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原因考

2013-08-15张允宽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

张允宽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拥刘反曹”是贯穿于《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都极力加以歌颂,从而把他塑造成贤明的政治领袖形象。小说在刻画刘备这个形象时处处与曹操进行比较。在罗贯中笔下,刘备爱民如子,忠诚厚道,谦恭待人,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后人在谈到汉末纷争孙刘曹三分天下的时候,都会讲到曹操是占了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是占了地利,“据长江天堑以绝诸侯吞并之心”;刘备则是占了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刘备的仁义、爱民如子在第一回里面就显现出来了。幽州太守刘焉张榜募义兵,刘备看了榜文,“慨然长叹”[1]3。他之所以“慨然长叹”,正是因为有感于当时战火纷争、生灵涂炭,有感于天下苍生有累卵之危、倒悬之险。刘关张在桃园结义的誓词中说:“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1]3从此,他就开始了“拯黎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1]23的不懈努力。

刘备忠诚厚道、待人谦恭,在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中可见一二。督邮欲索贿而刁难刘备,刘备就是不从。于是督邮逼勒县吏诬陷刘备贪赃枉法,此举惹怒了张飞,他将督邮绑到马桩上,打断了十多根柳条。刘备赶赴现场后,“急喝张飞住手”[1]8,将县尉印绶挂于督邮脖子之上,不干了。可见,刘备的忠厚仁义不是针对特定人的,而是他品格的一部分。在陶恭祖三让徐州和刘表礼让荆州这两次事件中,刘备的忠诚厚道、谦恭仁义愈发凸现。在刘备解了曹操对徐州的围攻之后,徐州牧陶谦深知刘备乃德广才高之人,情愿将徐州牧之位让予刘备,但刘备就是坚辞不受,认为自己德薄才浅,不堪重任,还言道“备来救徐,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之人矣。”[1]57任凭众人劝说刘备仍然不肯接受。别人挖空心思也要得到的城池他却予而不受,这在那个纷争的年代是很难得的。同样,在荆州牧刘表病重之时,曹操挥军南下,欲取荆州,刘表深知二子难以肩负守卫荆州之大任,欲以荆州相让,使刘备为荆州之主,但“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扶贤侄’”[1]247,一个“泣拜”正传神地写出了刘备忠厚仁义的性格特征。

刘备的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在“三顾茅庐”中写得淋漓尽致。他深知智谋之士在乱世中对恢复汉家天下的重要性,多次不辞劳苦访求明贤,虽然历经艰险,但仍然矢志不渝。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他前后三次亲往隆中拜谒。每次拜访,都很谦恭谨慎。第一次到隆中,刘备“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1]206,在得知诸葛亮不在家时,他惆怅不已。第二次到隆中,正值隆冬,天气严寒,刘备冒雪前往。虽然前两次均未见到诸葛亮本人,但刘备仍然没有灰心,他求贤之心更加迫切。次年春天刘备再次亲往隆中访求孔明。到了隆中后,刘备在离诸葛亮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进到庄园后,得知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在草堂阶下侍立半晌,急得张飞大呼要放把火将诸葛亮草庐烧了催他起床,幸得关羽再三劝住。待诸葛亮醒来后去换衣服,刘备又等了半晌。在和诸葛亮交谈时刘备更是谦恭下士,自云“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以赐教”[1]212,在得知诸葛亮不愿出山时,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1]213,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当然这也是最后诸葛亮能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原因。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对他礼遇有加,“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1]213,并且极其信任,将剑印交付孔明,让孔明在博望坡初显身手,大败夏侯惇。这正是刘备知人善任的结果。

而曹操则是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他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掌握了朝廷大权,进一步发展到带剑入宫、弑妃、杀后、逼君,处处暴露了他永远不能满足的野心。曹操的奸诈在小时候就显现了。他自幼就喜欢游猎,耍权谋。当时他的叔父见他游荡无度,就向曹操的父亲告状,曹父责备了曹操。于是曹操对其叔父怀怨,便设计陷害:在叔父面前诈倒于地,假装中风。他叔父赶忙告诉其父,待其父急忙来看时,他却安然无恙。自此曹父以为其弟对曹操有成见,任凭他再怎么告曹操不务正业的状,曹父也不信了。曹操之阴谋奸诈可见一斑。

中国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影响很大,孔子提倡恢复周礼、恢复君臣之道,封建君主当然欢迎,封建王权统治下的广大臣民也必然深受正统思想的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绝对统治地位。忠君报国、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可谓“深入人心”。在长期的所谓的“礼”的熏陶下,中国人言语行事都讲究一个“名”字。因此,中国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师出有名”,向正统靠拢。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诸侯们虽然知道曹操是假公济私,但他们要表示自己对天朝的忠心又不得不按伪诏书去做。罗贯中作为元代封建知识分子,正统思想肯定是有的。而在他看来,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1]2,是汉朝皇室之胄,并且是汉献帝亲认的皇叔,而曹操则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逆臣贼子,罗贯中能不“拥刘反曹”吗?可见,《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思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忠君报国、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占据人心,或者说“正统”思想深入人心,不管是封建君主、封建贵族、封建文人,还是劳苦大众,他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把这些思想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了。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罗贯中肯定也深谙纲常之道,在对待刘备和曹操的态度上,可以肯定,他必定要拥护皇室之胄刘备而反对乱臣贼子曹操的。

忠君报国、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无疑也对历代群众有所影响。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2]的,是在长期的众多的史书著作、群众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才华创作出来的。陈寿的《三国志》记录了这一时代的最原始的资料,书中虽然“帝魏寇蜀”,但那是由于陈寿在魏晋朝为官之故。接着史学家习凿齿写了一部《汉晋春秋》,直接提出“帝蜀寇魏”的观点。南朝宋人裴松之在给《三国志》的注中加入了许多有损于曹操的材料,反曹已渐于公开化了[3]。在民间,三国故事一直便有“拥刘反曹”的倾向。开元年间的《四分律行事抄批》中记有“死诸葛走活仲达”的故事;苏轼《东坡志林》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4]。元代“讲史”中“讲三分”最为普遍,保留至今的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就是当时艺人“说话”的底本,具有《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是《三国演义》成书的重要基础[5]。应该说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思想直接来源于民间艺人、群众的好恶。

再从罗贯中本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来看,罗贯中生于动乱的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写《三国演义》,通过对刘备、曹操两个成对照的艺术形象的刻画,正是为了表达作者向往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

曹操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刻画的最成功的封建社会奸雄的典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狡诈等反动本质。他处世全无仁义可讲,“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1]21是他的处世准则,因此他在政治斗争中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在误杀了吕伯奢家人后又杀了吕伯奢,还振振有辞地为自己辩护;南征袁术时,他军中缺粮,管粮官王逅按他的指示用小斛发粮食“权且救一时之急”,当他发现军士“无不嗟怨”时,密召王逅说要借一物以消军怨,不容分说竟以“盗窃官粮”的罪名将王逅斩首示众;为防范行刺者,他宣称自己有梦中杀人的习惯,有意在梦中杀了一名内侍,还假装不知,醒后厚葬之;他知道了董承等人接受了献帝的密诏,杀了董承等五家老小七百余口,连已有五月身孕的董妃也不放过;他痛恨祢衡就借刘表之手杀之……总之,欺诈与残忍相结合是曹操性格的主要特征。罗贯中这样塑造曹操的形象,这样写他的残暴,无疑是对他暴政的坚决否定。作者极力刻画了曹操的奸诈:官渡之战时,许攸因袁绍不肯采纳他的建议而投曹操,他知道曹操军中无粮了,见到曹操就问军中粮食还够用多久,曹操先说一年,许攸否定;曹操又说半年,许攸欲走;曹操挽留说还有三月军粮,许攸笑而否定;曹操“附耳低言”军中只有一月之粮,许攸当即揭穿说出曹操军中已经断粮了,曹操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兵不厌诈”[1]168,曹操对于故交许攸反复四次都不说实话,真应了许攸那句话“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罗贯中在写曹操奸诈的同时也不忘写他的“雄”的一面。例如,通过讨董卓、灭吕布、平袁绍等一系列政治军事斗争的描写,表现出他超群的政治眼光和军事才能。他具有机警过人、深于谋略的长处,但这在罗贯中的用意上都是为了表现他的老谋深算、老奸巨滑,为了作者的“反曹”增加说服力。

罗贯中向往仁政反对暴政。刘备虽然出身贫贱,但身为汉室宗室,力图兴复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却拥兵擅权,欺君罔上,实为篡国之贼。在罗贯中笔下,刘备爱民如子,求贤若渴,知人善用。新野撤退时,他带领百姓日行十里,宁可失去战机也不抛弃人民。刘备忠诚厚道,谦恭待人,曹操囚禁徐庶之母而逼徐庶归附,刘备竟为救徐庶之母而放走徐庶;曹操对张松傲慢无理,刘备则对张松谦卑恭敬,以礼相待;刘备讲义气,重友谊,他对关羽推心置腹,同生死共患难,为给关羽报仇,不惜一切,而曹操则打算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收买关羽。正如刘备所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以乃成。”此外作者通过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联吴抗曹等事件写出了刘备枭雄的一面,他有政治抱负,百折不挠,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在作者笔下,“拥刘反曹”溢于言辞。曹操为父报仇,进攻徐州时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曹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1]52。刘备则是一个贤明的君主的形象。他相信唯德可以服人,一到安喜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治理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称颂他“新牧野,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他进位汉中王后,东西两川民安户富,田禾大成。作者无疑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刘备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化身。这是《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的最主要原因。

从罗贯中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也可以找出“拥刘反曹”思想的一些原因来。一般认为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6]。可以推断,罗贯中生活的年代为14世纪的元朝末年。“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元朝称散曲为乐府,这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来的入乐歌唱的一种新体诗,由此可以看出罗贯中是知识分子,“极为清新”则说明罗贯中才学不凡,但正因为如此,罗贯中才生不逢时。元朝是蒙古族统治中国,在政治上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汉族人被看作下等人,政治地位极其低下。在文化上,由于元朝统治者重武功而轻文治,自隋朝以来实行几百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普通知识分子入仕的道路被阻断,汉族的知识分子,只能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被压迫,遭杀戮。据传当时流行“九儒十丐”之说,科举废除,作为汉族知识分子的罗贯中当时的处境可以想象。明代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7]。还有一种说法是,罗贯中曾经在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手下做过幕僚[8],这些记载说明作为汉族知识分子的罗贯中对元朝的残暴统治是强烈不满的,是要恢复汉族统治政权的,而作者正好借助《三国演义》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因为曹魏兴起于北方,元蒙统治者也兴起于北方,作者以曹魏代替元蒙统治者,而蜀汉寓以汉民族之意,“拥刘反曹”即应该是罗贯中反对蒙古族压迫统治、要求恢复汉族政权的思想写照。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是在深受儒家纲常思想影响下的大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魏晋以来的史学著作及民间传说是其直接思想来源;而身处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残暴统治下的作者向往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是“拥刘反曹”的最主要原因;作者的个人处境遭遇则是“拥刘反曹”思想的现实原因。

[1]罗贯中.三国演义[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

[2]高儒.百川书志[M].民国四年刻本.长沙:长沙叶氏,1915(民国四年):1446.

[3]管曙光.《三国演义》之谜[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392.

[4]苏轼.东坡志林: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5.

[5]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108.

[6]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2:217.

[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

[8]于非.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6.

猜你喜欢

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刘备与徐州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刘备的爱
罗贯中识鸟济贫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