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特与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比较

2013-08-15林美卿

关键词:赖特阶级资产阶级

赵 林, 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一、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

在众多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中,赖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问题研究最多,在这一领域的影响也最大。赖特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新变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并且这一事实已被过去一百年来的历史所证明。尤其是在工薪收入阶层,伴随着专业、技术和大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两极分化理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据此,他提出了“中间阶级”理论。

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吸收了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的主要观点。一般剥削理论认为:剥削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最初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赖特认为财产除了包括生产资料的财产外,还应该包括劳动力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财产三个方面。他提出剥削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赖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是基于生产资料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财产的分配不平等这三种剥削形式之上的。在此基础上,他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大类12种人:第一大类是生产资料财产的占有者,包括资本家、小雇主和小业主3种人;第二大类是非生产资料财产的占有者,它由9种人组成,包括专家经理、专家管理者、非管理专家、中级技能经理、中级技能管理者、中级技能工人、无技能经理、无技能管理者和无产者。

赖特通过调查美国和瑞典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除了无产者和资本家之外的10个中间阶级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关键,并对中间阶级作了如下解释:他们处于一种矛盾地位,一方面他们可以对别人进行剥削;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无技能经理就是一个典型,因为他们没有资本,所以资本家可以对他们进行剥削,但他们又拥有特定的组织财产,可以对别人进行压迫。中间阶级既剥削别人又被别人剥削,这种情况使得他们在阶级关系中处于一种特殊的矛盾地位,并且这种矛盾的阶级地位对于历史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赖特的中间阶级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具有资产阶级的特征,他们可以对工人进行管理,可以剥削他人;另一方面又具有无产阶级的特征,他们自己本身要进行生产劳动,要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基于上述分析,赖特界定了中间阶级的明确含义,中间阶级是一个包含如下特征的群体:一是依托于比较大的机构,主要从事非生产性的行政工作和技术性的工作;二是没有固定的财产,对机构不享有财产的分配权,还达不到资本所要求的程度;三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技术和知识来维持生存,工作稳定,并且得到的报酬比较丰厚;四是生活单一,缺乏热情,革命的积极性不高,但他们会排斥一些粗俗的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赖特的中间阶级有以下特征:在经济方面,一般收入水平比较高,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生活安逸舒适。在工作方面,主要是脑力劳动,与普通劳动者不同。由于他们掌握特定的技能,可以涉猎更多更广的职业领域。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明显,各个行业都要求工作人员有专门的技能。与此相适应,中间阶级的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同时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成为中间阶级的主要力量。他们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特定的工作技能,可以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在政治方面,文化水平比较高,政治观念比较强,崇尚法律、民主和自由。并且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使自己享有更多、更大的话语权,以此来改良社会的弊端,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赖特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中间阶级所占比重较大,是社会上人数最多的阶层,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间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力量,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时代有这样一个特点:阶级对立比较简单,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大敌对、直接对立的阵营,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马克思关注两大阶级的对立,但没有忽视中间阶级这一群体。

“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政治党派,但就总体而言是由中间阶级的下层和无产者组成的。”[1]424中间阶级通常也被称作中等阶层或中间阶层等。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提到:“我们已经逐一考察过农民、小资产者、整个中等阶层如何逐渐向无产阶级靠拢,如何迫于形势而同正式共和国公开敌对,从而被共和国当作敌人来对待。”[2]218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一文中指出:“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现代大工业还产生了一个站在它们之间的中间阶级——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是由原先的半中世纪的市民阶级残余和稍稍变得富有的工人组成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埃米尔·德·日拉丹的《社会主义和捐税》时曾指出:“捐税只会使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社会中间阶层遭到破产,因为他们的地位使他们不能把捐税的重担转嫁到另一个阶级的身上。”[2]348据有关学者统计,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9卷中,直接论及中产阶级或中间阶级的有83处之多[4]。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用了多种称谓来表述中间阶级,但在本质上都是指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各种集团,主要由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组成;主要特点是他们的存在具有不稳定性,比较靠近于无产阶级,但他们的生活条件又相对比较优越,比较靠近于资产阶级;中间阶级在两者之间的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中间阶级。

马克思认为,中间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机器大工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中间阶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是机器大工业时代阶级两极化过程的产物。中间阶级的成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方面,竞争失败或自己的工艺被新的技术所代替等原因,他们变成无产阶级;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进入中间阶级的队伍。马克思指出:“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地主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加,中间阶级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多半直接依靠收入过活,成了工人这一底层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全和权力。”[5]可以看出,中间阶级连接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斗争,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

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具有双重性:革命性和保守性。马克思认为,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是中间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同资产阶级进行抗争,目的是为了维护中间阶级的生存,以避免自己的消亡。但中间阶级没有革命的积极性,他们不仅是保守的,更是反动的,因为他们极力想回到从前的历史。如果他们有革命的热情,那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利益考虑,而不是眼前的利益,因为他们即将进入无产阶级的队伍,所以他们抛弃原先的观点,从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中间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参加革命,表现出自己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中间阶级常常在革命高潮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的积极性,而在革命低潮时则表现出保守性,这是由他们的阶级立场和切身利益决定的。

关于中间阶级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最终会消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中间阶级当中的一小部分会上升成为资产阶级,但绝大部分会成为无产阶级。他们指出,构成中间阶级的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人,或者由于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大,无法与大资本家抗衡;或者由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他们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便会进入到无产阶级的阵营,无产阶级队伍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不断发展壮大。中间阶级的发展状况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大力发展工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但不可避免地造出了无产阶级,同时使中间阶级破产。马克思认为中间阶级的发展情况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就是如此,他指出处于百万富翁和雇佣奴隶之间的中间阶层被消灭得比较彻底,但其他国家依然存在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财富、维持生存。随着中间阶级成员的破产,他们的境况会不断恶化,并且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这样中间阶级就会向无产阶级靠拢,无产阶级队伍会得到补充,并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个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中间阶级必然越来越多地消失,直到世界分裂为百万富翁和穷光蛋、大土地占有者和贫穷的短工为止。”[1]470随着中间阶级的消灭和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资本主义社会将会是一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社会。在这个阶级对立的社会,资本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剩余价值,就会加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力度,促使两者之间的矛盾达到极点,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又会使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更加艰难。无产阶级唯有奋起反抗,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走向共产主义。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

赖特与马克思都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出发,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各自的“中间阶级”理论。他们都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阶级结构的影响,认为中间阶级是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并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符合现实要求;看到了中间阶级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都认为中间阶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都认为中间阶级具有双重性,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虽然两种理论有许多共同点,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两种理论中中间阶级的含义、划分标准不尽相同。赖特的中间阶级是指除资本家和无产者之外的10种人,其划分标准是生产资料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财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平等分配;马克思的中间阶级是指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并同时考虑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等其他相关因素。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指出,许多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利益和教育状况与其他阶级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同一个阶级。但这些小农之间只是地域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利益并不能使他们之间形成统一性的关系,在全国都有联系,形成一个政治组织,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又不属于同一个阶级。

第二,两种理论产生的背景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复杂化。随着白领工人的人数增多,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工人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赖特提出了自己的中间阶级理论。马克思所处的是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劳动者大部分是蓝领工人、无产阶级,另一极则为资产阶级,阶级关系简单,中间阶级的人数比较少,队伍也不庞大。

第三,两种理论的思想基础不同。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是建立在罗默关于剥削的一般理论基础之上的,该理论认为剥削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最初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赖特认为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是剥削存在和阶级划分的基础,并由此提出了中间阶级理论;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则是建立在其阶级理论基础上的,即阶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是否拥有生产资料、拥有多少生产资料,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第四,两种理论中中间阶级的生存状况不同。赖特的中间阶级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技能,收入稳定,而且享有政治权利,拥有话语权。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由于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物质方面比较贫穷,不能享有政治权利,同时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与赖特的中间阶级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五,两种理论中中间阶级的指向不同。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表明,资产阶级最大的敌人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既剥削他人同时又被剥削的拥有一定财产或技能的中间阶级。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新变化,中间阶级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马克思则认为资产阶级的真正对手是无产阶级。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间阶级的一小部分会上升成为资产阶级,但绝大部分会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间阶级最终会消亡。

四、结语

赖特和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指引下,我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出现了中间阶级。我国的中间阶级通常被称作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等。陆学艺、宋国恺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一文中指出:“中国正在形成一个中产阶层,并且进一步发育壮大;中产阶层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正在显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掌握在中产阶层的手中。”[6]中间阶级具有三大功能,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示范功能”,“现代化社会价值观及社会规范的创建、引导功能”和“社会利益矛盾的缓冲功能”[7]。但李培林、张翼在《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比重很小,群体边界不清晰。”[8]据此可以判断,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已经有了雏形,但规模还比较小,处在发育、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更要借鉴赖特和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在促进中产阶层发育的政策、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全力推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大力培育我国的中产阶层,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3.

[4]陆梅.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47.

[6]陆学艺,宋国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

[7]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R/OL].[2002-02-04].中国网.

[8]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1 -19.

猜你喜欢

赖特阶级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又到乡间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邻家球星
世界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如何让你不杀我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