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主价值的内容与形式

2013-08-15韩静娜张一波

关键词:普遍性民主形式

韩静娜,张一波

民主作为人类政治社会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理想政治目标,经历了从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到意大利城市国家,再到启蒙时代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接着再到代议制政府时期的欧洲和美国,直至离现在最近的自由民主时代这一漫长而神圣的阶段。跨越了从西方到东方的占据世界2/3国家,它们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民主。因此,正确地认识民主,将民主价值内容的普世性与形式的多样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的涵义

民主(democrac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 demos和 kratia,前者意指“人民”,后者意指“统治”,合在一起构成“民主”,意即“人民的统治”[1](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人民的统治”、“自由平等”、“少数服从多数”、“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现代民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对于民主的涵义,人们众说纷纭。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它既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政治形式。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希罗多德、伯里克利、亚里士多德等对于民主的解释都是民主就是政权掌握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当然,他们所说的多数人不包括奴隶在内。接下来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成为启蒙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思想家们的思想旗帜。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法国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主权就是公意的运用,公意就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所以主权属于人民。

我国古代对民主也有自己的界定。据《尚书》记载,周公说:“天惟时求民主”,意即老天爷适时地寻求一个皇帝为民作主。《尚书·多方》中还有“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的记载。此句意谓夏桀无道,大失四方人心;唯有成汤,能用四方之贤,深得民心,所以灭掉夏朝,取而代之,作天下之民主。这里提到的“民主”是作民之主的意思,它与西方关于民主是“人民统治”的含义迥然不同。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总的来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说,“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2]96,指各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民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它适用于国家形态的民主,也适用于非国家形态的民主,还适用于国家形态下各个不同阶级内部的民主。从广义来说,“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2]96,民主的本意应该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指少数服从多数。

二、民主的价值

随着世界性民主政治潮流的发展,民主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形式,同时创造出了独特的民主价值。

(一)个人价值

拥有生存的权力、自由平等的人格尊严是人类本性的要求,民主正是实现这一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民主权利,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人类的人格也是不完整的。在人类社会,平等的人格权和生存权和不平等的经济社会地位成为了一对永远的矛盾体。如何解决这个亘古以来就存在的矛盾冲突,确保每个人的平等的人格权和生存权不受威胁?唯有民主。民主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拥有话语权,充分表达自己诉求;拥有对社会重大事务和决策的参与权、决定权以及监督权,使其感受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同时,民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把社会成员尽最大的努力带入到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过程中,使自己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从终极意义上说,人们所追求和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民主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民主能够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在专制社会下,由于没有实质性的限制与制约,当权者人性的丑恶会肆意释放,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道德。而民主政治则人类唤发了“人性本善”的潜能,民主、博爱、宽容,平等等都得到了充分实现,在好的大范围之下,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价值

在人类社会,始终是以“社会”为其生活的方式,社会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但只有在民主制下,一个“公正”“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最大的发挥。

民主是实现社会有序沟通的唯一途径,社会交往贯穿于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生活的始终,民主是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动态平衡的基本方式。一套民主的沟通机制,使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以后总良性的互动关系。社会成员能通过合理的渠道和途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民主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民主保证了每个人的自由,平等,使得个人的思想、智慧、创造力等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人们拥有了独立的思想、灵感、个性,发挥了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韩国与朝鲜、当年的西德与东德等成为最鲜明的例子。因采用民主制和专制统治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国家价值

民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在民主国家,强大的独立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各司其政,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公民在享有各种的权利的基础上,对国家的发展进行监督,并充分表达他们对政府的不满和批评,造就了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国家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就是腐败,民主成为克制腐败的利器。“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3],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些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对官员的选拔、任命做出具体而直接的规定,使人民让渡出来的权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顺从人民的意愿,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

(四)民主的压力

民主的种种积极的价值与政治功用,成为“世界民主潮流”的不二推手,同时也造成了民主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发展中国家或非西方国家陷入了要应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文化渗透而产生的困境。

首先,民主的压力使发展中国家和西方非发达国家容易被别国操纵。由于民主最先在西方国家发展并传播,深受西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价值观念得影响,要求民主的民众自然以自由主义民主的模式即美国民主模式作为榜样。从本质上看,这无疑是西方发达国家宣传、同化、瓦解非西方国家的一种策略或方式,使得发展中国家和西方非发达国家极易被他国操纵控制,甚至引发战争。

其次,民主概念的广泛传播使得社会各个领域要求民主化,期望过大过高,而当政府无法满足其要求时,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会降低,从而产生合法性危机。同时,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也会随之出现,对政治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极易使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遭到破坏,危害一国的稳定。

总之,民主的价值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现象。它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可能,也有造成社会动荡的因子;既有增强政府认同感的可能,也有产生合法化的危机。

二、民主价值内容的普世性与形式的多样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记载着这样的话:“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如果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我们就能对付民主,否则我们就会倒霉。”[4]这无疑被准确印证了。真正的认清、弄懂民主问题是充分发挥民主积极价值的必要条件。

当今世界,民主理念已经日益成为一种普世性的政治制度,大约2/3以上的国家都已实行程度不同的民主政治,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宣称自己要成立民主的政府。

似乎人们对民主的理解已经具备了高度的共识,全球皆然。“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成为民主概念普遍性的一面。那是不是可以说,民主已成为一种全球的普世性概念,我们可以把某些发达国家的民主从内容到形式全部、整体的照抄照搬下来,把民主的形式在全球都变成现实,实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鼓吹的所谓“民主的普世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此相反,如果我们一旦否认美国的民主具有普世性,那么美国的两党制、三权分立、两院制等形式我们是不是也得全盘摒弃?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其实以上所说都是民主的形式,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具体民主形式上的普遍性。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它也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在不断地变化。原始社会有古代自然形成的民主制,奴隶社会有自己的民主制,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当然,社会主义社会也有集所有优点于一生的属于自己的民主制。

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来看民主的内容的普世性与形式的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民主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民主内容的普遍性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创造的,他们在各自国家管理的过程中逐步总结概括出来的适合全人类的共同的规则。“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平等”等原则成为民主的基本原则,同时,他们也成为了民主的普遍性的原则,毋庸置疑,这些普遍性的民主的特征、原则也在各个国家的民主进程中充分的体现着。无论是美国民主,还是中国民主,甚至非洲国家的民主,都拥有着这些共性。但是,像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他们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民主制度总体类型也都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但他们在选择具体的民主形式时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民主的特殊性。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民主模式,是与该国的具体情况密不可分的。一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性格以及国际环境等,都会对其民主模式的选择造成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那些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经过时间的检验,才会是好的形式。所以我们既要承认民主价值的普世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民主形式的多样性。只有将民主价值的普世性与民主形式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在追求民主平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下,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形式多样的民主模式,才能认识真正的民主,走真正的民主道路。虽然现在的“美国模式”被别国效仿,但谁会保证以后不会出现亚洲模式、甚至非洲模式?

总之,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的结晶。民主的价值,是内容的普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上的民主价值是共享的,民主形式是“百花齐放”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实践都为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以后民主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民主价值的普适性而要求采取统一的民主模式,也不能因为某种民主形式在某国实践中的失败而否定统一的民主价值。另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民主的价值或民主的形式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理解民主和实行民主都必须与时俱进。

三、总结

我国作为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追求更高规格的民主,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江泽民在2000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12年2月9日,人民日报理论版《本周话题》栏目中庄聪生也同样引用了这一观点。他们都指出,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高举十八大的伟大旗帜,创造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最新民主形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主的最高价值,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戴維.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88.

[2]列宁全集:第 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4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04.

猜你喜欢

普遍性民主形式
何不炳烛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