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

2013-08-15杨燕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诗眼赏析意境

杨燕敏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在鉴赏古诗词时,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很重要,古诗词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等,鉴赏古诗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上看,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还是应先把握诗词内容,只有把握古诗词的内容,才能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

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是关键。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只要是指要了解诗词的标题、作者的背景和诗词的注解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古诗词的结构。

1.诗词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词标题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古诗词的标题,以古诗词的标题为切入点,有的古诗词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古诗词的题目对于理解古诗词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的古诗词标题则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暗藏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的古诗词标题则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为全诗的创作赋予了深刻的情感内涵。题目是一首古诗词的核心,在古诗词作品中,诗词的标题涵盖了写作的内容及对象,诵读诗词,从古诗词的题目入手,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在赏析《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这首诗时,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纯地理解这几句诗,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描写的是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活动。但是仔细看该诗的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真正了解作者的意图,原来是在写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2.作者的背景

作者的背景也是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古诗词作品根据不同的作者背景,创作出来的古诗词也不尽相同。结合作者的背景和人生经历来鉴赏古诗词,便于读者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我们在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突破,在熟悉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都需要我们在平时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3.诗词的注解

我国古诗词有很多经典作品和单句,在了解古诗词的结构方面,诗词的注解也不容忽视。注解有利于帮助读者了解古诗词难以理解的诗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当所选诗词其中引述的典故和该文的解释和翻译,在学生看来有理解上的难度,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古诗词的注解一般最常见的要么是对作者的生平作补充、要么是介绍写作此诗的背景,要么是针对诗词中的个别重点词句的解说,通过阅读古诗词的注解,有助于我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时候,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二、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

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是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古诗词结构的基础上,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深入挖掘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和抓住含有“诗眼”的词句,其具体内容如下:

1.深入挖掘诗词所选取的意象

意象,是古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深入挖掘诗词所选取的意象,有助于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这些意象代表了诗人特有的思想情感,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情感。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对于古诗词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深入挖掘诗词所选取的意象,便于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涵。古诗词是形象性和抒情性的统一。诗词中的感情是通过作品中描写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所以,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必须先从诗歌的形象入手,进而把握古诗词传递出来的感情。也就是指古诗词通过意象的连缀构建诗歌意境。

2.抓住含有“诗眼”的词句

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概括主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抓住含有“诗眼”的词句,是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的有效途径。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诗眼”就是诗人传神的重要体现。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抓住含有“诗眼”的词句,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古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而言,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古诗词“诗眼”的词句,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捕捉到诗人感情的字眼,这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通过抓住古诗词中含有“诗眼”的词句,在鉴赏古诗词时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三、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

古诗词鉴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应结合语言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常见的语言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象征和托物言志、衬托、反衬与对比、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四种,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对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直抒胸臆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要善于抓住诗人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进而分析诗人内心活动和情感。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运用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手法的典型代表,诗人悲凉慷慨地把读者引入一种深远阔大的境界之中。借景抒情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通常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是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诗人通过描写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不能忽视象征手法的重要性。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等。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即诗人所选取的物品的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相似,并以此为核心。如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借对石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 —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做衬托。反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的次要形象衬托主要形象,叫做反衬。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在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运用衬托写作手法进行古诗词创作的代表作品,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就是用瀛州的烟波渺茫难求来衬托天姥山的客观存在。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诗人在进行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可以使形成的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应该注意的是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如王维的《新晴野望》,这首诗描写雨过天晴后野外的秀美景色。前面三联主要是写静景,最后一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虚实是相对而言的,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1]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2]马鑫.古诗词鉴赏要做到五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

[3]张万明.古诗词鉴赏要“四看”[J].青海教育,2010,(3).

[4]晋严明.古诗词鉴赏应考方法浅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10).

[5]文丽.浅谈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意象的把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6]李树恒.古诗词鉴赏教法初探[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3).

[7]张福圣.诗词鉴赏的解题步骤及模式——浅析诗词鉴赏的“五步三式”[J].考试周刊,2009,(41).

[8]罗林娥.浅谈古诗词教学中鉴赏七步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诗眼赏析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诗眼
诗眼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