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咨询简论

2013-08-1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求助者心理咨询咨询

王 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重庆400065)

一、高校心理咨询概况

(一)高校心理咨询的内涵

1.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咨询人员的启发和帮助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使求助的潜能得到发掘,从而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辩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寻求摆脱心理困扰的条件和对策;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高校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进行诊断、矫治或转介专业治疗机构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咨询,对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加以调整,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技巧、学会新的人际技能、制定适应自我发展的成才目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心理咨询范畴。在学校,我们常见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希望咨询者(心理老师)能唤起他对生活的热情,或失恋的学生找到心理老师希望得到帮助从而摆脱痛苦、走出阴影,这些都属于心理咨询工作的范畴。但同时,也要注意心理咨询与一般生活咨询、教学咨询的区别,心理咨询解决的是来访者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一个因考试焦虑来咨询的大学生,希望咨询者替他交涉缓考的问题,或一个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遇到困扰的母亲要求咨询者找他儿子谈一次话,这些都不属于心理咨询。

4.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包括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取得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有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知识、心理测量学、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应在接受正规培训后掌握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操作技能。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应具有相应的心理素质水平,比如具有良好正直的品格,具有一定自我平衡能力(包括有自知之明,能消除负面信息对自身的影响;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冲突;能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等),能善于容纳他人,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对求助者负责,能正确看待咨询工作,不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客观看待自身能力水平,当自身能力所限时要及时转介求助者到其他咨询师或相关机构。

(二)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对象为心理正常范畴内心理存在不健康现象或问题的人。包括三类: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者;二是精神正常,但有心理问题并请求帮助者;三是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后期经医生诊断需再进行一段时期的心理咨询辅导的特殊对象。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为前两类。当然,心理咨询对于求助者自身也有一定要求,他们最好具备以下条件(马建青,1992):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具有足够的叙述、理解、交流、领悟能力;咨询内容合适;人格基本健全;动机合理;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三)高校心理咨询的任务

总体来说,心理咨询的工作任务就是帮助求助者重建认知、完善人格、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适应、获得发展。具体来说,包括:1.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内、外部世界;2.帮助求助者纠正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的观念;3.帮助求助者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4.帮助并促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帮助并促使求助者深化自我认识;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做出新的有效行动。

(四)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是个体心理从青春期末的动荡探索走向成熟稳定的重要时期。现实说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集中在:1.自我整合(自我认识了解,自我角色定位,个性特征把握和塑造等方面的问题);2.自主能力(生活、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自尊、自主、自立、自强问题上的困扰);3.发展目标(生涯发展规划、学业困扰、职业选择等问题);4.情商发展(情绪管理问题,包括脾气、性格、待人接物;对感情的表达、控制、调节的问题,包括暗恋、单恋、失恋、性等方面的困扰);5.发展人际关系(个性发展与群体关系,人际交往冲突与困扰,孤独与退缩等问题);6.竞争能力(适应时代要求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心理耐受力,应对压力与挑战等问题)。

(五)高校心理咨询的类型

1.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个别咨询指的是咨询者与求询者一对一的咨询活动。这是学校心理咨询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咨询活动既可以采用面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媒介途径进行。团体咨询是与个别咨询相对而言的。是当具有同类问题的求询者被咨询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或较大的团体,进行共同商讨、指导或矫治。2.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直接咨询是由咨询人员对求助者进行直接咨询。间接咨询是由当事人不直接与咨询人员对话,而是通过其他有关人员提供的重要信息与咨询人员的间接性对话。3.电话咨询与网络媒介咨询。电话咨询是利用通话方式对求询者给予忠告、劝慰或对知情人进行危机处置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网络媒介咨询师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以网络会谈或电子邮件方式对求询者所提出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指导的咨询。4.现场咨询与门诊咨询。现场咨询是通过学校心理活动等方式,集中针对广大有咨询需要的对象进行现场会谈。门诊咨询是指由学校系统的医疗机构所开设的心理咨询门诊。5.其他方式。此外,校园心理剧也渐渐成为一类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热爱的咨询方式。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求助的情感得以发泄,跳出自我重构认知,并通过肢体行为改变体验而达到咨询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求助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咨询专家则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求助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求助者鼓掌助兴。

(六)高校心理咨询的程序

一般程序包括:1.预约;2.摄入性会谈;3.接诊(或转介);4.初诊,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签订契约;5.连续性的定期咨询(期间穿插督导、会诊);6.效果评估(中期、终期)、咨询结束;7.咨询效果反馈、追踪。

(七)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1.客观性:咨询人员在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时要防止主观臆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了解和分析来询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要求来询者能以认真、诚实的态度配合诊断。2.发展性: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会在社会生活和心理咨询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应防止刻板印象。如果某位求助者多次来询,一定要注意他每次来询时的心态变化。原有问题解决了多少,是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他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等等。这些变化对新的咨询都有意义。3.系统性:分析问题应从整体上把握,并注意各种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防止片面性和表面化。例如,一位求助者说他为自己的身材不够高大而苦恼,但他的身高问题并非今日的特殊情况,通过了解,你可能会发现他的身高问题联系到了恋爱或求职等其他问题。4.保密性:尊重隐私,为来询者保密。来询者的心理问题是他个人的隐私,他的问题不仅不愿让同学老师知道,甚至对自己的父母和恋人也进行保密,这一原则应从心理诊断开始。5.自助性:指“解铃还须系铃人”。咨询者的作用只是帮助来询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他重新选择,促进他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共通的根本目标。

二、高校心理咨询的功能

(一)预防检测功能

实行学校心理卫生工程,推行新生心理普查与辅导,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深入了解求询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增进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活动效能。

(二)疏解问题功能

向求询的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三)诊断鉴别功能

针对具体个案的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进行测量、出诊和鉴别,及时对学生常见的轻微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或转介。

(四)教育辅助功能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广大求询学生实施科学的学习指导和行为指导,并运用有关职业或专业信息与测量工具对毕业生进行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

三、高校心理咨询的应用技术

(一)行为矫治

行为矫治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首次提出“行为治疗”的术语。该理论流派强调:求助者的异常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这些异常行为也可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消除或矫正;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而相应的咨询矫治任务则是设计新的学习情景,使合意的行为得到强化、塑型,使不合意的行为得到弱化、消退。行为矫治常用于改进教育方法,控制环境中不正常行为,改进社会行为和自我管理。它亦可以用于心理康复治疗中,教给患者新的技能,减少不正常行为,克服慢性病痛,提高记忆功能。常用的技术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冲击疗法(也称满灌疗法或暴露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角色扮演、自我管理技术等。

(二)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疗法来自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基本体系的建立以该流派领军人物罗杰斯《当事人为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1951年)为标志。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目标。马斯洛认为咨询的终极目标是协助求助者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的人。罗杰斯在其工作的早期,曾就治疗过程提出过12个步骤,并强调说这些步骤并非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第6步“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积极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促使求助者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境地”和第9步“疗效的产生:求助者自己达到了领悟,自己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自己付诸于行动的,此时疗效就产生了。”

(三)合理情绪治疗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该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另外,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比如绝对化、过分化、糟糕至极等类型的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治疗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的努力的人,或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则可能难以奏效。

(四)森田疗法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顺其自然”就是让患者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为所当为”要求患者通过治疗,学习以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要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为。

森田疗法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森田疗法出现本世纪早期,比当今流行的大多数欧美体系早很多年,它不仅在日本医学、心理学独树一帜,且影响远播,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一个治疗体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别是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比较适合于东方人。

四、高校心理咨询的误区矫正

(一)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问题

社会上存在不加区别地看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实际上,心理咨询主要面对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对生活的适应问题,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职业选择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成年人的子女教育问题和婚姻家庭问题等;心理治疗则主要面对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而且心理咨询贴近生活;心理治疗贴近疾病。咨询任务的侧重面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治疗任务的侧重面是对已经发生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补救、消除疾病、恢复正常。另外,除具备上述心理咨询工作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条件外,心理治疗的从业人员还应有医学知识,特别是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

(二)关于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现实中存在将心理咨询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然而,尽管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在功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有重叠之处,但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和等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心理咨询工作只是调节求助学生的心理,着眼点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自制力等。心理问题只能依靠心理咨询工作去解决,不能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解决。

(三)关于心理咨询的功效问题

现在,许多求助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抱有很大的期望,总想通过心理咨询后,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心理问题。其实,如同生理疾病一样,并不是吃了药立即就会好的。缓解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需要一个系统过程,这是一个认知、情绪和行为综合适应与改变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关于心理咨询的对象问题

有人认为,有病的学生才去心理咨询,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一再强调,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本质上是心理正常的人群,只是出现了暂时性的不健康现象和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咨询也是个体健康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绝不会也不应该给它的对象贴上“疾病”“有病”“神精病”等标签。任何自愿要求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希望在心理发展方面得到帮助的学生,都可以去心理咨询,我们也鼓励广大老师、同学、家长有主动意识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求助者心理咨询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拒绝的正确方式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