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胜任力导向下高职教师的素质提升

2013-08-15黄小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胜任技能职业

黄小红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0)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型、管理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认真开展科研工作,同时还必须具备与教学和实践一致的角色认同和特质。本文试图从胜任力的角度,从微观个体层面探讨高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以期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1 胜任力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胜任力(competence)由美国心理学家Mc Celland 于1973年在其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他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还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此后人们对胜任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胜任力的定义、特征和建模。

从定义看,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这一定义有3个特征:一是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必须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要求紧密联系。因为,对于某一工作岗位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成为制约员工发展的因素。二是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联系。三是不同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能将组织中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胜任力的研究已从个体绩效原理发展到改进组织绩效的方法,同时进入管理层面[1]。高层管理者通过战略管理辨别核心胜任力指导组织;部门管理者通过胜任力管理、激发和挑战员工,挖掘员工潜能;个体员工的胜任力,即以卓越的方式完成某项职责所需的个人专业能力和特质。

从特征看,Mc Celland 认为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人的积极期望、快速融入工作的能力是个体胜任力的主要特征。Prahalad和Hamel 认为提供进入变化市场的潜能、对终端产品的有意义的贡献、对竞争者来说很难模仿的竞争优势是组织胜任力的主要特征。MCI 在英国开发本国人力资源思想的指导和支持下,致力于研究通过增强经理人员的才能来提高英国组织的绩效,并分别给出不同级别管理层的胜任力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建模看,经典的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由Mc Celland 提出,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个体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个体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Richard Boyatzis 提出,就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培养。

2 胜任力导向下的素质提升路径

从个体角度而言,胜任力的概念和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素质提升的路径,以及在该路径下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到高职教师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不断推进“双师标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特殊要求。理论上,尽管“双师型”存在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师素质说等多种定义[2],但对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达成一致认同:一方面,高职教师必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具备较好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必须对工程(行业)实践有足够的了解和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高超的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技能,不仅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还能胜任专业技能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就高职教师而言,“双师标准”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获取。

(1)牢固掌握并不断更新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外延学科知识。只有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熟悉精通,才能把课讲得轻松自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否则只能照本宣科,成为书本的奴隶。教师只有拥有丰富广博的、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外延学科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这些知识储备中,不仅要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学、德育等基本理论,还要有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知识。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技术升级,专业知识和相关外延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高职教师必须掌握前沿知识,持续关注学科研究进展和动向,主动学习并自觉运用。如多参与一些校内讲座、同行的学术研讨等活动,主动适应专业学科发展,在专业教学上掌握主动权。

(2)不断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备课和讲课,是提升教学能力和积累教学经验的关键环节。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3个阶段。在钻研教材阶段,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了解课程体系、掌握课程内在联系,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按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4个层次进行初步分类排序,明确需要补充的内容,列出必要的参考书目,不断提高教案的针对性。在深入了解学生阶段,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要了解学生对学习本专业学科的目的、态度和兴趣,因材施教。在设计教法阶段,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语言方面,不仅要用词准确、规范,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还要讲究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内容,记忆深刻且不易忘记。在板书方面,既要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体现教学意图,落实教学原则,又要理清教学思路,便于提纲挈领,更要突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强化直观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在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方面,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不断提升职业实践能力。职业实践能力是指保证教师个体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顺利解决相关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工艺设计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能力等[3]。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一是积极参加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证书。二是积极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能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三是从事企业(实训基地)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既可以采取脱产学习的模式,也可以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积极参与学校的脱产学习,走向企业岗位一线,获取操作流程、工艺技术、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一边从事教育教学,一边从事本专业的实践工作,如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附院开展的相关专业诊疗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从科研中提升职业实践能力。

2.2 形成科学的教学态度

无论是冰山模型还是洋葱模型,知识和技能都是胜任力的外在表现。态度是构成素质的重要环节,一个掌握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不一定是一个胜任力强的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执业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情感、行为特征方面较持久的倾向和姿态。教师的教学态度既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高职教师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态度,应遵循以下路径: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正确的教师,既不会对学生厌烦、迁就或不加约束,也不会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任意驱使,而是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以同情、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二是确立科学的指导态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充满友爱、宽容、热忱和有理有节的指导态度,最受学生欢迎。三是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必须与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以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适应,并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2.3 自觉培养角色意识

“角色”原指演员在戏剧、电影中扮演的剧中人物。1934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把“角色”这个戏剧行业的术语移用到社会学理论研究中。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各种角色的总和,如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师的期望是不完全相同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代教育中,有学者将教师的职业角色划分为3个层面:在教学层面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在教师自我发展层面上,教师要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就高职教师而言,其角色定位应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服务者、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者、科研和职业实践者、创新理念的实施者。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素质提升,要求高职教师首先形成职业角色认知,理解所扮演角色应有的行为规范,根据职业角色的内涵规划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矫正角色错位和防止角色冲突。

2.4 树立与角色一致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较盛行,使“教书育人、行为示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等价值观经历危机与考验。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个别高职教师“身在校内、心在校外”,也有个别教师“追求享受、作风浮夸”。树立与角色一致的价值观,要求高职教师不断反思、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摆脱世俗功利的干扰,体会自身的职业价值,建立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信心和职业理想,勇于承担职业责任。

2.5 塑造诚信创新的职业个性

个性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倾向的总和。不同人及一个人不同的职业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职业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体较稳定的人格特质。但在实际行动中,必须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调适。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仁、积极向上,是教师的典型职业个性。就高职教师而言,在胜任力导向下,除要具有教师典型职业个性外,还要有积极塑造诚信创新的个性特点,以此推动个人的职业发展。

[1]刘钦瑶.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2]朱孝平.当前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评述[J].职教论坛,2009(9):4-6.

[3]赵志群.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J].职教论坛,2009(6):1.■

猜你喜欢

胜任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我爱的职业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