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特征:说明文教学的本真追求

2013-08-15袁卫金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精确性莫高窟说明文

■文/袁卫金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记叙文体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说明文,因而不能凸显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教学理应与记叙文教学有所区别。因为说明文的反映对象、表达方式与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反映对象重在事理与语意,后者的反映对象重在人、事、物、景;前者的表达方式重在说明,后者的表达方式重在描写与叙述。因此,文体特征应该成为说明文教学的本真追求。

一、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原则

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的一种文体。为了体现知识的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突出精确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语言的生动性与鲜明性。精确主要表现为,以事实为依托,不含糊,不夸大,不伪饰,描摹得体,说明翔实。因而,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从说明文语言精确性的原则出发,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说明的方法。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文章第2段为了说明兵马俑“规模宏大”,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文中说,“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其中“19120平方米”是精确数字,并非约数;用足球场作比较,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文中还说,“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这里的“左右”即“上下”,表示或多于6000,或少于6000,总之是接近6000,这是事实,但如果去掉“左右”,反倒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见,这里用“约数”,正是语言精确性的表现。至于“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等生动说明的语言,也必须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符,而不是凭空想象,任意夸大。因此,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精确与鲜活。从而,使说明文的语言教学不是囿于说明方法的认知上,而是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探究说明方法正确使用的作用。

二、说明文体结构的条理性特征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莫高窟》,文章开头以“明珠”比喻敦煌莫高窟的珍贵价值,并简要地点出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紧接着,着意介绍莫高窟的彩塑,突出其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特点,然后以“不仅……还有……”为过渡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壁画的介绍,突出其宏伟瑰丽的特点。如果说彩塑和壁画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那么“藏经洞”又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奇光异彩。所以,作者对此作了概括说明。文章正是采用具体说明和概括说明相结合、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使莫高窟的介绍既有立体感,又有画面感。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段首小结句为语言标志,以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为主要内容,以具体说明与概括说明为思维走向,整理出文章的结构提纲。从而,体现了说明文教学中的条理性特征。

三、说明文主题的知识性特征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题目用“孪生兄弟”作比喻,趣味横生。文章开头以“兄弟俩长得太像”为概括句,引出了对火星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特征的简单介绍,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接着,结合照片资料的分析,介绍了“干涸的河床”的地表特征,又从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说明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是有依据的。读到这里,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水是从哪里来的?”而这正是本文探究的话题。于是,作者从天际彗星和陨石对地球与火星的袭击,设想火星、地球上的水最初是彗星与陨石“送”来的。又从地球上水的来源推测火星上的水源,进一步说明水的成分早就潜藏于某些矿物质中,并且随着火山的爆发而分离、释放,最终形成了湖泊和海洋。这种推测又与宇宙飞船拍摄的照片上所显示的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渐渐吻合。既然如此,为什么没能留得住呢?这是第二个疑问。这正是作者想要介绍的相关的天体物理知识。文中用一个“逃”字,形象地写出了火星上的水受热汽化后散向太空的情景。从而,使知识的介绍更具有趣味性。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火星与地球自然现象的相同点入手,以“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为话题,讨论火星上水的形成条件,推测火星地表下有水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根据说明文的特征,开展对说明文的教学,既可体现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又能体现说明文教学简约、纯粹、本真的特点。

猜你喜欢

精确性莫高窟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阵列式烟气流量测量装置在脱硫CEMS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测量工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莫高窟里看藻井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