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转喻对文化定型的解释力

2013-08-15

关键词:范畴语言学概念

李 乐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

从词源学角度看,“stereotype”就有“文化定型,定性观念”的意义[1]。一般认为最早对文化定型(stereotype)做出定义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W.Lippmann(1922),他认为文化定型是指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约看法,这是一种对他民族、文化的偏见,往往是错误的、非理性的。根据范捷平[2],文化定型是社会学里的中立概念,指人们对思维模式、信息、外部世界以及行为特点的评价方式。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文化定型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人们在与自己文化背景迥异的陌生人打交道时所使用的一种过度概括,简单快捷的认知手段。目前,已有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化定型进行解释,如运用原型范畴理论[3]、意象图式理论[4]、框架理论[5]来阐释文化定型的建构过程。就其认知本质看,文化定型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正是Lakoff和Jonson所定义的概念转喻认知方式的体现,因此概念转喻对文化定型这一现象具有解释力。本文拟通过分析概念转喻思维模式在文化定型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证明概念转喻对文化定型具有解释力。

一、概念转喻(conceptual metonymy)

传统语言学将转喻视为一种用一个词或词组替换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的修辞手法。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将转喻视为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

(一)概念转喻的认知本质

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现实世界的“相邻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转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认知方式,是人们概念层面的“相邻关系”。Lakoff&Johnson认为,转喻是发生在同一个概念域内部的凸显。在这个概念域中,用一种实体代替另一种实体,其主要功能为指称,同时也具有解释功能(providing understanding)[6]。例如,在“那个长头发的卷毛真讨厌,总是抢尽我的风头。”这句话中,用“长头发的卷毛”代替“抢我风头的人”。这并非指现实世界中的“长头发卷毛”等同于那个人本身,而是当我们谈及那个抢我风头的人时,她那头引人注目的“卷毛”最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这是一种概念层面的“相邻关系”。

Ungerer&Schmid认为理想的映射域应该体现社会认可的百科知识解释(socially sanctioned encyclopaedic interpretation),并且在原型上符合一个认知模型 (protypically a cognitive model)[7]。例如,“Chrysler has laid off hundreds of workers”——这句新闻报道里用“裁员的单位”代替了“执行裁员的部门”。克莱斯勒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国际化汽车品牌,汽车生产商都拥有庞大的工厂和夜以继日劳动着的流水线上的工人:这是我们头脑中百科知识的一部分。但“执行裁员的部门”却不为人知,所以这个替代过程是顺理成章的,符合人们头脑中已经建立的认知模型。

概念转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源概念指称一个实体,并且具有凸显作用(highlighting function)。例如,在餐厅里服务员跟厨房说:“8号在催上菜了。”这里用“桌牌号”代替“相应的餐桌旁的顾客”,是个很明显的概念转喻。服务员不知道顾客的名字,于是直接报餐桌号成了最简单快捷的指称方式。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概念转喻是通过用某一事物内部较为突出的部分来指称和理解该事物全貌的一种认知方式。

(二)制约概念转喻生成的文化社会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概念转喻的源概念不是随机选取的,以上任何一种类型的转喻都要受到文化社会因素的制约。Lakoff&Johnson也认为,每一种经验都必须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作为前提。文化预设,价值观和态度不是一种我们选择强加于经验之上的认知负担。所有的经验都基于文化,而我们又以这种基于文化的经验去体验我们周围的“世界”[6]。例如,“The White House has launched a tax-cutting campaign.”正确,而“The greenhouse has launched a taxcutting campaign.”错误。这是因为只有“白宫(White House)”能唤起“美国政府”这个合适的映射域,在这个映射域中,也包含“减税(tax-cutting)”这个概念。地点概念“白宫(White House)”让人自然联想到“总统(president)”这一概念,而“greenhouse”这一概念出现的语境一般为花园,这一语境中并不涵盖“减税”这一概念,因此人们难以通过转喻联系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映射域[7]。

二、概念转喻在文化定型中的体现

笔者认为文化定型中体现着概念转喻的思维方式。例如,由于在很多西方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中国人的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唯唯诺诺。因而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就是谦虚谨慎、保守封建的。于是,一名英国教授在课堂上遇到自信满满的中国留学生侃侃而谈时便发出感叹:“原来中国人中也有健谈的”。这位教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正是由于他用自己对中国人个性特点的片面了解,代替了中国人的所有民族个性特点。

此外,我们还发现基于概念转喻的文化定型不是任意的,文化定型会收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对待同一个群体或事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拥有的文化定型不同,产生的文化偏见也不同。例如,对于日本民族性格的认识,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定型。中国人由于历史原因对于日本人或多或少带有负面的文化偏见,而美国人对于日本人的评价则大多是“勤劳能干”。这一点在诸多学术调查中均有体现。如彭世勇的“英语学习者对于中日美三国人的文化定型”的调查都证实了这种文化偏见的客观存在[8]。下文将对以上两种现象展开分析。

(一)文化定型所反映的概念转喻认知方式

根据Hewstone,M.&Brown的模型,文化定型的形成分为三个步骤:1)根据明显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将其他群体类型化;2)将某些特征赋予该类型的所有成员,由于这些特征,认定该类型的成员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成员;3)认定该类型的成员具备与该群体相关的所有特征[9]。例如,我们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里面塑造的某些形象了解到美国人(如《飘》中的主人公斯嘉丽)无论是从着装外表还是内在个性中都有野性奔放的一面。据此我们将西方人贴上野性奔放的标签,认为他们的这一显著特征成为区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标志。然后,将野性奔放这一特点赋予西方社会的所有成员,认为所有西方人大概都是野性奔放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步骤1)属于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事物打交道,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则是陌生的。在遇到这些事物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将每种事物进行分类、命名,以便更加有效地识别和处理信息,这一过程就是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步骤2)和步骤3)则是利用该范畴中的成员具有某一特征(如野性奔放的特点)这一现象而认定整个范畴都具备这一特征(如所有西方人都是野性奔放的)。因此,文化定型的形成过程是先将来自异域文化的民族进行范畴化,然后运用概念转喻形成以偏概全的文化偏见的思维过程。

(二)社会文化对文化定型构建的制约

上文提到,概念转喻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Lakoff&Johnson认为,具有文化和宗教意义的象征是转喻的特殊情形。因此,概念转喻从本质上说是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

用这一原则分析文化定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日本人民族性格,中国人用“日本人残忍的一面”来代替“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这个整体范畴,从而抹杀了“日本民族也有和善的一面,也有恻隐之心”这一部分的特点。中国人之所以会因为文化定型产生这样的文化偏见,是由于这个概念转喻已经深刻地受到了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屠杀中国同胞,中华民族饱受日本民族的欺压和凌辱,因此中国人倾向于选择使用“日本人残忍的一面”作为始源域来代替目标域“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这一整体。而美利坚民族对日本人的体验是,二战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复苏和增长。因此,很自然地美国人倾向于突显“日本人勤劳智慧的一面”,以此为始源域来代替“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这一目标域。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定型不仅是人们心目中的固有观念,而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运用概念转喻这种通过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来突显意欲突显的概念的认知方式能够很好地解释文化定型的成因,因为文化定型本身就是概念转喻的一种类型。文化定型是一种体现着概念转喻的认知方式,因此文化定型的构建过程也受制于概念转喻的产生方式,文化定型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也可归结于概念转喻中所体现出的突显观。

[1]李娟.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9.

[2]范捷平.论“stereotype”的意蕴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27-30.

[3]贺玲,杨伶俐.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文化定势认知建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118 -122.

[4]罗小英.从意象图式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J].唐山学院学报,2006,19(3):64 -69.

[5]韩燕.框架理论视角下定势的认知建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0-112.

[6]Lakoff&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5 - 41.

[7]Ungerer&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8:130.

[8]彭世勇.英语学习者对中、日、美三国人的刻板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3):52 -55.

[9]Hewstone,M.& Brown.Contact and Conflict in Intergroup Encounters[M].Oxford:Blackwell,1986:93 -94.

猜你喜欢

范畴语言学概念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幾樣概念店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