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

2013-08-15刘淑琴刘思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皮试过敏史青霉素

刘淑琴 刘思梦

(1.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白芨沟医院 753003;2.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 753000)

青霉素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因其廉价高效,相对其它抗生素毒副作用小。在临床被广大患者所认可。然而青霉素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它的发生率在7%-10%。2010年四月份笔者曾参与抢救一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将体会概述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阴性,遵医嘱给予青霉素640万U加入盐水250ml以每分钟50滴静脉滴注,经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及阳性体征。术后第五天,仍遵医嘱青霉素640万u加生理盐水250ml以每分钟80滴静脉滴注,二十分钟后患者诉心慌,头晕,恶心,脸色青紫,四肢厥冷,脉细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喉头痰鸣音。测脉搏每分钟122次,呼吸每分钟35次,血压70/40mmHg,立即更换液体(给予生理盐水500ml)和输液器,保持静脉通畅,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立即行气管插管,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巴胺4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再建立静脉通道滴注,静脉推注可拉明20mg,洛贝林10mg,留置尿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30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神志清楚,面色青紫明显缓解,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观察病情至痊愈出院。

(1)注意观察,护理人员应给患者用药前多和患者或家属沟通,用药过程中,加强观察,经常询问有无不适的自觉症状,如有无皮肤发痒,麻木或呼吸不畅、腹痛等其他症状,及时发现,及早抢救,尤其是突发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更是果断冷静,告知医生,分秒必争,有条不紊,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任务,必须果断,及时迅速。本例患者在术后第四天用药后曾出现皮肤瘙痒,胃肠不适等症状,但是2小时后上述症状消失。从而未引起患者重视,护士用药前也未曾询问患者有何不适,疏于有效沟通,缺乏责任心,致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2)严格交接班,使用青霉素患者如出现一些轻微阳性体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床头交接班,嘱咐患者或家属如有不适症状立即按铃呼叫,护理人员及时出现在患者床旁,如果发现患者脸色青紫,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告知医生投入抢救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为了能使用价廉的青霉素,或者对有青霉素过敏史再使用青霉素后果的认知不足而刻意隐瞒。因此临床健康宣教工作就显尤为重要,尤其敏感体质的患者,对药物、海产品、花粉及季节性的空气中尘埃都过敏,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发生过敏反应的严重性

(3)抢救果断及时、准确、迅速 发生过敏性休克,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立即抢救患者的同时叫患者家属或其他人员通知医生。首先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呼吸兴奋剂,给予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迅速另建静脉通道,及时准确地给予抢救用药,必要时给予20%的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防止机体重要脏器因缺血、缺氧而水肿坏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及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及色泽,以判断休克是否好转,一般情况患者面色转红润,四肢皮肤温度转暖,呼吸在每分钟16-20次,脉搏每分钟 60-100次之间,血压在 90/60mmHg,尿量>30ml/h即标志休克有所纠正。做好记录的同时,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及时修正护理计划,组织实施护理措施,为进一步治疗护理提供依据。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做好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焦虑、紧张,悲观,积极乐观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皮肤清洁护理等。同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以防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医疗纠纷。

(5)做好预防和健康教育

1)应用青霉素抗生素前,一定要做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且皮试前一定要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做皮试,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做皮试,并加强观察。对敏感体质患禁止做青霉素皮试,对皮试阳性或应用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后不能再用青霉素类药物,以及再次使用此类药物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以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2)皮试液的选择:稀释液必须采用生理盐水。王玉芝在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配制的皮试液假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前者比后者降低62.6%。张广丽则认为为了避免个别患者发生过敏,

最好不用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我们现在在临床上全部用生理盐水配制皮试。优点是作皮试时几乎可以达到无痛苦,而且皮试液都是现配现有。有临床试验显示,在皮试液中青霉素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及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青霉素存放3 h后容易出现假阳性反应。故皮试液应现用现配

3.综述:能否成功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关键在于医护人员要判断准确,不拖泥带水,行动迅速,抢救及时,用药果断。监护到位,护理记录齐全,病情观察要仔细。待患者病情平稳后,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安抚患者及家属。学会倾听患者及家属诉说,换位思考,进行有效沟通。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

猜你喜欢

皮试过敏史青霉素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沉默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