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科建设思考

2013-08-15唐定裕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竞技专项

唐定裕, 吴 黎

(1.昭通学院 体育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2.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1)

前言

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院校专业教育序列中最具训练特点的老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支撑和骨干作用是无可替代。无论哪一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都为学院的生存和自身的滚动发展及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院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运动训练专业招生政策和生源结构的变化,造成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无论是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项设置、教学计划的完成,学分重修的实施,乃至代表学院竞技水平而自立于兄弟院校之林的能力等方面,都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与综合性大学的竞技水平相比都差距甚远。

一、办学的专业方向

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是什么?顾名思义其本质是运动训练,或者说其本质特点不同于体育教育或其他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特点应该是按照体育专项的发展规律,深入探讨研究专项竞技领域科学化训练问题。这一学科的理论支撑应该是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过程。其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人才的竞技运动和比赛的教育过程。不言而喻,运动训练专业办的好坏起决定作用的是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指导思想的正确,才是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运动训练专业专项的设立,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符合学校教学设置条件的配置,符合社会体育专项普及的发展实际,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各省体育局对学院的办学要求,符合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方向[2]。但是,在各高校内部有一种认识:认为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补充,把运动训练专业作为只收学费,开不开课,教学计划完不完成都行的专业。把运动训练专业作为利用国家给予的单招政策,单纯筹集大量办学资金的筹款手段,因此,导致运动训练专业危机四伏。因为办学方向的错位,导致运动训练专业教育的平庸与滞后,造成体育人才的流失与浪费,造成学科建设的混乱与难以为继。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只有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才有依据,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探讨优化课程体系,才可能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而培养目标的确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制约因素至少有6个方面:

(一)就业因素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动向。社会需要量影响培养规模和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

(二)专业因素

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要求。知识类型决定专业人才的知能结构,影响培养目标的深广度。

(三)生源因素

学生入学水平与完成专业标准的差距。学生接受能力和可授性、专业标准影响培养目标的层次和深浅度。

(四)自身因素

学校办学条件的现状和进一步改善的可能性。自身教育资源包括师资现状、专业投入、场馆配置、教学过程控制、影响培养目标的完成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政策因素

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导向。1997年实施的专业目录调整,如学时控制、学分分配必须遵照执行。

(六)项目因素

运动训练专业的专项布局,地方的专项特色。专项教育过程的发展与人才成长规律,影响到专项运动成绩和人才的技能。

上述6点因素均是在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时必须通盘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上,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大致分为三类表述方法。

第一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觉悟的具有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及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教练员或专项体育教师。这段话界定为3层目标: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觉悟的人;二是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及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人;三是培养专业教练员和专项体育教师。

第二类:培养掌握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从事运动训练工作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适应其他体育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段话界定为3层目标:一是培养掌握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人;二是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三是培养其他体育工作者。这里表述比较明确,运动训练专业就是培养掌握现代理论和方法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第三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教练员和其他高级体育专门人才。这段话界定为3层目标: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教练员;三是培养高级体育人才。这里表述比较集中,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高水平的教练员。

综合上述表述的专业培养定位,参照教育部运动训练专业目录,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运动训练专业应培养具备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以及专项运动训练技能,能够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1]。这段话确立了3层标准:一是培养具备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即指运动员方向。二是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以及专项运动训练技能;即指教练员方向。三是能够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即指科研人员方向。

这里是否存在与政府对学校教育、训练、科研定位的一致性。应该以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为依据,综合社会需求、专业标准、生源基础、办学条件、政策导向、项目设置等6大因素,全面把握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属性,加以准确表述。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理念,培养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具备竞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胜任竞技运动的教学训练与科学研究,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突出专业特色

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院校中最具竞技运动特点的专业。其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高低对学院发展、知名度、社会影响及形象至关重要[3]。而目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体育教育专业相近,没有明显的界限,出现了专业特色不明显的同构化现象,削弱了由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带来的优势。为此,依照培养目标,尤其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呈现的强调专项技能的明显特点,运动训练专业必须抓好以下方面,突出专业特色。

(一)竞技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以竞赛带动教学,以训练强化技能,以科研推动成绩和水平的提高。这是办好运动训练专业突出专业特色的根本。要做到这一点,从领导到教师首先要做到观念转变,即向教育部专业目录所限定的“培养竞技人才,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的方向转变[4]。因此,坚持运动训练办学的专业特色,就是统一到竞技训练和科研当中来,如北京体育大学的田径,武汉体育学院的划船与散打等项目。坚持竞技与科研相结合,就是坚持了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特点与原则。

(二)项目设置与社会竞技相结合

依托体育院校、设施、专项、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主动与社会竞技活动相结合。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篮球队,就承担河南省珍珠球训练的任务,完成了6年的竞赛任务,取得过河南省第一名、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还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八届民运会的竞技活动。因此,社会竞技需要如:大运会、城运会、民运会以及地方竞技体育比赛,应该成为运动训练专业设置专项的依据和参考。逐步完善和构建运动训练专业的优势(特色)运动项目群。

(三)办学与基层体育活动相结合

坚持面向基层训练和体育活动,发挥体育学科的支撑与指导的作用,坚持开门办学,积极支持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实施过程可考虑有偿社会服务。一个人,几个人 ,一个队,几个队、几个项目有组织派遣参加基层活动。内练素质,外塑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四)专项与师资培养相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分层培养的专业思路。即运动训练专业以培养技术水平高的学生为基本层次,而技术水平低的学生其专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参照体育教育的计划按师资方向进行培养,作为基本层次的补充。两个层次在一个专业内平行发展,这是当前有利于学院发展和近时期招生体制下的权益之举。

四、改革、充实、调整、创新

真正落实教育部专业目录确定的培养目标,办出特色,运动训练专业教学管理的改革、充实、调整、创新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加以保证。

1.篮球、足球、田径、乒网等5个专业项目的招生指标。其指标数量按照竞技比赛要求的队伍建制基数进行年度招生,一般指标数为篮球30人(男女各15人),足球25人,田径30人,乒乓10人,网球5人共100个指标。在每年单招考试完后由专家组进行专项加试。入学后编为6个教学班执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计划。实行学费单列,向学科建设倾斜,其它师资班学生执行体育教育培养计划。

2.制定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参加社会竞技活动的学籍管理规定。因牵涉到任课教师的分系管理,其平台课、必修课、选修课多学科的考勤、考核、考试、奖励学分和重修的管理规定,理顺学生参赛请销假的执行渠道。

3.制定国际、全国、省级、地级和产业系统比赛集训期间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完善教师和学生取得各类各级运动成绩的奖励办法。

4.专业课的设置和内容应向专项训练和现代专业理论知识倾斜[5]。担任专项教学的教师要进行遴选,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制定专项成绩年度考核标准和毕业标准。

5.术科教学应强化运动技能的学习,创造竞技比赛条件,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

6.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增设运动训练见习期,担任教练助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增加学生训练、比赛、科研的经历和体验。

7.改变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统计学等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的课程授课方式方法,以专项案例教学、讲座等为主,突出基础性与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改革考试方法。

8.专项技能与实践的培养过程,应加大班级、年级、校级、省级竞技比赛的比重,注重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一种即有别于专业普修课教学,又不同于运动队单纯训练课的新型课程体系。

五、专业的巩固提高与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社会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专业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培养方案,准确把握学科前沿成果,创新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才可以保证运动训练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方向,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体育活动需求设置专项,引进博士、硕士、国家级教练员担任专项课程,逐步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运动训练专业教育体系[6]。

2.解决好生源问题,确保优质的生源和优质的课程,优先招收退役运动员入学,优先招收地市运动学校毕业的优秀竞技人才入学,缩短生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距离。尽快改善优秀竞技人才考不上学,而上学的大部分都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把运动训练专业办成了普通高中末流学生的升学通道,这样的运动训练专业是没有前途的。

3.解决好运动队训练问题,具有条件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训练场馆,以克服风、雨、寒、暑等自然因素影响,为运动训练专业的科研和科学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4.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完善培养方案,使教学管理制度化,重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用1—2年构建运动训练专业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5.课程建设应以精品课程带动专业课程,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重新梳理,依据实际情况,成立课程建设小组,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给予经费倾斜,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和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和人员分工。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一门《篮球》,校级精品课程两门《足球》、《田径》。乒乓球、网球创建校级特色课程。

6.通过培养、引进、联合办学三条腿走路的方针,确定学科、学术带头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尤其强调自我培养学术带头人为主,有计划选拔优秀青年教师送出去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留住人,用好人,培养人。

7.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导师制”工作,建立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和谐机制。

8.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践环节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六、运动训练专业有待改善的问题

当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课程成绩普遍较低,基本技能不强,生源入学水平与专业课程标准差距太大。学生的竞技素质和敬业精神差,学习习惯差,旷课缺课现象普遍存在,出勤率低。课堂纪律涣散,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总体比较薄弱,考研英语、政治困难大,应届考研成功率低。毕业生专长技能不突出,社会认可度较低。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常务管理,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全面提升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力度。

(一)补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因此,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平台课,增加中文学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构建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补素质:为掌握专项技能打好基础

身体素质是掌握专项技术技能的基础与源泉,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5个专项,学生因个体因素、训练经历与项目特点的不同,导致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而身体素质水平是运动技术学习、掌握和提高的基础,是完成学业,达到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保证。因此,专业术科教师应在各自课程教学中,优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为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并由此建议:理顺运动系专项班主任(导师)岗位职责,明确早操课时补贴,尽快完善学生早操、冬训等训练制度。

(三)抓课改,达到学以致用,提升毕业生质量

运动训练专业理论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术科教学在全面提高一般素质的基础上,突出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通过专项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早操、冬训、比赛等工作,增加学生的运动体验,全面提高基本技能,提升毕业生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四)抓管理,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有序

抓管理要一抓教师授课规范。要求全系教师认真学习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传授学科前沿理论,提高授课艺术。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严肃工作纪律。爱岗敬业、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加强师德修养。

二抓学生学习态度。加强学风建设,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问题,发挥教研室和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有针对性。

(五)抓评估,理顺学生重修机制,完善学分制管理

科学的评价是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何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保证参与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的优秀学生能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是否可以通过教考分离等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鉴定、激励、导向等功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如何有序开展重修学分,也是需要认真权衡的问题。当前,学校收重修费,给任课老师开条通知,这种重修方法是否能够保证重修质量?教师和学生的重修安排有那些规定?如何调正学生重修与现修的时间冲突,我想这应该是各系教学管理的责任,各系应该组织教师寒暑假开展单科重修工作,以减轻与现修课程的冲突与矛盾。

(六)抓创新,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组织、参与各级体育赛事、提供社区体育指导服务、兼职业余教练和教师等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立项、创新学分、创新教学等活动,全面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

七、结论

1.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特点是按照竞技项目的发展规律,以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为学科支撑,深入探讨和研究专项竞技领域科学化训练问题,对优势项目群实行经费单列,确立为我国奥运战略的实施发挥更为积极作用的办学方向。

2.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社会需求、专业标准、生源基础、办学条件、政策导向和项目设置6大因素进行准确定位。

3.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特色可以概括为竞技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项目设置与社会竞技相结合;办学与基层体育活动相结合;专项发展与师资培养相结合。

4.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建设是一项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改革现行模式,充实管理规章,调整专业标准,优化师资队伍,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条件的系统工程。

5.运动训练专业学科建设的宗旨:我认为是以人为本,在创新中求正规,在正规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为把运动训练专业办成我省我国的精品专业而努力。

[1]教育部.运动训练专业目录[Z].国家教育部,1997.

[2]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体育工作意见[R].豫发[2003]3号.

[3]熊文,朱咏贤.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4,(9):132—134.

[4]肖涛,甄杰.运动训练学的历史发展及学科建设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67—69.

[5]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6]邹国忠,张健.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10—12.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竞技专项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竞技精神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专项训练
花与竞技少女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