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师在创设积极课堂教学环境中的作用

2013-08-15刘自中

关键词:情感环境评价

刘自中

(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上海 201209)

2013年2月《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读、写学术英语交流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在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上海市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重视培养学生专业语言技能、交际能力,还包括人文素质修养等,因此需要创设积极的外语教学环境,教师不仅在培养学生学习外语技能方面,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外语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学环境,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笔者就如何创设积极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对上海金融学院2011级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主要反馈信息是:首先,多数学生希望能在放松的环境自由交流;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培养自信,发挥潜力,促进心理健康。第二,提高学生兴趣,要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参加小组讨论,并且认为小组学习可以缓解部分焦虑。但小组讨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同学依赖性很强等,教师对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取得更好效果。教师可认真研究任务型教学法,是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在肯定性的教育环境中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最大程度开发学生各自的潜能。第三,评价激励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运用形成性评价模式会针对不同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促进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显性和隐性作用应引起重视。

本文拟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语言学角度,从教师提高自身人格素养、不断教学创新、关注学生情感、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四个方面探讨外语教师对创设积极教学环境中的作用。

一、教师人格素养对积极教学环境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人格素养包括素质、修养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格素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灵活运用适合学生的民主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人格特点不仅能充分开发学生本身的智力潜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反映在学生的情感因素上。充满爱的教学方式能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富有情感,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民主方式教学下的学生活跃、外向,有好奇心,富有创造力并富有建设性。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应努力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加强教师修养,用激情感染学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维系师生之间的情谊,重要的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可偏爱。第二,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关心学生更能让他感动,而关心学生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出自真诚。第三,关心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以及情感。渴望得到尊重,是人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果教师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2.加强教师修养,用激情感染学生

每个学生都喜欢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教师,热情意味着生机、活力、真诚、自信和友爱。教师的情感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然而教师也会有喜怒哀乐,要学会善于调节自己。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坚强、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学会调节生活,多与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增加精神活力,让精神的紧张神经得到松弛。只有热爱生活,奋发进取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身体各部位的潜能,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二、通过教师创新,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材料,通过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一定的话题和语境,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交流,保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课内小组和课外小组的有效互动,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根据教学需要,任务形式可分为:

(1)独立任务,例如布置学生课前准备PRESENTATION,展示个人学习成果;

(2)小组活动型任务,需要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3)全班整体与教师互动任务:整组讨论学习(whole group discussion)是教师授课的另一种形式,整组讨论课会提供师生间更好的互动,学生喜欢在讨论过程中向教师提出问题,互动效果好。

需要强调两点:第一,要重视学生准备过程。科学分配学生任务角色,难度要针对不同学生有一定挑战性。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自信心,缓解焦虑。学生只有经过认真准备的活动在课堂上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把学生最好的表现呈现给同学和老师,最大程度开发学生各自的潜能。第二,在师生和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予以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例如,为更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会集中精力讨论和倾听,但是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也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抓不到重点,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一定要在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的基础上指导,要讲究方法。

三、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教师要创造情感过滤低的环境

在应用心理语言学中,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作用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在语言输入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阻碍或促进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感过滤很低的学习环境。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学生被动地对待学习任务,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情感过滤假说尤其强调学生必须具有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的评价。自信心充足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会积极乐观,情感过滤效果弱。而自信心不足会强化学习者的焦虑感。焦虑可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促进性焦虑使学习者产生动力,退缩性焦虑使学习者逃避学习任务。

研究表明,动机不足、自信缺乏以及严重的焦虑会对语言输入产生较强的过滤,从而使学生丧失主动获取语言输入的能力,并使语言输入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妨碍语言习得。相反,如果学生动机强烈、自信十足、焦虑感低,情感过滤的作用则会弱化,更多的语言输入会更有效,从而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基本功,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

降低学生退缩性焦虑有助于外语教学。焦虑是受环境、学习任务的性质、个人先前的体验、时间等因素制约的。焦虑有时来自于师生情感的沟通不畅,没有对学生予以科学的评价激励,造成课堂气氛的不和谐。例如教师对学生实际外语水平,学生的兴趣等了解不够深入,布置学生的任务大大高于学生实际水平,学生会缺乏自信,产生逃避心理,增大外语学习的情感过滤。因此,教师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积极创建情感过滤低的教学环境。

四、从教育学角度,通过评价激励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科学的积极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学习成绩、性别等因素科学评价学生,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内源性动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组织肯定性的教育环境,采用适当的评价技巧,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积极的自我意识。

学生形成的自我意识是否积极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贝姆提出用一种肯定评价来改变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与行为。根据贝姆的理论,为了学生自我意识健康高效地形成,教师应营造适当的教育环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就会产生成就感。同时,教师开展经常性的肯定评价,就会促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和指导有机科学相结合。教师在获取有效信息后要及时把建设性建议反馈给学生,积极营造肯定的教学环境,以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提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1]方耀.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59.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01.

[3]刘自中.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形成性评价[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84-85.

[4]吕丹,梁爽.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经济视角:下,2009(12):100.

[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09-110.

[6]张武升.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9.

猜你喜欢

情感环境评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环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