.体质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西汉]刘 向.管子·轻重甲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杨庭硕.中国养蜂业的生态人类学预警 [J].贵州大学学报,2012,(2):4.

注释:

①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 (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②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有C、H、O、N,四种元素占人体总重的96%。含量不足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它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不能缺少,目前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 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蜜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蜂蜜哪里去了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