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人文景点名称的翻译——以大雁塔的名称翻译为例

2013-08-15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雁塔译法旅游景点

刘 锋

(1.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西安 710128;2.商洛学院 外语系,陕西商洛 726000)

人文景点名称是对旅游景点特征的形象概括,对景点内容的介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景点名称翻译的好坏不仅直接反映译者水平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游客是否会选择此景点作为参观游览的对象,影响到文化交流与传播。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却始终没有完全成形,缺乏各个方面细化的研究,对于旅游景点的翻译也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标准[1],有研究者对目前的旅游资料翻译现状作过调查,结论是“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并归纳为“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六大类错误[2],综观这六类错误,大都与文化有关,其根源就在于译者忽略了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3],在人文景点名称的翻译上尤其如此,在翻译中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从文化翻译观角度出发,以陕西省著名人文景观——大雁塔为例,对人文景点名称翻译进行探讨,希望本文的观点、方法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翻译文化观

翻译是跨语言 (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4]。同一文化背景环境下人们对该种语言文化一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知心理图式因而可获得相同或相近的联想意义[5],然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每种文化是在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人文历史、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背景环境下慢慢积淀而成的。因此,不同的文化会因其自己形成的背景环境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个性,这种文化差异当然会给各自的语言——文化的载体留下各自的烙印,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产生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应该只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应该是文化层面的诠释,一种文化解码,即如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所说:词语都因其内涵(connotations)而具有某种隐喻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不存在一种文化互迭(cultural overlap)的话,那么译品往往会走失掉其源语言所具有的内涵和隐喻(metaphorical)意义[6]。纵观景点名称翻译,不难发现,所谓“走失”现象是由于种种因素使译品表现出与原景点名在隐喻意义、文化内涵和表现风格等方面不一致或失真的一种现象,此外,由于中西文化形成的背景环境不同,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某些相对对方文化中“空缺”的东西,即“文化空缺(cultural default)”。当代翻译界越来越重视这种“走失”和“空缺”,并建议从文化视域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文化翻译观就是这样一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的理论。研究者不再将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将其视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接和交流的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耐特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源语与异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对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对接。具体看来,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包含以下方面的具体含义: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语篇之上;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行为;翻译不应该局限于源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中,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因此,在旅游翻译中不论是采用“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等策略,都要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在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中坚持两条原则:以源语文化为取向的原则;以译语为重点的原则[7]。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随着中国的发展,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追求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译者的目的是通过旅游景点的翻译把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宣传和传承下去,满足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确切地来说“旅游的本质内容,其实就是体验文化的差异”。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要求译者关注目标语的同时,适应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期望和想要获得的知识等。译者应该尽量多地把另一种文化信息传达给游客,并着力把读者的反馈和建议作为翻译旅游景点名称的依据。

二、人文景点翻译的特殊性及文化性翻译失误

人文景点是指古今一切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长效性、传承性、观赏性价值的人类有意识的创造物,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现。人文景点作为人类有意识的建造物,包含着浓郁的人性因素,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就人文景点翻译而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则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中的文化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熟悉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文化。”[8]而“文化语境通常不限于文字形式,它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包括了某种语言的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人文景观等各种文化要素”[9]。人文景点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宣传和介绍本国、本地的人文、自然风光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译者客观地从文字上把汉语译成英语,让外国游客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地风貌。“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景点的翻译又是一种广告宣传语,这就要求译者不单单是从语言上反映出该地风貌,而且要使景点翻译语吸引外国游客”[10]。因此,旅游景点的翻译不仅在文字上要让外国游客能够理解,而且从文化的层面要让游客能够接受认同。然而,在人文景点的翻译中却存在诸多的翻译失误。“目的论”将“翻译失误”(translation error)定义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译文预期读者的特殊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所造成的失误就是一种翻译失误”,也就是说,判定翻译失误的标准不能只看译文的某一词句在语言上是否正确,或看它是否忠实于原文的意义,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翻译的目的。诺德采用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划分法(top down hierarchy),将翻译中的失误概括为四种不同的功能类型:“语用性翻译失误”(pragmatic translation errors),“文化性翻译失误”(cultural translation errors),“语言性翻译失误”(linguistic translation errors)和语篇性翻译失误(text specific translation errors)。文化性翻译失误(cultural translation errors)是一种具体层次上的语用性翻译失误。弗米尔将文化定义为:“某一社会的个体成员为了与其他所有成员相同或相异所必须熟知的一整套规范和惯例”。因此,目的论所说的文化性翻译失误是指译文中与译语文化规范和惯例相冲突之处,文化性翻译失误在对大雁塔这一著名人文景点的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大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更是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大雁塔也迎来日益增多的外国游客,为方便交流,为大雁塔添加英语标识是应有之举,但由于大雁塔景点标志牌的翻译不准确和不规范反而闹出了不少笑话。笔者围绕大雁塔景区仔细观察后发现竟有着多达五六种译法,有的路牌上标为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有的则为 Da Yanta Pagoda;还有the Great Wild Goose Pagoda;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Yan Ta Pagoda等译法。众多的译法不但没有清楚明白地介绍出大雁塔这一旅游景点的名称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而且使外国游客对景点产生了误解,不知所云。对于大雁塔这一景点名称现存的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Yan Ta Pagoda

2)Yanta Pagoda

3)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4)The Great Wild Goose Pagoda

5)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从上述的五种译法中不难看出,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大雁塔一词的译法中,大部分学者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塔”一词的翻译,都采用了“Pagoda”一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四版)中是这样解释的“religious building in India and Asia,usu.a tall tower with several stage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overhanging roof”, 并附有插图,不论从字典的注释,还是插图中塔的形制,结构,样式来说,用“Pagoda”来对应“塔”一词是比较准确的,基本可以确定。

那么焦点就主要集中在了“大雁”一词上,第一种译法采用了拼音“Yan Ta”来表示“大雁塔”;第二种译法则是在第一种译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词来和“大雁塔”形成完全的对应;后三种译法中分别用Giant,Great,Big来对应原文本中的“大”,都采用了Wild Goose一词来表示“雁”;那么这些译法的焦点问题就是:

1)使用拼音“Yan Ta”还是使用“wild Goose”来对应“大雁”一词。

2)汉语中“大雁塔”一词中的“大雁”究竟是何事物;有无必要使用Giant,Great,Big等词用来表示“大”的一词的含义,把“雁”译为“wild Goose”?

3)“大雁塔”的名称出自何处?

4)“wild Goose”和“大雁塔”中的“雁”是否是同一种事物?

5)如何翻译才能明确地表示出“大雁塔”一词的确切含义?

三、文化视域下人文景点名称的翻译策略

文化观为人文景点的翻译提出了新的思路,在翻译中要追求文化信息恰当、微妙又辩证的等效传达。翻译的目的是不同的文化间能够实现交际目的,而顺利交际的条件就是双方需在感悟能力、共知信息、推理能力这三个反面能够达到互明[11]。就景点名称而言,让游客理解即“互明”,是保证交际成功从而达到目的、实现功能的前提。因此,翻译大雁塔一词时首先应满足“让外国游客理解”这一要求,其次要更能体现出人文景点的文化内涵。冯广义先生对于“语境”的解释对笔者寻求合理的翻译对策也提供了指导思想,他将语境分为宏观语境、微观语境及伴随语境。宏观语境是指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微观语境指语音环境、词汇环境、语义环境和语法环境;伴随语境指的是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和身体距离[12]。语境对于“大雁塔”这一景点名称的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语境决定了能否准确地理解这一信息型文本所包含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并将这一文本信息准确地翻译为具有共同认知语境的其他语言。笔者将以文化观和多元语境来详细分析大雁塔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译名。

(一)文化内涵分析

1.大雁塔的历史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浮屠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大雁塔”。

2.多元语境下的“大雁”

雁是冬候鸟,雁有灰雁(大雁)、鸿雁、豆雁、黑雁、雪雁、斑头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等许多种。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欧洲北部、东部、冰岛以及中国新疆西部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北的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伊拉克、印度西北部,中国南方的江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有本物种越冬。由于雁的种类和繁殖地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有差异,所以迁徙的路线也有不同。而“Wild Goose”一词在新版的牛津字典中并不能查到其确切的含义,只是欧洲人对野生鸭类与鹅类的一种俗称。显然,此“雁”非彼“雁”。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雁”和西方文化的“Wild Goose”有着不同的认知语境。

3.大雁塔的文化内涵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13]这也就是说“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大家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于公元629—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由此可见,所谓的“大雁塔”实为“雁塔”,而这种“雁”并非一般意思上的“大雁”,而是佛经所指的三净食(雁、鹿、犊肉)中的“雁”。

(二)新的译法

由于“互明”是景点翻译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将“大雁塔”直接译为“Yan Ta”不但不能说明景点的特色,更会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是不可取的。这就解决了前文提出的第一个焦点问题。在通过分析,了解到“大雁塔”实为“雁塔”而这种“雁”并非一般意思上的“大雁”,而是佛经所指的三净食(雁、鹿、犊肉)中的“雁”,并且和“wild Goose”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现有的翻译都不准确,要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大雁塔”一词的语义,达到“互明”,就必须选择一个能够使双方达到共同认知的词。笔者认为“Anser Pagoda”是比较可取的译法。首先,“Anser Pagoda”符合英语命名的习惯,其次,从文化性语境的角度,此译法可以在中西文化中寻找到共同的认知语境:雁属(Anser)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雁形目,鸭科中的一个属,并且,丹麦的著名印度学学者、巴利语言学创始者福斯保尔在校勘、翻译巴利文《法句经》和《本生经》时将一种鸟,叫“hamsa”翻译为了“anser”,其实,汉文佛经里也有这个词,按发音写成“桓娑”,事实上就是“大雁”,福斯保尔的《法句经》拉丁文译本中,遇到“桓娑”时,都用“anser”(拉丁文的“鹅”,与梵文和巴利文的“桓娑”是印欧语同源词)一词来对译。采用此种翻译体现出了“大雁塔”一词中的“大雁”所蕴含三种语义信息:景点名称;“雁”为一种动物;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在翻译“大雁塔”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景点名称时,笔者从文化观分析语境,选择了“Anser Pagoda”这一译法。

四、结语

旅游的本质是感受异域文化,所以人文景点名称的翻译就有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即如何让国外游客感受到旅游胜地的文化气息。具体地说,外国游客不仅是去观赏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了解和探究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传统,而且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学术交流、艺术交流等。旅游景点名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习俗、哲学、宗教、美学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为让国外朋友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异国文化,旅游景点翻译,尤其是人文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必须完成文化传播的核心任务。笔者认为当前人文景点翻译中存在文化性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译者忽视了翻译文化观,没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探究人文景点的深刻内涵,加之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的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误导了游客,也不可能达到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从大雁塔名称的翻译探析中可以看出这种文化性失误,同样的例证也可以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中发现,例如:有研究者就指出在翻译“天下第三泉”——虎跑梦泉这一著名的景点时,所采取的译法(The Dreamed Tiger Running Spring)与景点的来历很不相符,应译为(The Cawed Tiger Spring),前一译法忽视了景点的文化性特征,因为虎跑梦泉的来历是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时,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栖禅于此。但是苦于无水,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报告:“南岳有童子泉,当遗二虎移来”。次日清晨,性空果见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于是,他建寺居住,并为此泉取名“虎跑梦泉”。这里的“跑”应念作Pao(第二声,意为兽用足扒土),因此该景点名称可译为(The Cawed Tiger Spring);同样的卢沟桥通常被接受的译名为The Marco Polo Bridge,若音译为Lugou Bridge,只不过是译出地点名称,外国游客无法将之与他们慕名已久的马可·波罗在其著作《游记》中介绍过的,并誉之为“世界最美之河桥”的那座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桥连在一起[14]。人文景点名称翻译是旅游翻译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对该景点的第一印象,进而能不能使之产生足够的旅游兴趣。人文景点名称翻译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人文景观名称中所蕴涵的文化传播出去,让异国读者理解和认同。同时,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人文景观翻译过程中,应从文化形象及其内涵方面探求翻译理据,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将其准确地翻译为具有共同认知语境的其他语言。

[1]陆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J].外语教学,2006(5):78-80.

[2]文 军.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J].中国科技翻译,2002(1):164.

[3]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甚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2003(1):20.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0.

[5]丁占罡.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J].英语学习,2000(11):54-55.

[6]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64.

[7]张 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54-56.

[8]林玉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4-107.

[9]郭定芹.论旅游景点翻译中的文化意蕴[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8-149.

[10]吴 昊.张家界旅游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2-14.

[11]耿 直,郭九林.认知环境与汉英翻译[J].上海翻译,2007(2):51-52.

[12]冯广义.语境适应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6-7.

[13]玄 奘.大唐西域记:卷九[M].扬州:广陵书社,2001.

[14]杨 佳,刘 炜,谈 湘.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旅游翻译策略研究——以张家界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上,2012(5):63-64.

猜你喜欢

大雁塔译法旅游景点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大雁塔
大雁塔即景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跟着我的脚步去旅行——西安之旅第一站:大雁塔
唐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场景观中的应用——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