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德育途径探索
2013-08-15任静
任 静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北京 100045)
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之首。医学生德育成效不仅决定其发展,还影响整个民族精神、品格和医学事业的发展方向。由于医学生德育难度不断增大,因此,需要转变传统德育观念,从多角度入手,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实效性与实用性,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1 德育误区
1.1 德育内涵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良心、教育程度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育,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为“养子使作善也”,即“熏陶涵育弟子使其为善”,将德和育连起来,就是通过涵养和受教育者的内化而使其有所得的意思[1]。
1.2 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误区及转变措施
(1)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的德育不等于简单的制度执行或灌输式思想教育,应认清3个误区。第一,不能简单地将德育理解为制度教育或规定教育,在实际教育中,应避免一味地向学生强调学校(院)的规章和要求,令其一以贯之。第二,不能简单地将德育等同于日常的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避免说教式、经常式、灌输式的思想教育。第三,不能将其单纯认为是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避免始终单方面进行长期教育导致医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2)德育方式要丰富、多样。①不能单纯靠采取知识传授和主题报告的方式,避免教育形式过于死板与频繁。②医学生不能只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或社会实践来接受德育,避免出现实践行为过多而理论教育太少的局面。③不能只由固定教师单方面教育,避免学生只听、只学、只记而不言、不信、不行。
诗人但丁曾说:“德可以弥补智慧之不足,而智慧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学校(院)要对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形势政策、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民族精神8 方面的教育,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融合,明确教育主体,深入教育客体,让医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纵观当代医学生德育,其方向是培养5 种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的医学事业接班人。因此,要转变原有的业务能力本位观,树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本位观,这既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2]。
2 显性德育途径
显性德育途径主要是被纳入学校(院)教学体系的课程。这种教育途径需要将医学与人文、智育与德育相融合,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业务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推进素质教育,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道德水准。
显性德育可以归纳为“两结合”、“两转化”:“两结合”即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校(院)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转化”即德育客体向主体转化,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
2.1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进入临床阶段,医学生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呈现出不集中、需求高的特点。有调查显示,他们认为较好的教学方式中,居于前三位的是看教学录像(占27.2%)、自由讨论(占21.4%)、演讲(占 14.6%),其后为组织听报告(占 11.7%),集中学专题(占 9.8%)、写小论文(占 7.6%)、一般讲授方式(占 3.7%)等[2]。可见,教学手段需要丰富、适时、适度。
针对医学生特点,学校(院)以观看录像、名人讲谈、收听报告、撰写论文、自由辩论等方式,将自己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医学生“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精神,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2 学校(院)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院)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社会实践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开展的德育,既要贴近临床实际,又要保持形式新颖,还要融入学生生活。
学校(院)在组织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健康宣传咨询、文艺汇演、自由辩论赛和对抗赛、贴近大自然等活动,使医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效地将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3 德育客体向主体转换
传统德育强调的是对医学生进行说教,医学生处于接受者的客体地位。然而,面对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要使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德育的主体转换。这种转化,体现了真正意义的公开、公平。
1956年,B lo o m 等人提出PBL教学法的概念,此后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并得到较高评价,其优势在于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假如针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德育采用PBL教学法,不仅能打破传统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局面,变被动为主动,还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变依赖为独立。
2.4 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
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传统单一主流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正逐步向多元价值观转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六化”。一是实现德育“网络化”,网络可以丰富德育手段和方法,为学生构建数字化、全球化的教育空间。二是实现德育“生活化”,将德育内容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从课堂延伸至学生宿舍,加强人文教育,深化管理。三是实现德育“心理化”,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教育,培养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四是实现德育“人文化”,加强医学生人文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院)德育氛围。五是实现德育“专业化”,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建立稳定高效的德育教师队伍。六是实现德育“评价化”,建立德育系统评价体系,培养临床医学生递进式临床思维。
3 隐性德育途径
隐性德育途径主要以较为隐蔽或间接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映射与渗透,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1 明确教育主体,形成“全员教育”意识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使研究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实践阶段成为检验其理论知识扎实与否的重要时期。因此,德育主体不仅包括承担德育任务的教师,还包括学生导师、带教教师、管理人员和医院职工。
学校(院)建立临床党建与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与各临床教研室、党支部密切配合,形成临床德育工作“网络”,各级领导、教师和职工共同担负德育工作职责,形成“全员教育”意识。教育主体需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以不同方式传递给医学生,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有履行职责、规范行为的意识,并贯穿于具体工作过程。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融洽的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社关系,规范的诊疗行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做人与做事的标准。
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进行德育需要活动的支撑和日常工作的点滴渗透。利用德育工作“网络”,要求各级教师以身作则,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在无声的教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在儿科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医学生了解患儿对生命的渴望及其家长对医生的殷切期望,这对他们树立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有极大的益处,如当医学生看到教师始终把患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时,深深地体会到了儿科医生的奉献精神。
3.2 深入教育客体,采用“疏教结合”方式
在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实施隐性德育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并把握客体的思想状况和情绪变化。作为教育客体的医学生,虽然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责任感,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面对疑难或危重症患者、众多的医护人员、繁重的科研任务、就业方向的选择、婚恋的抉择、家庭责任的承担、较高经济支出的困窘等情况。因此,对医学生的教育要深入其内心,获得其认同。
学校(院)建立深入访谈工作制度和教研室工作制度,明确辅导员责任。每位医学生导师、辅导员、教师分别与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沟通,主要从导师遴选、学业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组织问题、家庭状况、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帮助医学生解决疑惑或困难。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学校(院)通过组织召开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宣讲当年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与自身优势,举办优秀毕业生交流会,帮助其确定就业方向。各临床教研室发挥带头作用,强化对导师和带教教师的培训,创新教学工作方式,挖掘学生潜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其成人、成才。
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的德育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要使德育内容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采取动静结合、内外合作的方法,表里结合、有效衔接的途径。德育只有适应、适合、适度,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1]管小青.品质成就人生 技能改变命运——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初探[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34-35.
[2]肖肖,刘涛.当前医学生德育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当代医学,2009,15(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