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①

2013-08-15黄燕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冷漠社会化道德

黄燕华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一、前言

众所周知,道德是随着人类有意义的文化事件的创造而出现的,或者说都是源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结构秩序和力量的价值思维肯定。这就说明了道德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人类道德的获得是通过后天的道德社会化而来的,是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对当代青年的道德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现实世界中,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外在因素,常导致道德社会化中出现偏差和失败,出现道德冷漠和不道德的社会行为,特别是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引发经济的市场化、文化的多元化及生活的多样化等,不仅严重冲击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而且严重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当前社会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冷漠,近年发生的彭宇案、小悦悦等事件,无不是道德冷漠的真实写照。

道德原本是一种对善的追求的优秀德性,而道德冷漠则刚好是指这种德性的缺失,所谓的道德冷漠,万俊人先生认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P86-87)道德冷漠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当碰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时,表现在情感上漠不关心和反应上麻木不仁。道德冷漠不仅是道德危机,更是存在危机,它严重地挑战了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安全需求,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正义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使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二、道德冷漠的成因探析

(一)道德冷漠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的本质是伦理,而文化的最后成果是道德人格的养成,即优雅人性和高尚道德人格境界的养成。”[2]可见优雅人性和高尚道德人格境界的养成与否,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现存的文化关系密切。因此,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冷漠,我们必须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现存文化中去寻找根源。

1.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而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着眼点在于人际关系的和睦,从而使中和主义精神成为贯穿整个中华古代文化历史的主流,孕育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大同观念、和平观念和兼容并包的胸怀。然而,也正是这种以和为贵、折中主义的中庸之道,在实际生活中,导致了部分国民性格的软弱性、麻木性和自私性,当民族遭受外族屈辱时,忍耐着、妥协着乃至委曲求全着;当碰到不道德行为时,观望之、躲避之乃至符合之;这种认为“枪打出头鸟”、“难得糊涂”、“全中国那么多人,也不差我一个”、“天塌下来也有比我高个的人顶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眼不见为净”等明哲保身人生哲学和态度,直接导致了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道德冷漠。

2.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泛滥成灾;一夜之间,除了人整人之外,几乎不再有友谊、亲情和信任,可以说“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六亲不认”、“大义灭亲”等批斗文化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导致了文化断裂长达十年之久,严重地扭曲了当时社会一些人的道德人格,并殃及三代人。“首先是导致了当时部分人‘双重人格’的形成,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暗地里一套;即以双重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并对自己的人格分裂心安理得;其次是导致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虚无主义,文化大革命的无政府主义,不仅把社会的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秩序全面搞乱,也把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人格、道德心理搞乱,造成了一些人毫无道德感和道德意识”[3](P153)。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它给当时的国人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并一直影响至今,成为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的重要历史根源。

3.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新旧交替间,旧的伦理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新的伦理文化却也还没有真正确立,夹杂其间的也许就是混乱、无序和某种规范的缺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及电脑网络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语境的复杂性,一些非主流的、世俗、低俗的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等文化相应而生,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伦理及当前政府所倡导的先进文化,“使得文化自身出现了一种强大的道德疏离化倾向”[2],这种混乱的缺乏道德伦理内涵的文化现象,导致了当前我国社会道德信仰弱化,从而为道德冷漠提供了衍生的土壤。

(二)道德冷漠的社会环境因素

1.教育因素。教育对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总所周知,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并逐渐把所受到的道德教育知识进行内化,从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进行引导和制约的过程。然而,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道德价值已经丧失了原本的“超越精神”。首先,作为教育者的长辈、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以身作则,造假、见义不为、拾金装口袋等不道德的事时有发生,对受教育者起到消极的反教育;其次,在教育的理念上,管理好自己就行了、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等观点普遍存在,学业为重其余为次、见义自为保平安等,这些都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埋下了道德冷漠的种子。

2.现实因素。由于受市场经济及西方部分消极文化的影响,传统伦理道德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盛行,导致了现实社会中尔虞我诈,为满足一私利而不惜采取各种手段。首先,人与人之间信任缺乏,欺骗、敲诈勒索事件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于彭宇案的事情;其次,感恩之心不再,好人不再有好报,为了不承担责任,受救者玩消失的事屡见不鲜,如前不久发生的为救人而牺牲自我,被救人却逃之夭夭的托举哥事件等,这都直接挑战了人们传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神经,为了不被他人骗上、赖上、诬上,人们不得不求自保,从而出现了老人摔倒了没人敢去扶等一系列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

3.机制因素。茅于轼先生认为“在制度设计中,对等和公平不但在伦理上,而且在逻辑上是唯一可行的原则。”[4](P36)可以在道德层面上,权利和义务也是等同的。比如当一个人在履行他道德义务的同时,他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反之,当他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时,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遗憾的是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的道德奖惩机制并不健全,履行道德义务的人有时不但得不到道德的回报,还会被他人诬告,而不履行道德义务的人,反倒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道德滑坡,从而助长了社会道德冷漠现象。

(三)道德冷漠的社会心理因素

道德冷漠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因素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其社会心理因素。“一些研究发现,在需要助人的情景中,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即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5](P81)为什么会出现旁观者效应呢?主要原因是个体对自身责任的认知问题。当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可能马上就意识到对方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此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对方;而当旁观者是一个群体时,责任被分散开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没啥责任,于是就会有观望的心态。因此,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挺身而出,那么就能起到很好的带头榜样的作用,其他的人就会积极响应,从而避免了道德冷漠事件的发生。

三、道德冷漠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产生是有多种因素所致的,要想彻底根除人们的道德冷漠心态,难度是巨大的,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其难度大、时间长而采取不作为的心态,只有立足当下,才能展望未来。要逐步消除国人的道德冷漠心态,共建和谐的家园,目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教育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文化,不但是精华与糟粕共存,而且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在经济上突飞猛进的同时,却导致了教育上特别是道德教育上的一大缺欠,我们在东西效颦式地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中那些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等糟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行其道,却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相亲相爱、助人为乐及见义勇为等精华忘记殆尽。针对当下我国社会的道德冷漠,我们必须到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去寻找根治的法宝,加强对当代年轻人的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教育,培养青年文化自觉、自强和自信是摆脱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必要条件。

(二)健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机制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约束人的行为和欲望,引导人们的善行,建筑和谐稳定的社会。道德主要通过社会习俗、道德舆论及道德自觉来约束人的行为和欲望,是软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性,况且道德在理论上本来还存在着诸多让人难以信服的悖论,可见道德的约束力本身就是比较脆弱的,需要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制度给道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专门针对反道德而立的法律还比较缺,针对道德的奖惩上也不到位,这是目前我国道德缺失、道德冷漠产生的一大诱因。因此,要消除道德冷漠现象,仅仅着眼和着力于道德体系本身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着眼和着力于能给它提供硬性保障的法律体制建设,建立与法治相契合的、以正义为核心的法伦理道德体系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三)遵循道德发展规律,健全道德教育体系

道德社会化是一个由被动道德接受到主动道德自觉内化发展过程,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必须依据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意识养成法则,分阶段、有重点给予道德关照。“美国心理学家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前习惯、习惯及后习惯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各自分有两个阶段。”[5](P103)在道德社会化的前习惯及习惯层次中,是个体道德形成和定型期,这期间的道德社会化效果直接影响个体道德的总体水平,因此应加强社会公德、个体品德的教育与培养,以德育、教化形成积极的外部社会环境,同时借以示范、榜样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整体道德优化。在后习惯层次,个体社会化的被动期到核心的自主社会化阶段,以点带面,形成成人良好的道德自觉,并按此种行为逻辑进一步促使个体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个体道德的正向外部性功能,由个体道德自觉转向集体道德自觉,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道德自觉,从而彻底改变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袁祖社.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1,(4).

[3]吴灿新.中国伦理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冷漠社会化道德
突然之间
东霞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