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3-08-15程鹏君
程鹏君
(平凉师范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蓝领”的重任。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中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根基,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奠基石。中职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效率低、学习策略不当等问题,其中学习障碍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寻求解决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笔者简要探讨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1.1 中职生数学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
中职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经历了过多的失败,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情感体验,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他们对数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由初中的“主课”变为文化课(即没有专业课重要),认为数学与要求掌握的技术、将来从事的职业没有多大联系,学了没有多大用处。这种数学无用论思想导致一部分学生几乎放弃了数学学习,甚至拒绝学习数学。
1.2 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
中职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课程结构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教学中更应依据够用、实用、灵活和应用性强的原则,针对职业岗位的特点,注重基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的放矢,发挥数学在各个专业领域的作用。而现行的数学教材往往是从基础课这一角度来编写的,对如何把数学这一工具应用于学生所学专业却较少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偏重于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忽略了数学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导致数学教学重理论知识,轻实际应用,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学生不能及时认识到数学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产生了“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不沾边,学了以后也用不上”的想法,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 家长轻视中职教育,对中职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子女进入职校后,家长对他们前途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对他们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也大大降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进取心;学生没有了来自家长的期望和压力,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产生松懈心理。于是,很多学生抱着“混张文凭”的态度学习,加之中职生数学基础较差,而数学学习的前后连贯性又较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就逐渐降低。
1.4 社会对中职生的认可度低,中职生遭遇就业尴尬
由于在我国重视学历,文凭几乎成了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赢得择业和就业机会的唯一凭证,因此,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以学历文凭为主要依据来确定劳动力工资价位水平的做法[1]。中职生找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文凭歧视”。他们大多只能在一些低端岗位就业,而且和那些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干着一样的工作,甚至收入还比他们低。这势必使中职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认为接受中职教育没有多大必要。
2 对策
2.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支配力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催化剂”,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也将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2]。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归因,若学生将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学习能力不强或数学难学,他们成功的期望就会减弱,数学学习兴趣就会丧失;若将数学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他们的成功期望则不会减弱,他们会加倍地努力或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取得进步后,自信心会增强,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2.2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中职生学习策略整体水平偏低,虽然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学业成功,但却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懂得如何做课堂笔记等,更不懂得学习策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包括指导学生掌握认知策略、职业技能策略和动作技能策略等。此外,还要讲求心理策略,善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其由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避免冷漠和歧视,更不能动辄训斥、惩罚学生。
2.3 改革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数学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3]。例如,财会类专业教材可选取利息问题、存款计息、投资收益以及数学在税收、购物决策、保险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机电类专业教材可选取极坐标系与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复数在电学中的应用,开关电路与逻辑运算等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将数学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4 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符合教育规律。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除要教授基本的文化理论知识,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外,还应在内容上加以调整,让文化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课相结合,为专业课服务[4]。教学场所不应局限于教室,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实验室、车间、企业,边参观边学习;要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精简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知识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充分体现中职教育“厚基础、强技能”的特点,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要摒弃以60分为基准的传统评价方法,应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通过考查或完成一个项目来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仅靠一张试卷很难检测出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真实情况。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达到评价的目的。
2.5 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的引导
家长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按照我国的相关政策,中职生毕业后同样可以参加高考,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在就业市场上,高级技术工人的就业形势良好。学生上中职学校压力小、成才快、就业有保证,还同样保留进一步就读高等院校的权利[5]。所以要宣传中职毕业生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成才的优势,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的引导,使他们全面了解中职教育,做到升学选择更加准确务实。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加大中职学校的社会影响,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6 完善用工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为中职生就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通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推进联合执法,逐步加大就业准入稽查力度与执法力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用人用工制度,规范企、事业单位招录员工制度。用工单位招录的员工必须具有中职毕业证书,或相关职业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同时,对未经培训上岗的人员,要求用工单位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使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之间真正形成一种“先培训、后上岗”的良性循环,这样既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又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3 小结
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是普遍存在的,学习障碍的形成也是复杂的,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个人因素是主要的,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解决学习障碍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学科角度讲,数学学习障碍的产生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反之,数学学习障碍又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如果不拓展到其他领域,则不可能全面彻底地解决。
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带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1]韦士源.中职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皮波兰.职业学校数困生形成的外因分析和预防转化之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刘根祥.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矫治对策探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4]沈百洲.提高中专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5]袁丽英.职高生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提高途径[J].职教通讯,2006(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