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肝胆优势学科群的实践

2013-08-15孙亚林黎爱军程传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科群吴孟超肝胆

孙亚林,黎爱军,程传苗

(1.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上海 200433;3.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上海 200433)

学科群已成为衡量学科建设最为显著的标志,无论是在增强医院整体实力,还是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对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特别是对于专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学科群建设的建设具有基础和关键的作用。本院在吴孟超的带领下,紧紧围绕肝胆学科方向,始终坚持临床与基础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聚焦肝胆重大疾病诊疗问题,学科协作不断紧密,科学研究持续深入,医疗特色日益彰,人才队伍迅速成长、构建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具有鲜明肝胆特色特色的优势学科群,推进了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以重大疾病诊疗需求为导向 催生肝胆优势专科

重大疾病的诊疗需求是医学专科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20世纪50年代前,肝脏被誉为手术的“禁区”,肝癌作为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一直困扰我国的医务界。面对民众健康的召唤,吴孟超毅然选择了肝脏外科作为毕生奋斗的方向,并在单位的支持下,于1958年成立了“三人小组”,开始了我国肝胆专科的开辟和建设之路。

1.1 坚持基础原创性研究的开拓作用 创立学科体系 通过解剖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研究,创立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提出肝硬化肝脏术后代谢改变及其纠正的理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止血技术和术后生化代谢紊乱支持治疗的新策略,成为肝脏外科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1.2 坚持临床技术革新的推进作用 发展学科体系 先后首创了巨大肝癌的二期切除、肝硬化肝癌的局部根治性切除等肝癌外科治疗新模式,成功施行了国际上第一例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术,实现肝癌外科史上的飞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肝脏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

2 以疾病诊疗模式的转变为牵引 打造肝胆优势学科群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本身的发展变化以及患者诊疗需求的改变,肝胆疾病的诊疗重点也由传统的外科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为主,逐步转变为开展早期预防和系统化综合治疗,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面对新情况,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创新临床技术,细化肝胆专科分工,加强多学科交叉协同,构建和完善了肝胆专科诊疗优势学科群,推动了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2.1 积极转变诊疗模式 及时转变临床诊疗着眼点,着力持续提升肝胆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逐步实现了治疗重点从治疗肝胆“一般疾病”向攻克“疑难重症”转变;治疗方法从“外科治疗”向“外科、内科、介入、微创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转变;临床策略从“成功实施外科手术”向“制定外科治疗的规范化方案”转变;诊断要求从“入院确诊”向“早期诊断”转变;科学研究从“肝癌本身特性”向“肝癌发生发展机制”转变;从而进一步将肝胆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的关口前移,推进相关学科的协同互动,提高肝胆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

2.2 发挥肝胆学科群整体效能 在确保肝胆外科重点学科主要建设方向的同时,注重扩大学科群整体建设的效应,完善诊疗体系,提高诊治水平。肝胆疾病的诊治已经由传统以外科为主导的传统诊疗路径,发展成为了集内、外科,影像、介入、消融、中医、基因病毒治疗、康复等为一体的系统化疾病诊治链。为此,“十一五”期间医院专门投资1.2亿元,新建门诊与非手术科室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先后投入550万元,添置和更新了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等仪器设备,优化配套支撑学科的硬件条件。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抗复发、肿瘤免疫、介入、微创治疗,以及继发性肝癌的诊治,复杂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等方面均形成独特的优势。

3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增强学科群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是学科群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2005年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科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上了新的巅峰。站在制高点,顺势而上,持续推进学科和医院的建设。审时度势,凝聚智慧,坚持将发展的核心聚焦在科技创新上。

3.1 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创新责任 2006年底医院举办了“医院建设发展论坛”,统一创新发展的思想;邀请著名的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教授为科室主任、专家教授讲授《超越性思维》、中国工程院顾玉东院士讲授《临床科研思维》、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讲授《科室科研管理》等,启迪思维,理清思路;同时医院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作为具体的任务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在科主任竞聘、职称晋升、评功评奖等方面加大科研权重,并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创建研究型专科医院的责任,有效激发专家教授的创新热情。

3.2 依托重大项目 完善创新体系 承担重大项目的数量是一个学科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为了全面推进肝癌诊治研究实现新突破,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在吴孟超的带领下,学科于2008年一举获得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目前已经进入“十二五”滚动资助,为实现肝癌诊治关键性问题的突破提供良好的项目依托。三项课题分别从基础研究层面探索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性机理;从平台角度提供样本、资料和信息保障;从临床诊治方面构建技术规范、开展新技术,其下设子课题,由医院各临床科室分头开展,形成了全院临床科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以三个重大专项课题为牵引,学科建立了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导向,以系统集成为模式,基础研究、平台支撑、临床科研相互关联、充分渗透,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3.3 加强联合协作 提高创新能力 学科群是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的共生体[2]。协作攻关,联合创新,是增强学科群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做好内联,加强学科群的紧度。深化临床科室间、临床科室与研究所间、研究所各实验室间的协作联合,科研课题联合申报、科技奖项联合攻关、研究生联合培养,建立并完善了全院统一的病例随访平台和标本库,充分发挥了学科群的整体优势。二是开展外联,发展学科群的广度。加强与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的院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以课题协作、人员互派、成果共享的形式,开展科技创新协作。特别是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院士建立科研成果共同审核把关的合作模式,定期邀请其来院对医院的科研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强化临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能力,临床科研创新和论文写作水平显著提升,2009年在国际顶尖外科杂志Ann Surg发表论文3篇,同年临床科室的SCI收入论文数量首次超越了研究所。三是积极互联,强化学科合作密度。鼓励科技人员在医学科技创新中,瞄准前沿、自由组合、形成新的突破口和方向,不断拓展学科群发展的新领域。2009年以来,全院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其中10分以上的文章年均3篇。

4 以领军人才为核心 打造学科群创新团队

吴孟超始终引领着学科和学科群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其十分重视高素质人才团队的培养。自1978年,学科在吴孟超的带领下陆续拿下第一批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来,医院逐步形成了由吴孟超院士、王红阳院士领衔的,以拔尖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梯队。

4.1 积极催拔拔尖人才 大力推选优秀青年科技骨干参与国家、省部级及学校的各类人才资助培养计划(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科技启明星”等)。同时在医院建设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辟出专项人才培育经费,对入选人员进行重点资助,并在出国深造、对外交流、基金申报、奖励申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吴孟超拿出个人积蓄并在社会各界人士赞助支持下,设立1 000万元的“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专门资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鼓励高水平医学人才出头、冒尖。

4.2 不断优化成长环境 努力使医院成为人才培育的“沃土”和成就事业的“热土”。一是积极为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二是注重优化青年后备人才的培训机制。对于青年医师实施系统的专科医师培训计划,夯实其临床能力;设立青年启动基金,加强临床科研思维和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着眼未来研究型专科医师的培养,适时安排青年医师在临床科室和研究所的实验室进行轮转学习和研究,培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3 实施良性的激励机制 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打破了医务人员的身份界限,使得各类人员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基金项目和人才计划的申请,激发了全院人员临床工作和科研的积极性。二是制定了新的人才绩效考核办法,改变了过去以处罚为主、过程为主、效益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以激励为主、结果为主、效率为主的新模式,促进了人才能力的释放。

目前学科共拥有两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3名,上海市领军人才5名,学科团队入选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和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

5 以高端平台为依托 实现学科群建设新腾飞

“院所合一”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研究所是肝胆外科优势学科群建设和发展的坚持支撑。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阶段,为了加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融合,实现学科群建设的新一轮腾飞,医院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院所合一”的发展模式,以转化医学的理念为指导,在更高等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构建集成化的肝癌诊疗与科研中心,全面提高医院建设发展和学科群建设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5.1 建设国家科学中心 搭建高端科研平台 2006年由吴孟超院士牵头,联名7名院士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加强我国肝癌集成式研究的建议》,该建议得到肯定。2010年底在“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1年10月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正式奠基。“中心”主要围绕研究我国肝癌预防的新策略,研发更为有效的肝癌预警、早期诊断、治疗、抗复发转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幅提高我国肝癌的总体诊治水平等任务开展研究工作。以建成国家肝癌集成研究中心、肝癌研究优势资源共享平台、高层次肝癌研究人才培养基地、肝癌科学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心为目标。该项目的建设标志我国对于肝癌的研究进入了集成化、规模化、一体化的攻关阶段,同时也标志着学科群的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国际化、集成化和深入融合化的发展新阶段,并将为解决肝癌防治的“瓶颈”和关键性问题,为最终攻克肝癌提供基础研究的良好支撑。

5.2 扩大医院发展规模 建成高水平诊疗基地 为将学科群和医院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医院主动融入地方卫生发展战略,在上海西郊建设的设计床位1 500张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新院”已经于2012年6月实现结构封顶,这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疾病临床诊疗中心,定为以肝胆外科为主要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级甲等研究型医院,完善肝胆外科学科群的学科体系,学科支撑互动将深入,肝胆疾病诊治特色将进一步彰显。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院和肝癌科学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将由“院所合一”的研究型专科医院,发展跃升为“大型肝胆疾病诊疗中心”与“国家级基础科研平台”二位一体、深度融合、有机互动的国际化集成式肝胆疾病诊疗和研究基地,医院整体实力、科技创新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发展效益将得到再一次的快速攀升,迎来学科群建设和医院发展的新一轮腾飞。

[1] 李 静.打造优势学科群 提升核心竞争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4):348 -350.

[2] 王鲜萍.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与高校学科群的产生[J].教育评论,2009(2):22-24.

猜你喜欢

学科群吴孟超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越院士简介
辽宁省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建设策略
吴孟超院士简介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