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一个校园动词
2013-08-15陈晓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评价某所学校,常常用“文化底蕴”这样的字眼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点,正在悄然发生着转移,不再将分数看作一所学校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欣慰之余,我们还要追问,“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少了追问就很难将学校引入“文化底蕴”深厚的境界。甚至,天长日久之后,这句原本充满人文深意的评价会渐渐失于肤浅,成为寒暄与奉承的口头禅。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变革一所学校,需要每一个人对“好学校”理念的坚守和对“建设好学校”目标的努力,时间至少需要三年。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认为,学校文化需要反映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而不是单单写在墙上、记在本上。无论是佐藤学的理想三年,还是张文质的本真追求,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熔铸文化底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整体来看,文化底蕴是物质与精神的契合。记得电视里有过这样一则广告,“朵尔胶囊,由内而外的保养”。学校文化亦是如此,校园物质环境与校园中人的表现是表与里的关系。学校文化离不开物质环境,如灵魂离不开躯壳。所以,有文化底蕴的学校的校舍建筑、花草树木、场地设备、人文景点、室内布置都在说话,而且说的是“同一句话”。
“善心”是基础。我的老家有一句乡村俚语,说的是“不怕校长没水平,就怕校长水不平”。所有学校都需要“善心”——团结、公正和尊重,作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基座。团结和公正折射出人文特质,而尊重反映了校园关系。抓住了“善心”这根美丽的红丝线,就能将众人的心串联在一起。
“善行”是追求。光有“善心”还不够,还要给“善心”赋予学校的个性色彩,才能更好地激发文化的“化人”功能,培养“善行”的校园人。以教师为例,每位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明晰行为规范及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既要对集体负责,同时又要对自己负责。每位教师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都用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建设,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当教师的言行折射出“善行”精神时,我们就可以说将学校文化的“化人”功能称之为“底蕴”了。
剖析来看,文化底蕴是课程与活动的持守。有人认为,学校的文化底蕴表现为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但如果缺少了课程与活动的支撑,就很容易流于空谈,形成两张皮——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一所学校,难能可贵的是教学主张的成熟。早期的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视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即课堂教学并列,作为显性课程的补充。实践证明,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课堂是文化传播与精神沉淀的主阵地,无论是国家课程的稳健博大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鲜活灵动,都离不开教学对他的二度开发与创造。疏于课堂研究,疏于课程研发的学校就没有资格来谈校园文化。
学校最需思考的是集体活动的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繁多,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既是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凸显主流价值、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优化集体活动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综合性意义。学校通常要坚持和优化三类活动。一是主题性活动,如知识拓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体育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彰显校园精神,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提升力。二是仪式性活动。如开学典礼、颁奖典礼、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等。这类活动留下成长记忆,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三是社团性活动。如文学社、小记者协会、小摄影家协会、合唱队、器乐队等,这类活动愉悦身心,发展个性,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英国哲学家奥菲讲得好:“当鞋子合脚的时候,就把脚忘掉了。”一所好的学校必然是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好的“文化场”。在这个场中,实现校园物质环境与精神内核的贯通融会,实现课程教学与集体活动的持恒坚守。过程应该是细水长流式的,处在时时调整刻刻修正之中,弥漫在每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日子里,最终形成师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
所以,“文化底蕴”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个校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