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2013-08-15杨陈涛陈小娟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省中医院南昌33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散光

★ 杨陈涛 陈小娟 (.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33006)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近地球赤道部和户外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农民)发病率较高,地理纬度与翼状胬肉有较大的关系,Cameron(1965年)发现翼状胬肉发病最高的地区为30°-35°纬度[1]。当翼状胬肉增生侵及角膜时,因胬肉组织遮挡部分光线及引起散光而引起视力下降[2,3]。散光就是当眼球各个经线的屈光度不同,以致各个方向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虹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的屈光间质屈折后,不能集合在同一点上的屈光不正。在整个屈光系统中,胬肉主要影响的就是角膜,引起角膜散光越大,视力下降越明显。

1 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形态

对于翼状胬肉患者而言,胬肉的增生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因为牵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其不断的生长侵及角膜时又会对角膜的形态产生影响。许氏等[4]对27只病眼,翼状胬肉生长的部位均为眼鼻侧(长入角膜缘1mm者6例,2mm者13例,>2mm者8例)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显示27眼在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散光。即使翼状胬肉较小,长入角膜缘仅1mm,但已使角膜水平方向的曲度拉平,致使垂直方向的角膜曲度增加,表现为代表高角膜屈光颜色的红橙色在垂直方位呈哑铃状态。并认为翼状胬肉一经长入角膜即可引起角膜的不规则散光,应予早期手术切除为宜。赵氏等[5]对29例[30眼(复发者2只眼,初发者28只眼)],均选鼻侧发生者,分别行术前术后的眼科常规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对角膜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结果显示术后角膜水平屈光力、鼻侧屈光力均增大,鼻侧角膜曲率半径减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垂直向屈光力、中央区屈光力,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性。也就是说翼状胬肉仅引起角膜局部形态的改变,局限于翼状胬肉鼻侧的角膜。

2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

翼状胬肉对角膜的形态产生影响的同时,即改变了角膜的散光。我们通过比较胬肉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了解角膜散光的程度。然而角膜散光的度数与翼状胬肉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比如胬肉的病程,胬肉的大小(胬肉侵及角膜缘的长度),胬肉的面积,胬肉手术的方式,胬肉对角膜的浸润程度等。

2.1 角膜散光的类型 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2种。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不相互垂直者为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30°)位置的散光]和逆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180°±30°)位置的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祝氏等[6]对61例(82眼)进行电脑验光检查,其中74眼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其中近视散光者9眼(12%),远视散光者45眼(6l%),混合散光者20眼(27%)。包括顺规散光者48眼(65%),逆规散光者8眼(1l%),斜轴散光者18眼(24%)。说明翼状胬肉引起的角膜散光以远视散光为主,且多为顺规性改变。洪氏等[7]对门诊患者,以胬肉侵入角膜≤2mm(以圆规测量胬肉侵入角膜远端距角膜缘的长度)为对象,共104例(128眼)进行检影验光,其中正视8眼,近视6眼,远视114眼 ;远视中单纯远视46眼,单纯散光29眼,复合性远视散光39眼。所以远视眼较正视、近视更容易导致翼状胬肉的发生。

2.2 翼状胬肉的大小与角膜散光 陈氏等[8]对4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并按胬肉直径大小分为2组(I组≤2.5mm,16 眼;Ⅱ组 >2.5mm,30 眼)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胬肉大小不同的2组术后视力、散光度、曲率变化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 >2.5 mm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散光度、曲率的变化明显,而≤2.5mm组在术后以上3个指标变化不显著。段氏[9]等对50例(6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均为白族)的角膜散光状况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发现散光程度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有明显的关系,随翼状胬肉长度的增加散光度增大。但本组病例中,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2.5-3.5mm时可引起明显散光,而翼状胬肉长度继续增加时散光的变化率反而变小。徐氏[10]等对93例(97眼)门诊施行胬肉手术者,术前进行屈光度、视力检查。术后2个月进行屈光度和视力检查,进行术前术后屈光度、视力的比较。结果:术前97眼平均屈光度为+2.16D、散光为-1.26D。术后97眼平均屈光度为+1.01D,散光度为-0.81D。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缘内越大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使患眼发生远视和散光。

2.3 翼状胬肉的面积与角膜散光 牛氏[11]观察112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测量出其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和总面积(总面积计算方法:翼状胬肉头部至半月皱襞的距离×角膜缘宽度/2)。结果翼状胬肉引起角膜散光中顺规散光占59.2%,逆规散光占30.6%,斜轴散光占10.2%。翼状胬肉总面积与侵入角膜长度和角膜缘宽度呈正相关。不同翼状胬肉眼间侵入角膜长度越大,角膜缘宽度越宽,引起角膜散光越大。

2.4 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与角膜散光 郑氏等[12]对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43例(43眼),随机分为2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21例(21眼);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22例(22眼)。2组均行术前及术后2周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的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翼状胬肉手术可使角膜屈光改变,2种手术均可以提高视力,降低散光。喻氏等[13]对初发翼状胬肉24例(24眼)随机分为2组,均侵犯角膜3-4mm,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屈光度的差异及裸眼视力的变化。结果:2种手术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散光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导致的眼球屈光不正以远视散光为主,2种手术治疗均可以降低散光,提高视力。王氏等[14]对单侧翼状胬肉38例(54眼),分2组,A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16例(21眼),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2例(33眼),查术前术后角膜曲率、散光度。结果翼状胬肉手术使水平径线角膜曲率回升,而垂直径线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术后近期内2种手术对角膜曲率影响相仿。

3 小结

翼状胬肉的形成不但影响患者的外貌,而且改变了患者的屈光状态。随着屈光手术的普及,临床医生们也意识到翼状胬肉手术也不仅仅是切除胬肉这么简单了。人们对胬肉术后视功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翼状胬肉和屈光状态的关系渐渐得到人们关注。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翼状胬肉的生长的确影响了角膜的散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视觉效果。众多的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研究角膜的形态、散光类型、散光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大致包括:(1)胬肉引起角膜局部形态的改变[15];(2)胬肉压迫角膜及水平牵拉角膜,使水平曲率半径增大,以远视、顺规性散光居多;(3)胬肉本身及周围聚集的泪膜产生了泪液透镜[16,17];(4)胬肉手术后主要就是解除了胬肉对角膜的压迫和牵拉,依靠角膜弹性逐渐恢复至接近术前的状态,其次是消除了胬肉所造成的泪液透镜;(5)根据上诉各种胬肉手术治疗效果看,近期内都能改善角膜散光。

4 展望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眼科显微手术也越来越普及。使得翼状胬肉的手术也变的越来越精细,其术后复发率正逐步降低,进而术后视力及视觉效果的改善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什么办法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的散光,将是众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假设角膜的修复过程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话,是否能在这方面做些研究。希望通过中药、西药等手段辅助治疗对术后也有所帮助。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171.

[2]杨金华.翼状胬肉术前术后屈光变化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1):70.

[3]朱越峰.不同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曲光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12(12):1 374 -1 375.

[4]许龙华,褚仁远.角膜地形图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1995,3(2):69.

[5]赵君彦,翟鹏贵.翼状胬肉所致的角膜形态改变[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97 -98.

[6]祝伟.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2009,9(5):983-984.

[7]洪卫.翼状胬肉与屈光状态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4):428.

[8]陈法正.翼状胬肉手术对改善角膜散光及曲率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96 -97.

[9]段直光,林跃生,李汉钊,等.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关系初步报告[J].临床眼科杂志,2001,9(6):489 -490.

[10]徐方,杨冠.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12(29):977 -978.

[11]牛晓霞,王秀珍,雷达威,等.翼状胬肉面积与角膜散光关系的分析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2):143 -145.

[12]郑建奇,崔伟,卢毅.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角膜屈光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1,11(5):918 -919.

[13]喻谦,张帆.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前术后屈光变化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 218 -1 219.

[14]王振亮,王世明,施瑜劲.两种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角膜曲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 988 -1 990.

[15]刘祖国,王华.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65 -867.

[16]李庆祥,杜君.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前后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09,29(9):705-706.

[17]赵江浩.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及散光度的改变[J].眼视光学杂志,2009,11(5):386 -388.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散光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