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2013-08-15靳成达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人才英语

靳成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长春 130052)

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靳成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长春 130052)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与国际对话的频繁进行,英语的作用日益凸显,设置英语教育专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英语专业人才已经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文章就现在就业形势谈谈该如何培养适应就业市场英语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英语教育专业;就业市场;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培养适应就业市场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现状

就目前形势看,英语教育专业作为就业市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其已然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宠儿。大部分人认为英语教育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专业就业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流。所以出现许多人盲目跟从的情况,导致高校学习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快速增长,造成高校英语教师人员缺乏。

随着我国对英语教育专业教研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各高校陆续开设有关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并且其专业学科越分越细。专业的细化使大部分高校教学模式采取传统单一制的教授方法,其教学方式陈旧。虽然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能使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精化,但大多数人都只会被动的接受其专业所学的一小部分知识,缺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的理解,所涉猎的知识面狭窄。并且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这种只学英语,而不理解专业的现象愈发严重,造成了英语教育就业市场“复合型人才”的紧缺。

同时,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有许多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科设置相似。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利益熏染,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和急于创造效益。致使许多院校并未考虑其专业的设置对学生未来就业情况的影响,也没有突出本校教育方面的特色,造成目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英语教育专业单科设置较多,大部分院校开设课程只是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引导,从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和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价值,造成了就业市场内部结构的“虚假繁荣”。

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懂得顺应时代潮流。还用以往的模式来培养英语教育专业方面的人才,导致教学系统僵化,人才结构单一。并且各高校缺少创新精神,其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死板的运用所学知识,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贯通。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体制下,现今不仅是对就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考验,还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大部分人感到就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其就业压力之大是无法估量的,这就使得多数人出现心理疾病。其原因主要是遭受挫折后,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抗压能力差。这显然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体制下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 培养适应就业市场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必要性

随着各大高校近些年对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扩招,英语人才可谓是数不胜数。其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就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据某知名外国语学院教育管理部统计,近些年来该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每年100名毕业生,真正从事英国语言文学教育和科研的只占百分之几,有时甚至只占百分之零点几。这样学生毕业后,当然有严重不适应工作之感。而与此同时,某些工科院校近些年所办“外贸英语”,“科技英语”等专业,虽然这些院校外国语言文学根底不如正规的外语院校功底深厚,但他们的毕业生却成了抢手货”。[2]这种情况表明,专业技术单一已成为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基于此,原有单纯的专业人才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今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对社会各种专门人才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英语教育专业人才。英语在当前国际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它所覆盖的领域是十分广阔的。这就表示,我国现在对英语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相对旺盛。同时,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技术水平,而且还应有较广阔的知识涉猎范围。像以往单纯的掌握专业知识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然受到时代潮流的推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校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改革,尤其是英语教育专业。“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与创新意识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有重视语言知识传授的倾向,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翻译知识灌溉为主学生们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以老师为主导的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似乎大学比中学都严重,中学尚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学焉有不改革之理。”[3]

由此可见,社会现今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英语教育专业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得加快培养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3 培养适应就业市场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措施

(1)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目标方向。“2000年3月正式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种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一目标的提出,弥补了以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众多缺陷,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了外语教学发展潮流”。[4]同时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身为学生也应看清英语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的形势,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机制下的今天,握有主动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立于就业市场的不败之地。并且在应用实际中,教学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根据经济市场要求,明确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打开思路,迈开步子,将培养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保证培养出适合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2)进一步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所以高校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应当从创新理念入手。就现今部分高校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陈旧,甚至还停留在传统教授语言知识的阶段,缺乏创新意识。所以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我国高校应加强教学理念创新,加快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授课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增强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建立立体化教学系统,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进行学习。使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成为引导者、监督者、组织者,以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对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为增强教学内容的创新,应着手建立网络教学课堂。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与方向,选择符合自己的练习模式,加强语言技能训练;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更新教学内容并且随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多媒体学习资源与教学管理平台有机的结合不仅打破了教学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环境,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了学生英语水平的稳步提高。这种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使学习已不再是枯燥乏味,体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时代感和实用性。

(3)设立符合就业市场实际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科学合理设置的专业课程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就业市场内部“虚假繁荣”的现象,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当根据现实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缩减单科课程设置。在保证英语专业基础牢固的前提下,专门培养如外交、军事、教育、医学、人文等方面就业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现状。同时,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针对许多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科设置相似,应对其加以整合和完善,从而达到不浪费教师资源,体现高校办学的特色。并且满足社会市场对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实行双学位制,重视二学历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双学位制度已经成为培养适应就业市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是攻读两门不同的专业,涉猎更广泛的知识,避免孤立的发展某项技能。就英语教育专业来说,可以把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同另外一门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融合,从而向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专门化的专业选课系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修不同的专业。这样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实行这种跨学科学习,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节约了时间。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造就了一批适应能力强且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5)应实行需求分配的培养模式。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应与企业相关联,企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给予高校具体要求。高校从而决定现阶段应培养哪方面的英语人才。这样,学生不光间接地掌握了当前就业形势,也可以将所学付诸于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企业可以减少招聘时间,节约成本。这样使双方受益的分配模式,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还为企业培养了适应就业市场的优秀人才。

(6)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知识的主要传播人,在教授知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技术的运用,所以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可聘用外教专业教师,保证英语口语的标准化。同时,可加强对外交流,在本国内互相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英语教育研究,并通过考察形式了解其他高校是怎样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其次,可在校内对英语教育专业教师采取定期的职业技能考察,评估其专业技术和专业素质是否可以教授学生更多专业化的复合型知识。并且把评估结果与绩效制度相挂钩,从而督促高校教师学习一些其他专业等知识,打造一支专业型,技能型,应用型的教师团队。

(7)加强交际能力,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旗帜。沟通是架起信任的桥梁,是协调各种矛盾的关键。在现实社会下的今天,良好的交际能力,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稳定。这也是当今“复合型人才”所应具备职业素质。同时,现今社会下,并不是有“才”就一定会获得高薪工作。所谓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不光要知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现今社会市场条件下,只有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注意自身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素质建设。面对当前英语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的压力,要积极调控自身情绪,放低自身的期望值,科学的进行人生规划。同时,一个“复合型人才”应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冲击,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拥有遇事冷静,不骄不躁的心态。由此也可以看出,较强的心理素质成为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英语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会产生1+1>3的效果,因此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同时,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增强对外交流,对我国未来长时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肖友群.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平台与模块建设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15-18.

[2]胡玉伟.关于师范类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沧州师专学报,2003(1):56-58.

Discussion on the Way of Training Compound Talents in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under the Tendency of Employment Market

JIN Cheng-da
(Foreign Language School,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2,China)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conversations.For the sake of this trend,English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gradually.The establish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for our educational refor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single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Therefor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way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under the tendency of employment market.

English education major;employment market;compound talent

G641

A

1009-3907(2013)10-1309-03

2013-04-27

吉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GH12249)

靳成达(1982-),女,吉林集安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

张晓辉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人才英语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