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阻抗新探
2013-08-15徐益亮
徐益亮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阻抗是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时期对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唤,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阻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演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诸如概念理解不清、问题界定不准、研究内容空泛、方案对策乏力且流于经验性总结等缺陷与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和核心的是弄清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并提出降低和消解阻抗的方法对策,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阻抗与思想政治教育阻抗
“阻抗”一词最早源于物理学,后随着诸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为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所借用,现已成为一个跨学科、多含义的词汇。一般而言,阻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阻抗是指一物对他物的排斥、阻碍、阻止。它包括物理阻抗、生理阻抗、心理阻抗和思想价值阻抗等。动物、植物甚至无机体对异己力量普遍存在“阻抗”,例如,物理学领域中的“阻抗”,指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阻抗在生物界主要表现在生物体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对外物的拒斥。这种自我保护是生物与生俱来的维持“自我”的本能的自我防卫机制。而正是这种自我防卫机制才使事物得以维持了它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使自己的“种”或“类”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不至于沦为他物。狭义上的阻抗指主体对客体的抵触、排斥或反感的情绪态度、行为倾向及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心理阻抗和思想价值阻抗。对于狭义上的阻抗,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路径和方法,在此我们主要从主体与客体的特征方面加以考察,以求对其能有新的发现:
首先,阻抗主体具有确定性。只有人才能称得上主体,因此阻抗指的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对“他者”(具象或抽象的外部刺激)的抗拒和排斥。作为世界万物的一部分,人仍沿袭着某些本能的“物性”,然而,作为“现实的人”、“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人”,一方面,人具备较之动物更为高级、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机制。心理是思想的发端、载体和动力,起连接思想与行为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种心理活动和机制是心理阻抗发生的条件和基础,对于心理阻抗具有本体性意义。因此,阻抗一度作为“心理阻抗”被指称和看待。例如,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阻抗指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对涉及深层次的心理分析和探查的有意或无意的抵触、排斥或反感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另一方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不仅仅是生物性的存在,而且是精神性的存在。文化的传承、观念的习得、意识形态的教化无不牵涉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如果说仅就发生的心理基础而言,阻抗可命定为“心理阻抗”,而对于思想价值观念层面的排斥与抗拒我们则只能称之为“思想价值阻抗”。
其次,阻抗客体具有多样性。所谓阻抗客体就是阻抗主体的对象物或主体阻抗的对象。教育活动中,阻抗的客体呈现出非单一性。有学者在分析阻抗的含义时指出:“心理阻抗在教育中,指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所产生的抵触、排斥和反感情绪。”[1]在现实中,阻抗的客体往往又作为阻抗的诱发因素而出现,而阻抗的诱发因素可以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多种因素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因此,不能仅把教育内容作为阻抗的对象。因为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是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受教育者所要面对的也是诸多要素的集合。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受教育者心理和思想观念变化的条件。心理阻抗的对象可以是教育内容,可以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组建的关系环境。而思想价值的阻抗往往只指向教育内容。这是因为,教育内容是一定阶级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据上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阻抗有心理阻抗与思想价值阻抗之分。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阻抗不仅仅指心理上的阻抗,还包括思想价值层面的阻抗。所谓心理阻抗指受教育者基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者等诸要素的抵触、排斥、反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倾向。而思想价值阻抗是受教育者对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或对有悖于自身价值观念的教育者持有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抵制、排斥和不合作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现象。明显,心理阻抗与思想价值阻抗在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和问题指向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给以重视。然而就目前而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予二者以恰当的定位,进而厘清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来,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和核心的考察多囿于心理学领域,把心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直接等同于“心理阻抗”。诚然,这种观点看到了心理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阻抗发生的基础性作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不能因为心理因素的某些功能与作用而把心理阻抗拟定为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内容。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虽有心理上的阻抗,但绝不仅仅是心理阻抗问题。从根本上说来,思想政治教育阻抗是由于主体之间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的差异、价值方向和价值选择的背离所导致的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思想价值上的抵制、抗拒和排斥。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在本质上是受教育者对一定阶级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的阻抗。
首先,思想价值阻抗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内容是本质的外显,本质通过内容展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划定问题上,学术界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观念和看法。有的学者把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观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也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来,甚至一度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装”的局面。在这里就此问题不做评论,但无论内容作何调整,总的来说,思想性、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毫无疑问的。如此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主体之间思想观点、政治观念的交流、传递、教育、引导以及内化与外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归结为才能技巧的点拨传授,也不能看作是个人观点的“随意表达”,而是“思想掌握群众”的过程,是“首先将阶级和社会的抽象价值观念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价值观念,再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主体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实践,最后将其外化为主体的价值行为和价值实践”[2]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实质上是社会成员与一定阶级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某种不契合。
其次,思想价值阻抗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阻抗正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矛盾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尚未调和的产物。而不论是社会的需要,还是个人的需要其本身就是价值,即表现为思想品德、政治观点、法治精神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价值关系。这样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个价值需要产生与满足的无限循环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价值”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哲学蕴意在于主客体之间某种需要与满足之间之对应关系,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价值表现为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品性对于受教育者的有用性。一是教育者提供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品性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二是教育者提供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品性为受教育者在社会大环境中所受用,价值关系建立意味着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始,价值终端则思想教育活动停止,思想观念受阻。同时还应看到,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变化无不是在一定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实践。归结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在本质上就是受教育者对一定阶级和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的阻抗。
再次,思想价值阻抗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追求价值认同为目的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否或多大程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关键看一定阶级和社会倡导的思想价值观念能否为受教育者所认同和接受。一定阶级和社会倡导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趋于一致或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与超越,教育为受教育者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便可顺利进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否则教育内容将遭到受教育者的阻抗。由此可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还是某一观念、理念的认同,最终都可归结为价值的认同,而一定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其实质是需要和利益的内化和升华。与此相适应,阻抗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做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主体总是认同与已有价值观念相近或一致的东西,阻抗与已有价值观念差异或相悖的东西。在人的需要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认同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的核心问题。同样,价值阻抗是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核心和本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阻抗消减的方法对策
首先,重建平等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地重视政治性,教育者往往扮演着绝对的主宰者的角色,处于统治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常处于只能顺从的被动地位。双方关系便凝固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至高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3](P118)地位的不平等必然带来的是心灵的不对称。处于劣势地位的受教育者就总是处在被“逼迫”的境地,而事实证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然有“反抗”,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这种“反抗”主要表现为心理和思想上的阻抗。另外,从教育效果上来看,没有平等地位的“对话”,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便会受到极大压迫和抑制,而“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4](P67)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5](P31~32)
平等的对话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反过来,信任又是实现平等对话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扬弃过去“主—客”二元的思维范式,将教育置于“我—你”的平等关系之中,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视为两个不同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建立这种平等关系并非以取消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为代价,相反,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和关系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积极的精神导向作用,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设身处地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同情理解”,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解受教育者的阻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达到提升人、建设人和发展人的教育目的。
其次,求真务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
认同度不但与受教育者的原有价值观念、思想形态有关,而且与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真实性密切相关。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真实性则直接关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上就是要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历史上,剥削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目的,无视真理,以唯心主义甚至是宗教迷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教育的内容,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立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首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掌握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6]如果你想让别人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人,你就必须首先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另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还必须讲究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教育者和其行为的真实性。教育者及其行为是直接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的表象,做作的、虚假的、不情愿的教育行为是不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正如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7](P15)另一方面指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所谓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是指教育内容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与事实相一致。可信的教育不可能来自对客观事实的掩盖和对教育对象的欺瞒。实践证明,最贴近事实的道理可信度最高,也最能打动人,而不敢面对事实,“闪烁其词”的教育必定丧失可信性,不可能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
最后,明确类型和形态,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心理和思想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由于二者关系错综复杂,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人们往往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号脉”不准,“药”不对“症”,甚至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低下。心理阻抗与思想价值阻抗不仅在形成和发生机制上不同,而且二者在指向的对象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析梳理阻抗的形态,厘清阻抗的具体对象是消减阻抗的必由之路,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阻抗是以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机制为基础和条件,以思想价值阻抗为本质和核心,并常以心理现象作为表现形式的心理阻抗与思想价值阻抗的综合。心理阻抗作为一个普遍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思想价值阻抗共同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完整概念。实践证明,心理的问题只能通过心理的方法来解决,思想的问题也只能通过思想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育者必须仔细观察、善于总结,严格区分阻抗的类型和形态及其变化态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疏导或思想引导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指向性和实效性。
[1]杨红英.心理阻抗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6):45-48.
[2]李忠军,牟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理路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7·上):40 -4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