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A,那么B”句式的认知层面剖析
2013-08-15马婧伟
马婧伟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一、引言
“既然A,那么B”句归属于因果复句。一般认为,该复句前后两个分句间的关系是:偏句(既然A)提出某种理由或依据,正句(那么B)由此而推出某种结论[1]57-140。“既然 A,那么 B”属于因果复句,在主观推测层面,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那么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大1。在客观反映层面,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那么正句B成立。
本文着眼于从认知层面来分析“既然A,那么B”句式,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有必要在此首先介绍一下认知层面。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以及对这种概括认识的主观判定[2]2。它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之中:一种是是客观事理关系,一种是主观判定关系。而这两种关系又可以通过信赖程度[3]457描述,信赖程度是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1985)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对命题的相信程度,用P{X}刻画(X表示任意命题),其值取区间[0,1]中的值。比如,P{X}=0,表示人们认为 X假;P{X}=0.5,表示人们不知道X是真是假;P{X}=1表示人们认为X真;0<P{X}<0.5,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性小;0.5<P{X}<1,表示人们认为 X成立的可能性大。
二、“既然A,那么B”句式的分类
语法学界一般认为“既然A,那么B”属于推论因果复句[4]。推论因果复句,以一定的事实或事理作为根据或理由,预测一种结果或推出一种结论,是推论因果句。这类句子的特点是:A分句一般是已经实现或证实了的事儿,B分句是根据A分句的结果来推断,能否成为事实还有待于实践。所以A分句是已然的客观事实,而B分句所反映的事实是已然的或未然的,需要根据A分句,对B分句进行具体分析。例如:
(1)山西既然以煤炭为中心,那么与煤系相关的开发,我们以后都要研究。
(2)既然局长发了话,那我二话没说就盖了章。
(3)既然老张不赏脸,那小李就只能不择手段的这么做了。
例(1)由分句A“山西十一煤炭为中心”推出主句B“与煤系资源相关的开发,我们都应该研究”,主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偏句所提供的的信息,但只是推论,现在还没有进行研究,不是客观事实,是未然事件。例(2)则不同,主句“我二话没说就盖了章”是顺着分句“局长发了话”而言的,主句“我二话没说就盖了章”是一种已然的事实,例(3)与例(2)相仿,主句B所反映的客观事实都是已然的
由上面一组例句可以看出,在“既然A,那么B”句式中,A分句都是已然的客观事实,而B分句所反映的事实是已然的或未然的,所以以B分句为着眼点,根据B分句反映的事实是已然的或未然的,本文将“既然A,那么B”句式分为两类:B分句为已然事实和B分句为未然推断。通过这两大类对该句式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
三、主观推测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5]44是大脑思维中的一个认知层面,该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猜测或判断。在“既然A,那么B”因果复句中,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如果偏句A成立,那么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大,即0.5<P{B/A}≤1。无论B分句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是已然的还是未然的,在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认识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任何差异,所以在主观推测层面,不对B分句进行分类讨论。例如:
(4)既然他问了,那我就告诉他了。
(5)既然睡不着,那就找点儿别的事儿做。
(6)(她从我身边走过时抛下一句:进来呀,愣着干啥。)既然别人这么说,愣着显然是不对的,那我就进去吧。
(7)东西我既然拿来了,那就不拿回去了。
以上四个例子,正句都是对偏句的顺承,整句就对一种客观现象或事物进行叙述或是以一定的事实或事理作为根据或理由,预测一种结果或推出一种结论。例(4)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情的理解,可以分析得出,若偏句“他问了”成立,那么正句“我就告诉他了”成立的可能性大,即0.5<P{我就告诉他了/他问了}≤1。再分析例(5),若偏句“睡不着”成立,那么正句“找点儿别的事儿做”成立的可能性就会大,即0.5<P{找点儿别的事儿做/睡不着}≤1。例(6)同理,有前面括号中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得知偏句“别人这么说”内容,然后分析得出0.5<P{我就进去吧/别人这么说}≤1。以上例句中所据的原因都是已然事实,所作的结论是主观方面的反映和推断。
反之亦然,若将例(4)加以否定:既然他没问,那我何必告诉他。主观推测层面所得出的结论和例(4)相同,若偏句“他没问”成立,那么正句“我何必告诉他”成立的可能性同样大,即0.5<P{我何必告诉他/他没问}≤1,换言之,若偏句A的否定形式成立,那么正句B的否定形式成立的可能性大,即0.5<P{B/A}≤1。
“既然A,那么B”句式在主观推测层面整体所反映的0.5<P{B/A}≤1,即若A成立则B成立的可能性大,且在其中还隐含着等于1的情况,即A成立则B成立。P{B/A}=1的情况,是说话人自己主观推测层面所具有的认识,而听话人主观推测层面的认识仍然是若A成立则B成立的可能性大。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例(7)看出,如若给例(7)加上适当的语境:
[语境]事情能不能办成是另一码事,但东西我既然拿来了,那就不拿回去了。
从说话人的角度分析,因为有求于别人,所以拿东西过来,先不论事情能否办成,但东西是万万不能拿回去的,否则自己会觉得不礼貌。这是说话人主观推测层面的认识,是肯定的,即P{不拿回去了/拿来了}=1。而听话人是被求助者,与说话人的心理不同,从听话人的角度看来,只是偏句 “拿来了”成立的可能性大,那么正句“不拿回去了”成立的可能性就会大。
四、客观反映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5]47是大脑思维中不同于主观推测层面的另一认知层面,该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猜测或判断,而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既然A,那么B”句式在客观反映层面,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那么正句B成立,即P{B/A}=1。其中,根据B分句反映的事实是已然的或未然的分两种情况句子进行讨论。
(一)B分句为已然事实
当“既然A,那么B”句式中,偏句A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为真,正句B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也为真,且正句B所陈述的内容是已然的事实时,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P{B/A}=1,偏句A成立,那么正句B成立。因为正句和偏句都是已然的客观现象,可得出P{A}=1,P{B}=1。例如:
(8)既然网开一面他们不走,那就只好不客气,把他们团团围住。
(9)既然早就有了血痕,那现在扩散了也不足为奇。
(10)既然一半以上的食糖都卖给了苏联,那古巴的经济命脉被苏联控制在手里也不足为奇。
(11)既然你认为有事实依据,那么现在我委托你去处理这件事。
从客观反映层面分析,例(8)偏句“网开一面他们不走”和正句“只好不客气,把他们团团围住”都是客观现实情况在说话人大脑中的直接反映,而不存在主观的猜测或判断。实际情形就是:“网开一面他们不走”是真实的,“只好不客气,把他们团团围住”也是真实的,即P{网开一面他们不走}=1,P{只好不客气,把他们团团围住}=1。例(9)偏句“早就有了血痕”和正句“现在扩散了也不足为奇”两个分句是已经实现的事,即实际情形就是:“早就有了血痕”是真实的,“现在扩散了也不足为奇”也是真实的,即P{早就有了血痕}=1,P{现在扩散了也不足为奇}=1。例(10)偏句“一半以上的食糖都卖给了苏联”是对客观现实的陈述,正句“古巴的经济命脉被苏联控制在手里也不足为奇”是对客观现实的说明,偏句和正句所表述的内容都是已然的事实,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P{古巴的经济命脉被苏联控制在手里也不足为奇/一半以上的食糖都卖给了苏联}=1,偏句 “一半以上的食糖都卖给了苏联”成立,那么正句“古巴的经济命脉被苏联控制在手里也不足为奇”成立。因为正句和偏句都是已然的客观现象,可得出P{一半以上的食糖都卖给了苏联}=1,P{古巴的经济命脉被苏联控制在手里也不足为奇}=1。例(11)偏句正句的客观现实情况都为是已然的事实,均为真,所得出的结论分别是P{你认为有事实依据}=1,P{现在我委托你去处理这件事}=1,也符合 P{A}=1,P{B}=1 的结论。
(二)B分句为未然推断
当“既然A,那么B”句式中,偏句 A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为真,正句B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是未然的,但说话人由偏句A推断正句B为真,即P{B/A}=1,偏句A成立,那么推断正句B成立,亦可推出 P{A}=1,P{B}=1。例如:
(12)既然他们都不去了,那你也别去了。
(13)既然他那么爱好音乐,那就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
(14)既然你是领导,那你就去西安吧!
(15)既然是叫你去,那你就去吧!
例(12)中偏句“他们都不去了”是一种既定的事实,而正句“你也别去了”是说话人所提出的建议,听话人最终去没去,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正句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不一定为真,但是由偏句可推出说话人所表达的是对客观现实的推论,即P{你也别去了/他们都不去了}=1,偏句“他们都不去了”成立,那么推断正句“你也别去了”成立,即P{他们都不去了}=1,P{你也别去了}=1。例(13)中偏句“他那么爱好音乐”是对客观现实的陈述说明,而正句“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亦是说话人所提出的建议,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是未然的,所以正句反映的客观现实情况不一定为真,但是由偏句“他那么爱好音乐”可推出说话人所表达的是对客观现实的推论,即P{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他那么爱好音乐}=1,偏句“他那么爱好音乐”成立,那么推断正句“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成立,即P{他那么爱好音乐}=1,P{从音乐方面去打动他}=1。
(三)特殊的“既然A,那么B”句式
在此句式中,正句常常产生与偏句内容相反或不合情理的结果。例如:
(16)既然是商品,那为什么没有商标?
(17)既然无所恨,那为什么要索索发抖,泪水直淌?
(18)既然是全村的公路,那怎么咱们过一下都不行?
例(16)(17)由正句“没有商标”,“索索发抖,泪水直淌”可以得知偏句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是商品”和“无所恨”命题都是假的,即P{是商品}=0,P{没有商标}=1;P{无所恨}=0,P{索索发抖,泪水直淌}=1。例(18)偏句“全村的公路”为真,正句“咱们过一下都不行”也为真,即P{全村的公路}=1,P{咱们过一下都不行}=1。从表达效果看,运用这种“据因反断”句式是为了集中地突出地强调说话人的情感或事情的怪诞反常。
五、小结
综上所述,“既然A,那么B”句式就从主观推测和客观反映所表现的出的不同的信赖程度,我们可以看出该句式内部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只有详细的分析该句式的认知层面,才能准确而全面的描写该复句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既然A,那么B”因果复句在大脑思维两种不同认知层面所具有的不同认识,其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所存在的这种不一致关系。
: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7-160.
[2]丁力.语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2.
[3]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M].杨讯文,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85:457.
[4]郭继懋.“因为所以”句和“既然那么”句的差异[J].汉语学习,2008(6):22-28.
[5]丁力.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