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3-08-15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佛山社会化

陈 琴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佛山 528333)

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研究

陈 琴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佛山 528333)

大学英语教育通过人的发展而实现社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将有利地推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反过来促进国际化城市发展。在调查现阶段佛山城市发展规划的政策文件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政策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城市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定位。

大学英语教育;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互动关系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的基础英语定位造成了严重的应试教学[1],人为地强化了等级考试,弱化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大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以能带来长远利益的“工具型动机”为主,即用语言做工具为满足个人成长需要如出国留学、移民、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或是应付等级考试等语境特色的“证书型成就动机”亦已成为主导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比较突出且相对稳定的动机类型[2],保持和弘扬母语文化的社会责任动机则寥寥无几[3],大学英语教育仅仅停留在以个人获得等级证书或出国留学、移民为服务目标。

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是在社会语境下发生作用的。语言作为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载体,是以沟通为目标,持续地,动态地与人生活的环境如城市产生交互作用。语言需要拓展交际的深度和广度,提升质量,提高其社会化价值。交际过程驱动了语言社会化过程,在交际中发展语言能力,由此带来充分社会化。语言教学所承担的应该是社会化角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外语教学体系应转变成为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充分体现外语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走出大学英语教育长期出现的外语教学社会化功能缺失的误区。

1 大学英语教育与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

1.1 佛山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背景

佛山市政府为把握“十二五”规划涉及全局发展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提出了提升佛山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世界级的陶瓷之都、智能家电之都、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同时加强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引进国际资本;大力发展国际化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至2011年,佛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超过7000家,其中有5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项目[4]。因此打造佛山国际化城市名片,进行无国界的有效跨文化交际、交流跃升为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佛山城市规划建设呈趋同化现象,缺乏展示国际化城市软实力的语言内涵及多元的特色文化。佛山外语人才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佛山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进程。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离不开软实力的竞争,语言是软实力的基础,语言源于社会生活,语言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资源,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信息、传承文化,是文化影响力的保证。有学者对上海国际形象做过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在沪国际人士眼中首先看重的是城市的文化积淀[5]。可见佛山要以文化内涵塑造与传播国际化形象,把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岭南文化特色、国际化城市标准三大要素结合起来,建立良性互惠的跨文化交际、交流,弘扬佛山千年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国际化城市内涵,推动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与传播。同时随着城市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力增强,将促进社会的语言文化内涵的深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

1.2 塑造城市国际化形象,外语交际能力是其核心目标和终极目标

塑造国际化城市形象所追求的绝不只是城市硬件设施数量上的提升,还应强调从“重物轻人”向更加重视民生导向和人的素质提高转变的理念,以人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针对城市品质、城市功能和城市内涵的城市软环境的提升,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城市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同时提升。

以佛山塑造国际化城市形象为例,为适应城市化规模建设,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项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预算。树立佛山城市文化形象,固然离不开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区域化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化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城市产业的集聚和升级,引发教育规模的扩大。城市升级包括加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四项建设,其中加强市民的语言交际能力对社会与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城市升级产业转型中:人与社会的交互,城市居民的外语交际能力体现了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作为对外宣传与传播的外媒工具—软实力的英语语言交流在塑造城市国际化形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地位。语言文化建设是持久性的、延续性的,它传承文明;语言文化代表了城市一种有凝聚力的积极向上的文化,语言交流决定城市形象定位的灵魂与核心,是结合城市社会需求与城市个性特点的形象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塑造形象、增进了解、开发资源、增进城市效益的职能。市民的人文素质向社会广泛传播,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1.3 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对于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作用

当今城市升级、国际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离不开软实力的竞争。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是软实力的基础,大学英语教育是语言影响力的保证。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和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的互动研究是以英语为载体,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佛山传统民俗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塑造佛山国际城市形象,提升佛山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在确立以城市升级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目标背景下,佛山面临软实力升级发展的瓶颈,佛山市政府迫切需要探寻可行的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本课题指出了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存在的缺陷是文化软实力不足,作为文化载体的英语软实力有待提升。佛山应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塑造与传播城市国际形象的引擎,树立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营销理念,深度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扩大城市在国际的影响力。英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形象的核心,文化的传导是通过人在社会的信息交际实现其社会化功能,语言的交际依赖于具体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文化是内涵,语言是载体,形象塑造与传播是目标。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是在社会语境下发生作用的。语言作为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载体,是以沟通为目标,持续地,动态地与人生活的环境如城市产生交互作用。作为与外媒交流的工具——英语需要拓展交际的深度和广度,提升质量,提高其社会化价值。因此大学英语教育体系应转变成为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实现其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学英语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化角色能够帮助解决存在城市国际间交流的语言障碍,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实现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1.4 大学英语教育在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中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学是汇集和传播学问的教育场所,大学是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大学教育通过人的发展而实现社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是直接的精神生产力。大学也是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主力军。大学英语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与传播不仅仅只是关注城市外在物质形态的建筑规划,还应该树立注重文化内涵因素的发展理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进行城市国际化传播就必须用受众听得懂的英语向世界展示佛山。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和互动为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性建议,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5 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对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教育在社会交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需要强化英语教育,英语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会支持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大学英语办学社会化,即师生走入社会进行英语实践,社会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英语提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同步。摒弃单一的、陈旧的知识结构,引入网络流行英语词汇、贴近时代的多题材、多元化的跨文化语言以及融入佛山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大学英语教育的内容更新率高、实践性强、受众面广对于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大学英语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利用网络电子资讯,搜集鲜活素材,紧跟时代,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拓宽受教育者视野。不游离于社会实际生活,英语教育与时俱进,重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为了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制度良性循环运作,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集聚地方政府办学资源的对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项目的投资制度,发挥政府平台对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良性循环发展的引领作用。政府的投入、适时引导与支持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关键性保障。政府的资助、鼓励国际教育交流是重要的政策导向,而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加速进行势必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佛山国际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是城市形象的主体,人是城市国际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载体,文化信息通过主体行为的传递,对社会来说,一个会思想、会用语言表述思想的人是最重要的。大学英语教育对于社会中的人意义重大,培养的人多了一种交流工具,多了一种社会身份,多了一些无形资源[6]。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的实质是大学英语教育应主动融入社会,实现办学规模的社会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教育评价的社会化。大学英语教育培育具有良好外语素质的人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神圣职责,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育应主动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角色,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理念,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都在重复基础英语教学,教学方式没有新鲜感,所学内容看不到其实际运用价值。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适当增加目标语跨文化交际以及传统文化双语教学。注重语用的得体性,在教学方式上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融入到语言的真实情景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操练语言,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同时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外循环是指大学英语教学主动参与到国际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通过突破以考试为目标的教学内循环,将学生培养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载体。

2 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应树立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理念,大学英语教育应履行其社会化功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明确语言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人作为语言文化载体,承载着传播本土传统文化以及吸纳外来优秀文化。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调整课程设置,逐步把重心转向以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交际能力及学术英语能力。

大学英语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它传达了时代的需求。英语教育普及的程度反映出公民的国际意识,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大学英语教育是国际公民养成的重要元素。英语语言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吸纳、借鉴、融合目的语文化,促进人与社会共进共荣。在语言交际中具有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意识,深入了解、充分尊重目的语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英语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名片,起着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连接世界交流与沟通纽带的作用。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6-308.

[2]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4):8-11.

[3]周燕,高一虹.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的跟踪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13-118.

[4]投资热土,外资云集.[EB/OL].[2013-07-03].http://www.foshan.gov.cn/fwly/tzfs/fsys/201207/t20120703_3733666.html

[5]刘康,韩瑞霞.上海国际形象实证调查结果及启示[J].对外传播,2012(7):41-43.

[6]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8):113-117.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Study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ed City-image Shaping

CHEN Q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Shunde Polytechnic,Foshan 528333,China)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hich can fulfill further social development is regarded as the basic impetus towards the social progress.Internationalized city-image shaping proposes urgent demands 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which will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Meanwhile,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ill benefit the internationalized city development.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ed city-image shaping is explored based on the city promotion target,and the education objectives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re proposed for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fter the research on Fosha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for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status.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ed city-image shaping;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G642

A

1009-3907(2013)10-1326-03

2013-06-15

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专项课题(FSZZgy2013030)

陈琴(1974-),女,江西临川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高等教育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

张晓辉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佛山社会化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