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原理在乔姆斯基言行中的体现——以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为主兼谈其政治观
2013-08-15李雪松
李雪松
马哲原理在乔姆斯基言行中的体现
——以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为主兼谈其政治观
李雪松
乔姆斯基一生的学术思想与政治思想中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的真理。尤其是在他对生成转换语法的研究中,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不断的否定,不断的前进。发展至今,生成转换语法已经拥有强大的语法体系,已经将最粗劣的语法规则摒弃,为学界同仁所赞叹。这一切都体现着一个真理,那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运用,只有在否定中才能产生出更符合实际的新事物,否定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乔姆斯基;生成转换语法;普遍联系;否定之否定
李雪松/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北京 100024)。
众所周知,乔姆斯基是人类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更有众多学者评价他为“目前在世的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众多领域中都有惊世骇俗的表现,但更多的则是在语言学领域中。他的语言学著作并非多如天上繁星,但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则是语言学界的一次革命,小则是学术界的一次波动。此外他还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他针对美国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言论总是一针见血,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恶,极具批判力。但无论是他的语言观还是政治观都处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解释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与政治观也是真理与实践相结合恰到好处的体现。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一原理也是乔姆斯基语言观中最基本的思想。
上个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一种看法,他认为在人脑里存在一种天生的语言机制。这种想法的提出是基于对儿童言语行为的观察之上的。他注意到儿童在学说话时可以说出许多父母未曾教过的语言,这是一种内在的机制在起作用。不管这个儿童是哪一个族群的人,如果把他放到A族群,他就会说A族群的语言,如果把他放到B族群,他就会说B族群的语言,到哪一个族群就会说哪一个族群的语言。基于这种事实,所以乔姆斯基认为,各民族的语言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各有差异,但其有着相同的法则,也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共性。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共同的语法规则,即普遍语法,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参数不同。这种想法促使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研究不断向前迈进。他所追求的是建立 “一种公式化的一般语言结构理论”,一种符合人类语言实际的普遍语法,这种语法既要高度概括又要简单明了并且极具生成能力。这就发展成了后来的生成转换语法。
这一语法帝国从创立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在这50多年中,它的发展历经磨难,似曾灭亡,甚至还遭到一些语言学家的批判,但终究还是屹立不倒。从今天发展的语言观来看,生成转换语法的建立不仅是语言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更是语言学史上一次辉煌的转折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更体现了事物处在普遍的联系中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人类社会是又共性的,人类社会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的。那么,否定存在普遍语法的人,也就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乔姆斯基正是意识到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这一点,所以他也认为语言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于是才试图探索出一种人类语法的普遍规则。他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还包括他对待研究与教学。在研究中,他为了更好的总结普遍语法,验证其规律,要求收集的语言数量越多越好,涉及的语言面越广越好。在教学中,他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鼓励他的学生努力研究各种语言,不单单是英语,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语言。在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一共有28名博士生,其中有17名研究的是英语之外的梵文、日语以及若干种美洲印第安语言等。
生成转换语法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未来还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且还会有更多种类的语言加入来丰富其规则的制定,因为这一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思想的语法规则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否定之否定——不断修正的语言观
到目前为止,在乔姆斯基的学术生涯中,他最伟大之处不是他创立了生成转换语法,也不是他发表的著作或文章的多少,而是他敢于自我否定,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正是否定之否定的具体体现。否定之否定,又叫 “肯定否定规律”。它揭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起伏性。
乔姆斯基的学术生涯正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最好诠释。乔姆斯基在1957年发表了《句法结构》,这是他理论的开端,也是他对自己学术的修正的开端。在这之后他对自己的理论一直做出不断的修正,这在学术史上也是很难见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对乔姆斯基的本人及理论出现了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乔姆斯基的理论不可信,因为自己也一直在否定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但乔姆斯基要探求的是“高度概括,简单明了”的普遍语法,几乎要求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规则。随着语言收集种类的增多与语料面的扩展,那么他的理论必然需要不断地更新。这更体现了乔姆斯基否定之否定的科学进取精神。不断地否定自己正是肯定自己的过程。在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乔姆斯基不断丰富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7—1965)为“第一语言模式时期”(the first linguistics model),也成为“古典理论时期”(classical theory),代表作为《句法结构》。 也是因为《句法结构》的问世,乔姆斯基开始了生成转换语法的漫漫征程,同时也是否定他人的一个标志。因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后来的结构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乔姆斯基在大学里正是师从结构主义。然而,过了不久乔姆斯基的理论想法就与结构主义背道而驰。《句法结构》就是他同结构主义决裂的宣言书。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布龙菲尔德宣称语言研究只能是语言现象的描述,用推理的方法建立普遍语法规则是注定要失败的。乔姆斯基否定之路的第一箭正是射给布龙菲尔德的,对准的是它的经验主义观。此外,乔姆斯基还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种观点——人类的行为与一般自然现象不同,这种观点在当时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盛行一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理论同一些理科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的理论有共同之处。这些观点是乔姆斯基否定之路的初始。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也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乔姆斯基创立的生成转换句法也不是自己完全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当时的生成语法和变换语法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乔姆斯基的否定思想,他并没有全部接收别人的思想,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把原有的语法形式加以改造并发展起来。
第二个阶段(1965—1970)为“标准理论时期”(standard theory),代表作为 《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第三个阶段(1970—1979)为“修正后扩充标准理论时期”(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代表作为《关于动词名物化的一些看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和《转换的必要条件》。 这两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标准理论、扩展了的标准理论及经过修正的扩展了的标准理论三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实质是对前一阶段的部分否定以及为后来的两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从各个阶段的名称我们便可以看出,乔姆斯基对自己的理论修正再修正,否定再否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诠释了乔姆斯基的否定之否定的语言观。但确切的说,经过修正的扩展了的标准理论也有不少漏洞,这就成就了之后乔姆斯基的更大一次否定,也是生成转换语法重大变革的前奏。随着乔姆斯基否定观的加深,标准理论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之前,生成转换语法一直受到不仅传统语言学还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攻击和挑战。最初,乔姆斯基还予以还击,但是后来乔姆斯基则集中精力解决生成转换语法内部的矛盾。标准理论时期的终结并不代表它真正的消亡了,而是转化为了另一种更具有生命力的新阶段——原则及参数时期。
第四个阶段 (1979—1993)为支配和约束理论时期(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代表作为 《支配和约束论集》和 《支配及约束理论的一些概念和影响》;第五个阶段(1993—现在)为“最简方案时期”(minimalist program),代表作为《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极纯短语结构》和《最简方案》。第四个阶段的建立是在整个标准理论技术不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乔姆斯基在还没有完全形成新理论体系的情况下就推翻了自己原有的理论,不得不说,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而且在学术上是更值得赞扬的。当然,事物的发展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乔姆斯基更强大的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若干次的否定之后,乔姆斯基的支配及约束理论变得十分强大,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继承了生成语法的传统而且还发扬了自标准理论以来的所有成就,同时也将对手远远的抛在身后。不过,支配及约束理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变得复杂起来,这个理论的建立在最初就是要摆脱标准理论后期的繁琐转换规则,现在看来情况又如出一辙。于是,乔姆斯基又提出了最简方案。这个方案将前期的理论继续向前推进,去繁取简,去粗取精,从而解决支配及约束理论发展到繁盛时期之后所产生的问题,就如同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理论之于牛顿的三定律一样。
乔姆斯基的这五个理论阶段其实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阐释。他的理论也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完善。如果没有乔姆斯基最初的自我否定,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最简方案的产生,而且相信最初不成熟的理论也必将灭亡。生成转换语法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已经完成了,而是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最简方案也不是最完美方案,它对很多汉语的规则就无法解释得通。所以在今天,乔姆斯基依然在为追求一种“高度概括而又简单明了”的人类普遍语法规则而奋斗,未来的否定之路还很漫长。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乔姆斯基的政治观
乔姆斯基的另一个身份是公共知识分子。1967年他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指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其他人并无二致。之所以称其为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他们享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更有影响力,他们比大众幸运。特权赋予责任。如果你是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一生都在为温饱挣扎,你能做的肯定有限。但如果你享有特权,拥有丰富的资源,并受过训练,等等,你能做的就更多,你的责任也就更大。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发掘真相,并帮助他人找到真相;设法和当下的主流竞争并且交战;设法让这个世界进步,这才是我们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重大责任。
乔姆斯基在美国社会中可以说是“异见者”,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十分热衷于政治,他在少年时期便参加反越战运动。对于伊拉克战争等他给予了强烈的批评。由于他的大半生都在激烈地抨击美国的种种阴谋与罪行,所以,他被公认为是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2001年就在9·11事件发生的当月,乔姆斯基便出书《九·一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本身便是头号恐怖主义国家”,尽管拉登干出了惨绝人寰的事情,但是跟美国过去半个世纪对其他国家犯下的罪行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乔姆斯基对美国的批评声一直不断,但是对于自己的祖国他还是辩证的看待一切,他解释说:
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从乔姆斯基对美国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鲜明社会意识的知识分子。他辩证的看待美国社会的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他身上也体现得很透彻。美国的社会存在被乔姆斯基定义为 “头号恐怖主义国家”,所以他的社会意识是鲜明的——坚决反战。这便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重要体现。当然大多数美国民众试图掩盖这一事实,但是他们的行为只是自欺欺人,他们能说服的只有自己,却不是整个世界的人民。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它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而改变。就像一些美国人不承认美国所犯下的暴行,但鲜活的事实就摆在那里。乔姆斯基的社会意识是正确的,所以他还是会受一些敢于讲真话的少数美国左派的拥护。
总而言之,乔姆斯基的一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一生。无论是他的学术生命还是他的政治生命,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真理的正确性。因为我们看到只有在否定之中才能前进,才能有更正确、更符合当代实际情况的事物产生。尤其是乔姆斯基的学术观,经过若干次的自我否定,终于找到了与最初想法相接近的理论。到目前为止,乔姆斯基依然在为学术而奋斗,依然在否定中前进,相信未来的生成转换语法体系一定会在否定中产生更大的质变的。
:
[1]陈怀秋.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思想解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
[2]徐海铭.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分析[J].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
[3]张宇.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思想及其意义解读[J].理论界,2009,(9)
[4]周允程.乔姆斯基对经验主义分析哲学传统的超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H314
A
1671-6531(2013)12-0063-02
责任编辑:何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