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2013-08-15邵文红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院校人才

邵文红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系,安徽 阜阳 236031)

一、引言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逐渐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吃、穿、用等物质形态的消费,又有美容、休闲、网络、娱乐、美体、旅游、服务等非物质形态的消费。传统的制造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不再占完全支配地位,代之而来的是文化创意与产业的结合,即以文化创意为载体,挖掘文化内涵,以促进城市环境、商品形象、会议展览、现代出版、综合服务等行业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产业模式,统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融合了科技、文化、经济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在全球超速发展,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发展规模也已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杠杆。为此,我国各级政府紧跟时代步伐,相继出台了旨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举措。打造锐意进取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以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10大类产业,其中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关的有室内设计、玩具设计、动漫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会展设计等,这些产业的从业人员理应成为各种文化创意的主创人才。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来看,“完整的文化创意人才链包括‘创意的生产者、创意生产的引导者和创意产品的经营者’三大类”[1]。创意生产者即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人员,他们有可能是画家、工艺家、作曲家、编剧等;创意生产的引导者,即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人员,他们有可能是音乐制作人、动画制作人、录音剪辑师、设计师、园艺师等;创意产品的经营者,即通晓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市场营销的管理者,他们有可能是歌舞团团长、项目经理、影视制片人、出版商等。这三类人才不可缺一,一类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内容支撑,是产业发展的灵魂;二类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三类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推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市场保障[2]。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就梯队中的每个个体而言,虽然要求有所侧重,但大家都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艺术素养,在强调个人创意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营运作能力。

从理论上来讲,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某些特殊技能(如设计、制作、展示)为手段,通过大脑的创意、加工,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进而引领市场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更推崇人的创造力以及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和贡献。如对舞蹈表演的创造力,就要体现服饰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尚文化、音乐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运用高科技手段努力展示人们的无限创意,通过资本的运作和推广,从而滋生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新型产业类别。以 《云南印象》为例,虽然只是一部大型歌舞集锦,它却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经营模式,其一借助于杨丽萍的名人效应打出了品牌,杨丽萍亲自参与整个项目的运作和商业推广活动,从编舞、排练、演出,到出席发布会、专访、网上交流等,迎合了普通大众渴望接近明星的心态。其二是大胆选用演员,70%非专业演员质朴、本色的演出,体现了都市人向往原生态,希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其三是通过高科技手段营造逼真的外景,给人如痴如醉、变幻莫测的震撼,满足了人们追逐时尚、追求新鲜刺激的需求。经过这几年的全国、全球巡演,《云南印象》的观众已达上百万人次,营业额也已超过上千万元。通过现代化的商业开发模式,《云南印象》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促进云南省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文化创意人才需要的是融文化、科技、产业于一体的创意,只有把它们有机、完美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开发利用,才能使“创意”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产业提升、知本增值的原动力。

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紧缺在我国是个不争的事实,连年的高校扩招,为什么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众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其创新型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实训硬件设施跟不上,缺乏实践教学的平台,使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自主学习的兴趣不高,实际操作经验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含量、产业经营等方面的缺失,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型人才面临窘迫的境地。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要求、创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落伍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设置上要体现人文素养、操作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的结合,改变以往不分专业的素质教育、专业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等诸多弊端。通过技能训练、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诸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市场意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成为合格、急需、一专多能的文化创意人才[3]。

四、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方探索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已成当务之急,高职院校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意人才的特殊使命。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集艺术、技术、创意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其教育理念尤其要注重创新,教育内容不仅涉及艺术设计,还要将创意、创造、创业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创新的全过程,成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创意性的培养与探索

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从学前到高教,基本都在采用“集体圈养式”的班级管理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也不例外。“集体圈养式”的管理过分强调整体利益,只求共性,不求个性;“填鸭式”的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积累,只求经验,不求创意,这样做的结果极易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创意想象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4]。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其课程体系设置如果还停留在单纯的必修课上,势必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跨学科、复合型的发展也不相适应。从目前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性和交叉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成功借鉴。它通过精美绝伦的高新技术演义中国古老的传说,它重新诠释人物,把一个忠孝两全、替父从军的孝女,转变成现实版的为爱而自我实现的女性形象。通过一定的创意,迪斯尼用他国文化传播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类似的例子还有《功夫熊猫》,“功夫”和“熊猫”都原产于中国,但我们却看到“功夫熊猫”的创意却出自美国,为什么我们没有率先想到去做,这与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和创意性不足直接有关。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却不尽人意,由于普遍缺乏跨学科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人才培养仅在单一、传统、封闭的机制内运行,这种培养机制妨碍了创意人才的成长,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创意性培养,关键是要建立学校内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学科、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创意体验。如可从文秘专业《外国文学》、《社交与礼仪》等课程中体验文化与沟通的乐趣;从法律专业《知识产权法》等课程中体验版权与创新的涵义;从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中体验国家文化与营销的风格等等[5]。只有通过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才能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人才创造性的培养与探索

由于普遍存在地域、财力、人力的差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很不平衡,因而,整合教学资源、倡导开放式办学,构建多渠道校际合作下的项目驱动式实践实训迫在眉睫,对学生创造性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校际合作方面,台湾的做法值得借鉴。

台湾于1992年首次在19所大专院校推出《创意的发想与实践巡回课程计划》,并且把《创意的发想与实践》以通识课程的形式,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期末课程结束后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拿出创意项目,项目涉及土木建筑设计、企业经营、人文艺术等诸多领域。该课程的讲授采取跨学校、跨学科、跨行业的现身说法,专门邀请国内外不同行业的成功人士在各校之间进行巡回演讲,讲授他们从创意思想到实际创造的过程,指导学生将一些想法转变为发明创造,同时还安排他们与学生开展创意项目讨论、深入实验现场模拟制作等。此种教学方法既可解决一些院校的师资短缺,也可扩展师生的视野。教师在与专家的交流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创造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往许多教师在本校同仁之间都很少交流,这种跨学校、跨学科的交流活动,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震撼。学生在与专家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丰富了创意的构想,增强了创造的动力,锻炼了创造的技能。这种跨校的合作,与专家一起分享知识、经验和创意,使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得到明显提高。

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造性,多渠道校际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跨校、跨专业组合,先是开展创意选题,然后再进行选题下的项目驱动,合理分工,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从创意到创造的过渡。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成果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刺激相关领域的研发与创造,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其他行业的创新与变革,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三)人才创业性的培养与探索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人才培养也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从产业目前的人才输入情况来看,产业链两端的人才即创意的生产者以及创意产品的经营者相对匮乏,而中间部分创意生产的引导者,人数相对较多,这也凸现了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多年来重技能、轻原创、重设计、轻产业的弊端。学生在校期间的设计都只停留在作品的设计上,而对于作品是否能经过市场的运作转化成商品,却从不曾考虑。许多企业反映: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其设计作品往往忽略消费者的感受,很难得到市场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性的培养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在校企合作上下功夫。

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首先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学校围墙为界限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注重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用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与市场接轨的实践技能。如《室内设计》课程,可安排与市面上的装饰公司对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公司的真实项目,与公司职员一起现场勘查、制定方案、实施项目等。室内设计又分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和住宅室内设计,特别要关注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因它为广大市民提供娱乐、悠闲、观摩的场所,需要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如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设计,就体现了中国红与长城灰等传统文化元素。目前室内设计风格,既有中国古典式、欧洲古典式,还有现代式等等。每一种风格都蕴藏着不同文化内涵,如现代式风格,崇尚自然、时尚、自由、简约的文化思想,提倡绿色材料、自然纹理、简约造型。经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领会了创意和创造,也积累了创业的经验和人脉。这几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一直与阜阳市同济装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对接,效果良好。学生参加企业项目,既锻炼了技能,又熟悉了产业流程。在与企业合力打造的平台上,学生大显身手,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考虑与全面认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许多学生毕业后直接被企业留用。一些学生自创公司,发展颇具规模。这些公司又为下一届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习对接场所,基本实现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积极承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责任和义务,构建多样、完整、畅通的人才培养渠道,着力探索培育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意性、创造性、创业性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6]。

[1]殷宝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9(10):126-128.

[2]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3]王飞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人才开发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7):19-22.

[4]朱苏飞,任幽草.文化创意人才能力建设的概念与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8):104-106.

[5]赵曙明,李程骅.创意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6(6):111-118.

[6]张鹏.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53-55.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星.云.海》
《花月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