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常规序列MRI 表现
2013-08-15陶仅德邹玉林
漆 强,刘 晓,余 晖,陶仅德,邹玉林
(东莞市东华医院放射科,广东 东莞 5231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指头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后,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引起以脑白质轴索弥漫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1]。DAI 患者伤势一般较严重,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类疾病。 据统计,DAI 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位列致死性脑损伤的第2 位[2]。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认为是DAI 最佳的影像诊断方式,可提高早期临床诊断的准确性[3]。 笔者通过总结分析东莞市东华医院2012年1 月至2013 年3 月收治的30 例DAI 患者的临床及MRI 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DAI 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表现,加深对DAI 常规序列MR 表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DAI 临床诊断标准
1)受伤时头部处于运动状态,由旋转暴力所致;2)受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 h,而无神经定位体征;3)颅内压增高不明显但有严重临床症状;4)无明确颅脑结构异常的伤后持续植物状态;5)伤后弥漫性脑萎缩或伴有较多神经废损后遗症[4]。
1.2 病例资料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DAI 患者30 例,均符合上述DAI 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22 例,女8 例,年龄16~62 岁。 致伤原因:车祸21 例,坠落伤7 例,击打伤2 例。 临床表现与体征:患者均于伤后出现昏迷,按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1~13 分3 例,6~10 分12 例,3~5 分15 例;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收缩压90~140 mmHg,1 mmHg=0.133 kPa)18 例,血压偏高(收缩压140~180 mmHg)6 例,处于休克状态(收缩压10~30 mmHg)6 例;呼吸异常15 例;体温正常22例,发热(38~40 ℃)6 例,体温偏低(34~36 ℃)2 例;心率50~100 次·min-1者16 例,<50 次·min-1者3例,>100 次·min-1者11 例;单侧锥体束征阳性6 例,双侧锥体束征阳性9 例;大脑性强直3例。
1.3 MRI 检查方法
检查时间为入院后1 ~72 h。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l 1.5 T 超导型磁共振,标准正交头颈线圈。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序列MRI 检查,扫描序列及参数:SE T1WI,TR 400 ms,TE 16 ms;FSE T2WI,TR 4 000 ms,TE 100 ms;FLAIR 序列,TR 9 000 ms,TE 108 ms。 矩阵512×512,层厚3~6 mm,层距1~2 mm。常规采用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进行扫描。
2 结果
30 例患者中MRI 表现异常26 例(86.7%,不同部位病例数中同时合并有其他部位病变),其中弥漫性脑肿胀18 例,表现为脑灰白质分界不清,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呈稍长T1 长T2 信号,FLAIR 呈稍高信号;10 例脑室、脑沟及脑池变窄,脑中线无明显移位;脑实质内出血或水肿12 例(单发6 例,多发6例),直径均<2.0 cm。病灶形态为类圆型或斑点状异常信号。 病灶部位分布(不同部位病例中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病变):胼胝体10 例,脑干6 例,基底节内囊区8 例,小脑2 例,大脑半球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区11 例。 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10 例,其中8 例伴有脑实质出血灶,出血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脑室和纵裂、侧裂池、小脑幕,硬膜下血肿5 例,硬膜外血肿3 例。MRI 未见异常4 例。常规序列中T1WI 发现异常信号63 个,T2WI 发现异常信号96 个,FL AIR 发现异常信号108 个。
3 讨论
3.1 DAI 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DAI 是Adams 等[5]于1982年正式命名的一种严重的颅脑外伤性疾病。 目前,对于DAI 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力作用,在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损伤首先发生于轴索膜,导致膜两侧离子分布失衡,膜去极化和传导功能障碍,激活钙离子内流。 当轴索内钙离子负荷超过细胞清除能力时,细胞内蛋白酶和酯酶被激活,从而使细胞结构发生损伤,尤其是微管和微丝受损,轴流传输中断,线粒体、轴索小泡及其他细胞器堆积于局部,使轴索局部肿胀,一段时间后,肿胀的轴索最终断裂,周围小血管撕裂引起局灶性出血[6]。
3.2 DAI 的病理改变及分型
尸检显示,DAI 好发于轴索聚集区,典型的分布密度顺序为:胼胝体、脑干、脑白质及内囊。 肉眼观察难以确定弥漫性轴索损伤,只能见到组织裂隙的局灶性出血灶。 显微镜下最早的表现是通过银染色显示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白质轴索出现水肿,神经轴索因发生折曲、断裂,轴浆外溢而形成轴索回缩球[5]。如患者伤后存活数周,则在镜下表现为白质中出现大量呈簇样的小胶质细胞。 长期存活,尤其是植物性存活的患者,表现为大脑半球、脑干及脊髓等处的长束组织的变性。 Adams 等[7]根据DAI 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部位,将DAI 病理分为Ⅲ期:Ⅰ期损伤较轻,仅见于脑白质,常见于额、顶叶;Ⅱ期损伤较重,胼胝体出现病灶;Ⅲ期为严重损伤,病灶出现在脑干。
3.3 临床表现
本研究中患者均于伤后出现昏迷,部分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及心率等指标异常、出现锥体束征阳性及去大脑性强直表现。 原因为神经轴索损伤后,使皮层与皮层下中枢失去联系,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昏迷,甚至长期处于去脑强直及植物状态。 患者锥体束及大脑强直性改变、单侧或双侧瞳孔扩大,均与伤及大脑深部及脑干有关[8]。
3.4 MRI 成像原理及理化基础
MRI 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图像的成像技术。常规序列MRI 检查主要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 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9],T1WI、T2WI 是MR 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 T1WI 优点为显示组织结构,还可以区分出病灶性质,低信号提示水肿病变,高信号提示为小血管撕裂引起的局灶性出血;T2WI 优点是显示病理改变,能对细小的损伤灶显示出异常信号。早期脑损伤后脑白质游离水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而结合水含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二者均使T1延长,表现为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脑白质内小出血灶中的红细胞因缺氧导致代谢障碍,氧合血红蛋白演变为具有顺磁性效应的去氧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使T1 缩短,T1WI 由等信号到高信号逐渐变化。 出血灶内去氧血红蛋白的聚集及其在红细胞内外分布不均,使T2 改变,T2WI 呈低、等及高信号逐渐变化[10]。 FLAIR 序列即黑水序列,采用超长TR 约9 000 ms、TE 长约114 ms、T1 值约2 500 ms。因为人体内其他组织和病灶的T1 值短于脑脊液的T1 值(3 000~4 000 ms),FLAIR 序列所选TI值2 500 ms 约为脑脊液T1 值的70%,这时脑脊液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刚好接近于零,所得图像既可有效地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消除其波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对周边病灶的干扰,又增加了信噪比及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使病灶得以突出显示。 由于T2WI 显示脑脊液与大多数颅脑创伤病灶均为高信号,缺乏对比,影响了对脑边缘部、脑室旁病灶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能力,而FLAIR 序列既保留了常规T2WI 上多数病灶呈高信号、易检出的特点,又使脑脊液抑制成低信号,使病灶与脑脊液之间的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明显增加,大大地提高了MRI对颅脑创伤性病变的检出能力。 FLAIR 序列是神经放射学中应用最基本的序列之一,它对脑部病理改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监测脑挫伤、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公认显示颅脑病变最敏感的序列之一[11]。 本研究结果中,T1WI 发现异常信号63 个,T2WI 发现异常信号96 个,FLAIR 发现异常信号108 个,也证明了FLAIR 序列对病灶的高检出率。
3.5 MRl 表现
1)弥漫性脑肿胀:是DAI 较普遍的征象,占本研究病例的60%(18/30),表现为脑组织呈饱满状,脑沟、裂、池变窄或闭塞,双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见片状模糊不清的长T1、T2 信号,FLAIR 呈斑点状不均匀的高信号。 2)脑实质出血或水肿:占本组病例的40%(12/30),表现为脑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出血灶,直径多<2 cm,均不构成血肿,无明显占位效应,主要分布于胼胝体、脑干上端、小脑、基底节区及皮髓质交界部,急性期呈长T1、短T2 信号,在亚急性期呈短T1、长T2 信号,FLAIR 呈斑点状高信号。3)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占本组病例的33%(10/30),显示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见线条状、小片状的短T1、长T2 信号,FLAIR 序列呈高信号。 在本研究中,上述MRI 征象并不仅仅单一表现,而是大部分呈混合表现。DAI 患者MRI 异常信号的多少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有文献[11]报道,MRI 可在损伤后3 h 发现DAI病灶,本研究中最早于伤后6 h 发现病灶。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序列MRI 检查对DAI 的早期诊断的阳性率达86.7%,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随着扫描技术发展,各种新型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如弥散成像、磁敏感成像及磁共振波谱等技术逐渐运用于临床实践,对DAI 诊断的阳性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1]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87-589.
[2]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11 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22-251.
[3]Gass A,Filippi M,Gross man R I.The contribution of MRI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osterior fossa damage[J].J Neurol Sci,2000,172(S 1):S43-S49.
[4]李联忠,戴建平,赵斌.颅脑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3-278.
[5]Adams J H,Graham D I,Murray L S,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due to nonmissile head injury in humans: an analysis of 45 cases[J].Ann Neurol,1982,12(6):557-563.
[6]陈景宇,宋锦宁.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机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6):640-641.
[7]Adams J H,Doyle D,Ford I,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head injury: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grading[J].Histopathology,1989,15(1):49-59.
[8]关良,罗杰,贾成武,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 诊断[J].军事科学院院刊,2000,24(2):157-158.
[9]Beseuski N.Traumaticinjuries: imaging of headinjuries[J].Eur Radiol,2002,12(6):1237-1252.
[10]温智勇,张淑清,吴恩惠,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8):553-557.
[11]徐玉琴,陈建国.FLASH 及FLAIR 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7):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