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论略

2013-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跨文化交际

陈 放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习得从来都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每一种语言背后都包含其独特的文化因素。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更要准确把握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换言之,如果将英语文化习得看作一个事物的整体,那么,语言与文化就是这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其中,语言是事物的外部表象,而文化是事物的内部隐含。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一种语言的使用谙熟于心,就必须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此,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即可将其一分为二,又可将其合二为一。只有让语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语言,才能真正习得一种语言的精髓和本质。然而,在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制约和影响其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如何认知英语文化习得的必要性?在英语文化习得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培养的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有哪些适用性原则?都是笔者将要在下文中具体阐述论证的主要内容。

一、英语文化习得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大学外语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文化内涵的传授,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学习了十多年的外语走向职场后,仍然不能顺畅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经常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失去合作机遇。鉴于这一现象的持续高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与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亟待解决文化习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苦于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在落实有关规定与要求时,仍然出现这样与那样的偏颇与问题。但在本文中,笔者仅针对这一现状从具体的教师与学生因素来阐释其存在的问题所在。

(一)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明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由一定的需要所唤起。潘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从动机内容的性质来看,学习动机可以有正确与错误、高尚与低级之分;从动机起作用的久暂来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从动机的来源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从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看,动机可以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2]。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动机并非单一的,而是多种动因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既然动机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前提为基础的,那么就目前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来看,主要是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外部动机较多。也正是这种“需要”导致了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现状。也就是说,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压力迫使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一种纯功利性的目的。例如,在社会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很多用人单位在面试初始,也都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证书来衡量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这一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取毕业证书,为今后就业发展扫清道路。因此,很多学生上课应付课程,作业对付老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买考试辅导书、做模拟试题集、背写作范文稿上。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核压力给很多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蒙上一层阴影,使实际的英语学习远远偏离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和目标的要求。

(二)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

“跨文化意识”是学者汉维(Hanvey)提出的理论,指的是理解和承认文化差异的能力(the capac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3]。对此,学者Chen和Stacosta对“跨文化意识”解释为:“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中认知方面问题,指对影响人们思维与行动的文化习惯的理解。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认识到自己具有文化属性,也要基于同样的认识去探寻其他文化的突出特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他种文化人们的行为”[4]。

教师在英语文化习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是传递文化的媒介者。要成功地做到在英语语言习得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要从教师自身抓起。首先,教师要对英语文化具有清晰而敏感的认知。在思想意识里要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媒介,不仅要掌握词汇量、句法句式,还要充分领悟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文化与语言是英语习得的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必须将两者合理地搭建起来,为跨文化交际提供顺畅与和谐的平台。其次,要将英语文化习得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重任,也同样担负着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中西方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策略知识的重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让英语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的发展齐头并进。

二、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在联系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历史发展和群体认同。地理环境的不同与历史背景的差异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状,也就产生了依托于本民族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明确认知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之间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多方面发生联系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不能和别的现象绝缘而独立存在或发展。所以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之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5]。“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它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6]。可见,语言习得是与多方面文化相联系的,受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己文化越熟悉,在运用中掌握得越熟练,就越有利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也越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文化的特征与交流的特点来看,文化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本能,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即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可见,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然而,世界上的文化丰富多彩,每个民族在传承延续过程中都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但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此外,人类自从形成民族之后,文化经常以民族的形式出现,即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使文化具有了各自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又是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加以传递与继承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与交流的关系密不可分。交流的不同特点对于文化习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交流,就是要由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交流主体参加,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互活动。交流的双方不断地受到来自他人信息的影响,致使在交流的过程中信息动态地发生变化。然而,交流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交流环境离不开人的语言,也同样离不开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交流的特性是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来看,该概念由美国学者奥伯格(Kalvero Oberg)于1960年首次提出,指的是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7]。学者布朗(Brown)认为,“文化休克指的是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从轻微的气恼到深度的惶恐和心理危机”[8]。学者埃文和阿德尔曼(Levine&Adelman)认为,“文化休克一说有助于解释困惑不解和不知所措的感觉”[9]等等。针对“文化休克”的界定学界看法不一、说法各异,但大体上来说,都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受阻的一种现象。对此,胡文仲认为这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主要表现在,“障碍之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常误以为人总是一样的,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一旦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障碍之二是刻板印象,也称之为“定型”(stereotype),也就是对于一种文化在没有接触之前就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它使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它妨碍我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容易造成“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刻板印象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避免却十分困难。障碍之三是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就是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人都有民族中心主义,它是与文化共生的。”[10]正是这些“交际障碍”的存在导致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的频繁发生。

总之,无论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来看,从文化的特征与交流的特点来看还是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来看,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影响作用,同时,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也会对英语文化习得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在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挖掘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适应性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适用性原则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适用性原则是根据英语文化习得的目的和对习得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确定的,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科学的教学原则应该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客观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11]。科学的适用性原则在英语文化习得中的应用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提高。

(一)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英语文化习得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统一要求的背景下,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英语文化习得过程中,为了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必须充分认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二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前提和条件,统一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不顾及因材施教的重要参与,因材施教也必须要以统一要求为教学前提,不可单纯地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依据不同情况,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将二者合理结合、有效统一,从而在英语文化习得过程中达到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学目的。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对英语文化习得的接受也存在共同的特征,为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提供了依据。但是,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发展不均衡性,这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英语文化所具有的不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文化习得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观察学生的学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做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全面地认知学生的心理倾向、个性特征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做到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循序渐进与温故知新相融合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学记》中指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就是说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然而,要长久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则需要循序渐进与温故知新相结合。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与练习,教育便不能够达到彻底的境地”[12]。由此可见,循序渐进对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与习得具有重要意义,温故知新对跨文化交际意识巩固与提升具有实际效用。温故知新要以循序渐进为前提和基础,循序渐进要靠温故知新来巩固和强化。只有将二者合理相容才能在英语文化习得过程中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可以说,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就像建筑金字塔一样,不能从顶端开始,必须从基础开始,从初步观察与初步判断的形成开始,并逐步加以深化。习得的过程也要受制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即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在英语文化习得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渐进性是客观存在的,过高或过低估价学生认识能力的水平,就会在知识的难度和教学的速度上发生问题,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此外,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十分必要。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感知越清晰,理解的就越透彻,记忆也就越牢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打好基础,通过教师的讲授、复习与练习、检查学习情况等环节逐步积累。特别是复习,不仅要明确复习目的,抓住基本规律与内容,更要采取新颖和多样化的复习方式,逐渐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理解,在实践应用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文化习得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认知与领悟能力。

(三)尽力性与量力性相配合的原则

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教学提出的目的要求、选择的内容是学生付出较大努力才能达到和掌握的,同时又不超越他们的学习能力。墨子曾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而从事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提出“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13]。可见,“尽力”就是要对学生提出尽其力所能至的原则,而“量力”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等特征来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力性原则与量力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协调发展。

在文化习得过程中,要贯彻尽力性与量力性相配合的教学原则,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作出科学全面的分析和估计,对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要做到难度适中、分量适度,既不能内容过难、分量过重、进度过快,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内容过浅、分量过轻、进度过慢,降低教学要求,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此外,教师要随着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及时更改教学内容与方法。因为英语文化习得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就需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衡量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掌握能力,使教学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

在英语文化习得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科学适用性原则还有很多,在此不赘。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与温故知新相融合的原则以及尽力性与量力性相配合的原则,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比较重要的原则,也是在教学环境下不容忽视的原则。

四、结语

从目前高校学生中英语学习目的不明与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匮乏两方面来悉心考察英语文化习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方面,从文化的特征与交流的特点方面还是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方面,深入挖掘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依据。在英语文化习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跨文化交际意识产生深刻认知,更要依据科学的适用性原则加以培养和提高。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文化习得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与温故知新相融合的原则以及尽力性与量力性相配合的原则地实施与应用,对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强化与巩固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效果。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科技信息化迅猛迈进的时代,各民族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往也日趋频繁,为了达到顺畅的跨文化交流,减少“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密切性,熟知英语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关联性,采取适用性原则在英语文化习得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高教厅[2007]3号.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9-81.

[3]Hanvey,Robert G.Cross Cultural Awareness,Toward Internationalism,Readings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bury House Publications,Inc.1979.

[4]Samovar,Larry A.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Wadsworth,Inc.1981.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08-109.

[6]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Oberg,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4).177-182.

[8]Brown,H.Douglas.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rentice Hall,Inc.1987:131.

[9]Levine,Deena R.&Adelman,Mara B.Beyond Language[M].Prentice Hall,Inc.1982:195.

[10]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77-183.

[11]王逢贤,主编.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7.

[1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27.

[1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61.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交际羊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