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的抉择——高校学报改革焦点探析

2013-08-15崔中江

关键词:学报学术论文

王 颖,崔中江

(1.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长春130012;2.吉林省出版集团舒兰市有限责任公司,舒兰132600)

继出版管理部门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讲话之后,2012年7月30日又颁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其中第三条明确要求高校学报转企改制,走向市场。《实施办法》甫一出台,就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反响。不论下一步执行的程度和细则怎样,国家行政部门对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缺乏特质和学术腐败等问题的关注度已经相当深入,改革之势不可逆转。“山雨欲来风满楼”,在社会各方多维论辩之际,《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与评价”栏目刊发系列文章,就学报现状及改革路径进行了密集探讨[1],成为高校学报改革激辩的第一现场。

从历史观看,改革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它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诉求。但是高校学报在百年传统积习下,有其自身的使命与特定的生存基因,不是“一刀切”式的转企改制就能重现繁荣、解决所有弊病的。强行将高校学报抛向所谓市场的蓝海,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找不到生机的情况下,只能“溺海”而亡。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基于对朱剑[2]、尹玉吉[3]、陈颖[4]等编辑学人言论的理性思考,对高校学报改革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与探析,旨在找出改革方向,既顺应大势,又凸显“学术乃天下公器”的学报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追求真理,引领时代。

一、备受垢病的“内向性”与“综合性”

高校学报的没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20世纪末,新闻出版总署为繁荣文化加速学术传播,审批放行了一大批社会科学类学报,正是这些学报的数量及相应栏目的激增,本身学术积淀不足及办刊经验匮乏,难免起点低、底子弱,在无力办出特色栏目的情况下,只好兼顾全局,力求政治、经济、文史哲面面俱到,这样也容易生存。此局面漫延下来,就到了今天的困境。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同质化严重,甚至“学术垃圾场”的批评之声不绝与耳,使学报同仁们如履薄冰,如芒在背。深究批评的核心其实是学报的“内向性”与“综合性”。学报的“内向性”即是以刊发校内论文为日常工作重点,时常迫于层层关系,优先发表一些不够格的论文,这种封闭办刊模式,缺乏策划意识,导致刊发论文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很多校内高端技术成果甚至绕开学报,投向外围的权威刊物。学报的“综合性”指盘子过大过满,栏目设置面面俱到,毫无特质可言,只要是社科类的稿子就能找到对应的栏目发,遮盖住封面,格局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出版管理部门批评“千刊一面”并不夸张。

面对这些来自学界真诚的批评声,三省其身绝不可推。但这些声音难免带有隔行的视差之见。所谓视差之见就是观察的方位角度坐标不一样,看到的真相也不一样。早在百年之前,1906年《学桴》创刊时即明确宣布:“谋刊行月,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文学界交换知识。”这一办刊理念得到知识分子的普通认同,且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立足本校、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参与学术交流的办刊宗旨[5]。而1998年4月国家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第二条又再次重申:“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从官方角度给“内向性”予以认证。显而易见,“内向性”曾经很适应学报的发展,但时至今日,网络化检索、各种传播平台的兴起,资源共享等理念下,要求学报更应开放办刊。但这种要求不应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大学学报不是无根之水,它依托于学校的资金链、师资规模、科研水平等生存,完全开放性办刊,对校内投稿一点倾斜没有,是不利于本校科研发展的,过于商业化的运作也会损害本校教工的科研热情。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打破“内向性”“综合性”,办有特质的“专业化”期刊固然是美好的愿景,但事实上,普通地方高校的资源无法与核心期刊的运作强度相提并论,所谓的特色栏目持续性、质量等都是问题。从大视野来看,未来十年甚至五年内期刊出版像西方一样必将全部数字化,单篇检索的概念绝对要大于整本期刊,所有的普通地方高校学报可能会在网络消隐或概念上的消失,检索者更关注的是某一个主题或方向的系列内容,而不是取自哪本学报,那么综合性与否还重要吗?与其不遗余力地改换栏目,找特色,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论文编校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公益性与市场走向的终极矛盾

有些学者对高校学报的根本属性辨识不清就匆忙鼓吹“学报下海”言论,这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学报的根本属性之一是学术公益性。“公益性”就是具有“普惠性”,尽可能地让大多数人受益。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公正地说信息量是很大的,对于社会而言就是普惠性,任何人只要去看就会受益,它对于繁荣国家学术大河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绝大多数学报是不走发行量的,尤其在五年之前,都是无偿地用于各大学内部交换收藏和供作者、读者查阅求知。只是近几年,各种费用普涨,加之网络繁荣,学报才取消了邮寄交换这一旧式传播途径。学报的公益性是第一位的,也是不可取代的。这与目前流行的“学报商品论”、“学报盈利论”是严重相悖的。

高校学报不可能像情感杂志一样沿街叫卖,因为它的受众非常特别、局域和专业,是知识分子或高度热爱知识分子,不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就不可能像大众传媒一样获得丰厚利润;高校学报的市场需求弹性不大,营销空间基本上也没有多少,多数连五百都达不到的发行量怎么可能维持得了日常开销?学报下海,想要完成市场份额,就得考虑向实力雄厚的单位化缘,寻求企业合作,依托实力出版机构,考虑广告投放,加大版面费的收入。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整个编辑部自支自收,人人岌岌可危的情形下,公益性很难保证。

在发行、营销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学报要获得利润,除了卖版面,就是垄断自身的成果。一旦垄断自身的成果,不付费就不能调用学报的资源,从这一点上就与学报的公益性背道而驰。但就目前情势来看,学报也不可能做得到垄断自身成果。因为公开出版的学报99%以上签约了国内各大数据库,任何读者想要在它们的数据库提取资源,都要付费,但是这些费用基本上与学报无关,学报每年只能得到非常微薄的与它提供的价值链完全不符的千元检索费。垄断自身成果的这条路也行不通了。好在学报仍在纸质出版,很多作者、读者,尤其是校内的广大知识分子是可以免费且自由地获得学报资料的,这种公益性虽然局域,但不设任何经济门槛。

学报公益性与市场走向这对矛盾是不能回避、无法削弱更不可调和的,是终极矛盾。当然也不是所有高校学报都“市场见光死”,核心期刊,尤其是那些已经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资助的名刊,走向市场,对它们而言可能是又添一段佳话。而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学报,无论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营销来看,都是一片苦海,希望渺茫。因为公益性从来就不是以金钱为目的的。

三、可能之痛:学术价值的降级与编辑精英的流失

出版管理部门的决心不容小视,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实施办法》为高校学报指出的三条出路:一是组建出版企业;二是并入本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三是并入其他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第一条路,组建出版企业,从表面上来看是雄心勃勃,振奋人心,但事实上去逛逛书店,就能看到每年有多少万种新书在竞争,这里面又蕴藏着多少生机与死亡。而作为主打学报的出版集团,无炒作热点、无码洋、无大众流传性,这样的出版企业,很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眼消逝。第二条路,并入本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本单位的出版集团多为出版社,出版社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处处讲求效益,编辑的工资直接与发行量挂钩,而学术期刊的市场表现是可以预期的,本单位的出版集团更像是在收容和保护,但又不可能对这种极特殊的商品投入重金支持其发展成核心或重点刊物,于是就只能维持,那么这种并入,前途也是黯淡的。第三条路,并入其他单位的出版传媒集团,先不说如此烫手的山芋其他出版传媒集团接与不接,自由度和资金投入都不能与原来体制下的相提并论,而学报岗位安排、人员配置都将由现单位的出版集团管理,也有可能为开源节流,学报编辑或主编由出版社里的同事兼任,学报的人事变动有可能会影响转变编辑理念,那么一本学报的公益性、学术性、高知性怎么保持、保持多少是为悬念。另一方面,加收版面费,又把市场压力转嫁到了作者身上,会加剧浮躁与学术的泡沫,影响学报声誉。

以上层面的分析仅仅是运营困境,还未考虑到学报变企转制自负营亏之后,对学报核心价值的冲击与打击。首先,学报进入市场后,统筹各种利润算计,收取外稿费,“拿人手短”,势必无法坚持优先出版原则,论文质量下降,学术价值降级,这是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学报对于国家级、省级课题论文、教授论文、博硕导师论文是有政策倾斜的,一般不收版面费甚至要付款约稿,而学报进入市场之后,多半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很多优质稿件很难不流失。其次,编辑精英的流失。在编辑学范畴,我们一直尊重编辑学者化、编辑意识能动性等学界定论,很多学报的编辑是学者型,甚至兼任学校的高教室主任或科研处处长等要职,一旦学报变企,前途未卜,很多精英编辑会选择留在学术氛围浓郁的大学平台,整个学报体系的人才损失不可估计。

四、重新追溯: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

以上分析不是为了找借口逃避改革,或悲观固执己见。前文已经说过,改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何况,学报百年,确实问题也累积不少。但是改革同样也要尊重学报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百年传统,不能硬搞“一刀切”,盲目将学报抛向市场,引发连锁危机。明知最终结局是非核心非重点类期刊的倒闭,还要为之,这就让人费解了。笔者主张量体裁衣,学报改革究竟向何处去,还需各方专家集中论证和广纳意见。

学报今时今日的困境,也与中国特有的价值评定体系有关。博硕毕业要论文、评奖学金加分靠论文、评职称更是少核心玩不转。而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深度,却没有专家跟踪评议,只求量不求质导致论文泛滥,评副高十篇论文都未必入围,如此需求水涨船高,学报毕竟是大学主办的,如何能不顺应形势,于是加页,从季刊变双月刊甚至变月刊。真正要清除学术垃圾,优化学术氛围,大环境的改革也不可豁免。高校学报改革要追溯它的逻辑起点,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改革,怎么有计划一步步地实施,最终使改革获得成效。

这次的改革不仅是学术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改革,也涉及到学术体制和教育体制,是涉及领域众多、症结深重的综合性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净化学术,自强发展。中国是学术大国,却有很多先进成果、学术论文不愿在国内的学术期刊发表,他们不远万里历尽等待地投向国外刊物,可见差距。西方对于学术期刊的管理、发展、网络发布与盈利模式等等都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纵观西方对于学术期刊的尊重和地位,也深感此时学报经历的低谷只是暂时的,学术期刊本应是全社会尊重与认同的地位。所以,学报改革要以谋求自强为主,不能越改越弱到被市场吞掉了事,这是改革之本。

五、集约型、专业化的网络出版是改革希望之光

改革总是艰难与阵痛并存的。目前各方争论甚嚣尘上,还没有方案最终出台。但目前比较有成效的改革,是名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网络数字期刊。2011年初,多家名刊学报主编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对“专业化转型”方案进行了具体论证,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成立联合编辑部,在维持原有纸本综合学报的同时,对各学报所发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同年3月,17家综合性名刊学报联合创办了专业网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下设10种一级学科专业刊,在知网平台正式发布。自2012年第1期开始,主办单位扩展至入选名刊工程的21家高校期刊。此次出版打破了校域界限、一校一刊、栏目格局单一、版面有限等多种局限,大刀阔斧地向集约型、专业化、创新型数字期刊拓荒前进,消除了“学科拼盘”的弊端,创造了高度整合的专业化优质期刊,直面读者需求,是高校学报近一百年来标志性的进步,不断攀升的检索下载量也佐证了刊物的成功。

这是否打开了另一个层面的思路,如果学报不能像真实商品一样在现实市场中买卖获利,向网络进军,寻找机遇,顺应数字化的全球发展契机,也未尝不是改革的新思路。各大数据库的成功运营,已经昭示了这种商机。既保留了学报的公益性和学术性,又适应市场生存理念,在赚取了资本金后,还能自主地约名家名稿,加大投入刊物建设,提升刊物核心质量。

必须承认,国内各大数据库走在数字化技术的浪尖上,是推动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始作蛹者,没有它们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撑和思想、观念上的激荡,中国学报数字化的进程不会走得如此之快如此之顺,但是我们更不能无视,很多数据库是垄断者的姿态,学报本身没有自由度和话语权,只能被检索。而某大型网站的检索费用,是一页论文付费一元,通常完成一篇论文要参考数十篇甚至上百篇的资料,检索费用合计起来不能不说昂贵。这对于学术的传播是有阻碍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也好,普通高校数字化、集约化的出版联盟也好,归根结底,要有自己的网络平台,要在自己的平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而且像图书馆一样免费的开放存取模式正在西方兴起,这都是未来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总之,学报改革的矛盾无法回避,但是解决的路径未必只有下海经营这一种,出版管理部门还是应集思广益,形成多方共赢。

[1]桑海.“视差之见”与跨越性反思:近期高校社科学报改革讨论评[J].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2013(2):146-164.

[2]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2010(5):5.

[3]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2011(4):129.

[4]陈颖.体制之弊与纠偏之路:也谈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J].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2011(6):125.

[5]不能承受之重:论经济效益和学术发展共同期许下的高校学报改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141.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论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