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西媒体关于农民工的形象呈现——以2012年春运中《陕西日报》和《华商报》的报道为例

2013-08-15韦干鹏范莎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日报陕西报纸

韦干鹏,范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一、研究陕西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庞大的劳动大军,也是我们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催化剂,同时更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还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源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在发展中获益,其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巨大的改善。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境况成为每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承载着信息传播、监测社会信息环境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状况,即表面自由选择遮掩了实际的不自由。通常表现在大众传媒比较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提供信息服务,而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从而造成社会公共信息平台这块天平的不平衡。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大众传播媒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媒介所呈现出来的语言姿态会直接体现出媒介的传播功效。是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传媒话语,还是以某种利益为核心的简单化、标签化的话语语境处理就成为大众传媒面临的挑战。

对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某一群体形象的了解。来自知网的检索,以“农民工形象”为主题中心词的文章一共有113篇,包括硕士论文35篇和博士论文2篇,报纸4篇,其余的都是期刊文章;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一共有19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5篇,期刊14篇;若以“农民工、媒介形象、内容分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话就只有两篇论文,薛倩的《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分析——以2003年—2010年《陕西日报》的报道为例》和王超的《电影中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以2001—2010年中国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为例》。而以春运期间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为研究点的文章还没有,因此选择“春运”这个时段就成为本文的创新点。并且依据历年春运开始的时间为节前15天的规律,2012年则成为近五年来最早开始的春运。加上火车票开始实行实名制购票和网上购票等多种形式的有利措施,在为民众提供便利的同时是否也会存在一些隐患呢?同时,如今的西安又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更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流动人口密度大,具有研究的代表性意义。

笔者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2012年春运期间《陕西日报》和《华商报》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为样本,对其所在的版面位置、报道体裁、新闻源的选择、新闻标题的加工、报道的主题和所涉及的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由此解读出西安媒体的农民工形象呈现。

二、西安农民工概况及样本的选择

(一)关于西安“农民工”的论述

根据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10份“西安市农民工的总量约在110~140万人之间。其中男性占66%,女性占34%;新生代农民工(30岁及以下)占39%;大多数来自省内,比例达到63.4%,其它省份中河南和四川比重比较大;已婚者占67%;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7.6%,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16.4%;来西安五年及五年以下的占55.5%;平均月收入为1913元,54.8%的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各类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样本总数的81.7%。”[1]由此我们看出,在西安市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并不是一支力量薄弱的队伍,但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这支队伍普遍显示着文化水平层次较低、收入少、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难等特点。

(二)样本的选择

1.报纸的选取

本研究所采用的文本是《陕西日报》和《华商报》,这两份报纸都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很有影响力的报纸。《陕西日报》是中共陕西省省委的机关报,是陕西省政府的喉舌,有很高的权威性,其新闻报道也更多的倾向于政策导向性。《华商报》是陕西侨联主管的一份综合性城市生活日报,其版面业已被批准为对开日报60版。据统计,《华商报》的日发行量超过66万份,其中1/5为零售,4/5为订户。其发行网络遍及西安周边的各个城市及县城,他们的办报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报纸的风格着重突显了一种市民化、都市化和生活化的气息,但又不缺乏时尚。《华商报》是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和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性报纸,也是广告千人成本最低的报纸。

2.报纸选取的依据

本研究所选取的两份报纸,一为党报,一为商业报。有人说这形不成比较,无法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不同意此看法,依据为:1)现代的媒介竞争更多地关注效益,而且媒介的行为准则更多的是按法办事,即只要不违背宪法的精神,言论是自由的。2)实践也已经证明过多的行政手段并不会使媒介更加繁荣。3)随着国家新闻体制的改革,党报也会推向市场,受市场的检验。一份报纸如果没有较大的发行量,那么其言论又如何通达于民呢?因此,笔者觉得此研究是有价值的。

3.时间段的选取

“春运”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春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不可替代性,在这个时间段“回家团聚”就成为许多漂泊在外谋生人的一种心愿,因此这段时期也是工资纠纷、交通拥堵、城市劳动力紧缺等问题的高发期。对于这样一个敏感时期,新闻媒体当然不会错过任何能够吸引眼球的事件了,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也就会相对的集中。因此,本研究的时间界定为2012年1月8日至2012年3月16日。

三、陕西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上述两份报纸在春运期间关于 “农民工”的所有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等,一共54篇报道,其中《陕西日报》的相关报道12篇,《华商报》的相关报道42篇。

(一)农民工报道类目的分类统计分析

1.报道版面分析

关于农民工的报道绝大多数集中在社会新闻版,占63%,要闻版占24.1%,评论版版占11%,专版仅占1.9%。在这其中评论文章报道都是在《华商报》上的,占据《华商报》这时期农民工报道总量的14.3%。这54篇报道中,头条仅占9.3%,要闻版的头条:《陕西日报》没有,《华商报》只有3条,占其报道总量的5.6%,出现在财经新闻版的仅有《陕西日报》的一篇,占1.9%,由此可见,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度还是不够高。

2.报道体裁分析

《陕西日报》和《华商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仍然是以文字报道为主,其中消息所占比重最大,有59.3%,通讯占25.9%,评论占11.1%,而摄影报道仅占3.7%。其中《陕西日报》的消息占100%,《华商报》的消息占47.6%,通讯占33.3%,摄影报道占4.8%,评论占14.3%。这说明两家报纸都注重把关于农民工的新闻以消息的形式对新闻事件做简要的描述,而没有深入去挖掘这些新闻背后的信息,也没有对这些事件做一些解释性的报道。让人值得关注的是《华商报》的关于农民工的新闻评论,虽然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却能让人一震。在这最繁忙的春运期间,能及时对一些涉及农民工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议,也对一些关乎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进行解读,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值得其他报社学习的。

3.新闻消息源的选择

大多数新闻的信息来源于话语,当然这种情况下话语本身就是新闻事件,如官方的重要报告或会议等。怎样选择这些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一家媒体的风格。从《陕西日报》的12条新闻内容分析来看,都来自于官方的消息,除了1月17日的《专项检查已淸欠农民工工资19亿多元》,这则新闻是转载新华社的稿子。而《华商报》的选择范围较为广泛,来自官方信息占47.6%,记者本人发掘的占11.9%,农民工主动提供线索的占16.7%,来自评论员文章的占14.3%,其他的占9.5%。从这些新闻文本来看,《陕西日报》的新闻源都来自于官方,这也就体现出《陕西日报》的办报特色——偏重于政治。而《华商报》的消息来源就显得多样化了,这或许也和其拥有很多的版面相关。而且《华商报》的报道更偏重于社会化,即所用的文风大都显得娱乐化。这应该跟其是一个商业的报纸有关,更注重经济效益。

4.报道涉及的领域

新闻报道的领域一般都会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侧重点不同,在春运期间,交通领域的报道会是最多的。如果你真的用这样思维去理解陕西纸媒的报道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2012年春运期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领域,涉及政治法律及经济的最多,占27.8%,其次是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占24.1%,关于求职信息主要集中在年后,它的比重与其他(一些涉及农民工感情之类的)相当,都是18.5%,涉及交通方面的占7.4%,违法方面有两则新闻,占3.7%,分别是2月9日的《老板不发工资 他宿舍里点火》主要还是把拖欠工资作为叙述对象,而《老板抱一沓钱 他冲上去就抓》主要叙述刚出门打工的农民工小伙子见钱眼开,也是为了医治自己的腿伤。从这些数据统计来看,两家报纸都比较重视政治、政策法律和经济方面的解读,这也有助于农民工加强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关于拖欠工资的报道占很大比重,而且在这些新闻报道中,大都是政府部门帮助农民工解决许多工资拖欠问题。这是个趋势,由于这些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保证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求职就业问题,因为现在好多地方都出现了“新工荒”,因此《华商报》在年后都刊登了好几则关于招聘的消息,而且也描述许多农民工随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对于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有所提高。

5.报道的主题

一般情况下,报纸媒体所选择的主题会集中于政策引导、权益状况、工作环境和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等,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家庭情况、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状况就很少涉猎到。同时春运也是谋求好工作的一个蜜月期,因此媒体也会对社会服务信息和工作情况的报道相对集中。而且每每到岁末年初之际,又是农民工权益受损害最严重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报道就显得特别多。《陕西日报》在12篇报道中有5篇涉及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占其总量的41.7%,这说明该报着重报道政府如何帮助农民工讨薪。而《华商报》的报道着重在农民工的心理状况、感情生活和助人为乐等事情上,因为这些新闻的故事性比较强,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

6.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

分析《陕西日报》关于2012年春运期间的12条新闻报道,不难看出,其标题简洁明了,也都大概的囊括了新闻报道中所要叙述的重点。像1月11日的《西安市开设农民工讨薪投诉举报中心》,单单看标题,我们就可以知道其所带来的信息,如果你没时间细读报道内容,只需把咨询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受理中心的电话记住就可以了,遇到问题你可以电话直接咨询。而《华商报》则不一样,标题较长,较有文采,这或许跟其是商业报纸有关,追求大众化。

(二)《陕西日报》和《华商报》比较分析

1.《陕西日报 》与 《华商报 》由于市场定位不同,对报道农民工的新闻素材处理上也有所区别。仅从报道得数量上看,《华商报》比《陕西日报》多30篇,由此说明《华商报》对农民工的关注度较高。

2.从报道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陕西日报》主要是以陕西省各市政府如何扶助农民工为报道对象的,对其所在的西安市报道的有2篇,占16.7%。而《华商报》对西安本地的报道占了最多数,有50%,关于陕西省内其他市区的占35.7%,其他的占14.3%。这说明《华商报》更注重对西安市新闻的挖掘,地域性很强。

3.从报道主题上看,《陕西日报》的报道集中在政策导向和农民工权益状况方面的有11条,占91.7%,大大的超过了《华商报》的42.9%。这说明在政策引导及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党报会着重报道,突出政府的政治行为。而《华商报》在关注其权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农民工的其他问题,而且还要把经济效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4.从报道篇幅上看,《陕西日报》在要闻版的比重有41.7%,但大多新闻都是以消息的形式呈现,所以占据很少的篇幅,配以图片的就更少了。而《华商报》放在要闻版的报道占31%,虽然比重显得小了点,但其占据的篇幅较大,有的占1/2个版面(另外1/2是广告)。由此,我们认为《华商报》报道的深度较高于《陕西日报》。

(三)媒体报道中农民工的形象呈现

“欧美批判传播学者认为:新闻传媒在现代政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闻传媒是公众注意的核心,它决定着公共议程,并建构和影响政策议程。”[2]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信息的搜集者和把关者,在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过程中,他们多多少少都会掺杂着自己的认知和见解。媒体在对农民工进行报道时,自然也会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去分析新闻事件,从而所呈现的新闻就应当是加入记者编辑个人见解的新闻了。从这些样本的分析中,笔者发现:现在的新闻媒体并不是单纯的报道农民工的一些负面新闻,而是给大众呈现一种全新的形象: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法律意识增强等等。

1.拾金不昧的魅力形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农民工这个群体,在新闻写作上也逐渐的走向公义性,一改以往媒体对农民工群体的那种贪图小利、见财忘义的刻板形象,向社会公众呈现了新时代农民工的美好印象。正如《华商报》在1月22日的《捡张27万银行卡 取3万又全“送回”神秘人留信称,他发现了捡卡工友的这个“秘密”,就帮工友将卡和钱送到银行,请求转交失主》新闻中,叙述了农民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人耳目一新。

2.法律意识增强

从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发生拖欠工资时,农民工所采取的行动都略带有一些野蛮的、暴力的行为活动报道(至少是在以前媒体上所呈现的一种形象)。而如今却不一样了,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讨薪也是很讲究策略的。犹如《华商报》在1月13日的报道:《看见鲜花横幅,刚下飞机的张老板愣了,不是员工在欢迎他是农民工兄弟讨薪来了》讲述了30名农民工如何策划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薪行动,写得也真是有声有色。虽说这样的行动并不是直接以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但却也是很奏效的,因为曝光度很高,在后续的报道中,这些农民工都如愿的拿到了工钱,尽管在曝光之后政府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农民工依旧是“外乡人”的形象

农民工同样是公民,一样会有喜怒哀乐,但当他们来到陌生的城市时,就被赋予了“外乡人”这个群体性特征,也就失去了跟社会其他群体一样的共性。在其他人身上很普通的事情,一旦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就有可能成为新闻。如《华商报》在1月21日的刊载的《“这两天没地吃饭多怀念那些外地人啊!”餐馆夜市等陆续关门,有市民感到不便 (A1今日要闻)想在外面吃顿饭太难了,多么怀念那些外地人!这时候,不少西安人又一次深刻感受到外来务工者对这座城市的重要(A6西安新闻)》。虽然这则新闻中主要讲述了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但还是隐含着他们毕竟只是外乡人,春节是要回自己的家乡的。也说明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四、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国家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存钱,而是更多的希望融入城市生活,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促使他们成为“新西安人”,拥有固定工作,稳定收入,能更好的照顾家人,让子女也能在西安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农民工的形象是各具特点的,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将更大的充实这一群体的力量。媒体要将农民工形象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受众了解这一群体,也让社会上更多的力量帮助这一群体。毕竟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不断地进步。农民工也是在不断的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作为大众传媒,理应关注大众,目前仍不能忽视作为“边缘群体”的农民工,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仍然有待改善。媒体对于农民工报道理应发挥“第四权力”的监督关注作用,要客观、全面的去诠释农民工群体,塑造客观的农民工形象,减少现实和想象的农民工形象的差异,为公众呈现理性客观的报道,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宽容,这是公众对媒体的期望。

[1]周敏.融合与保护——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R].西安:陕西益和印务有限责任公司,2010.

[2]李艳红.欧美传播研究视野中的新闻传媒与弱势社群[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48—55.

猜你喜欢

日报陕西报纸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