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价值解读①

2013-08-15张立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尺度万物命题

张立恩

(曲阜师范大学 哲学系,山东 日照 276826)

普罗泰格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前410)①,雅典智者派代表之一,他所提出的重要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黑格尔就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个伟大的命题”[1](P27),它说明“思维是能规定、能提供内容的东西;这个普遍的规定就是尺度,就是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准绳”。[1](P27)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来叙述这一命题,“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2](P183)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对这个命题的解释存在着一些分歧,但也因此使得我们能够尝试对这个命题进行开放性的解释。对于这个命题,哲学史上惯以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评判之。笔者尝试从价值的角度对此命题做出新的解读,认为此命题揭示了人与万物之间的一种价值和意义关系,即人以价值尺度为基本存在方式把握外物,而事物由于能够被人通过价值尺度的勾连而开显自身从而彰显其存在之意义。众所周知,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450年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宇宙论阶段,哲学家所着重探讨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到公元450年左右,希腊人“从对宇宙狂妄的和无事实根据的沉思中转向了对知识和知识理论的怀疑论的批评”,[3](P34)即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与此同时,哲学家所关心的问题类自身,哲学转向了人类中心论时期。伦理和政治问题在这时被迫切提出,在与异族人接触的过程中,希腊人开始思考:“在一切各异的风俗习惯中,能否找到一个普遍有效的道德和政治理念”,[3](P34)智者派引发了这一争论。随着人类中心论时期转入后期,希腊人普遍认为道德具有相对性,不存在公认的道德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思考暗含着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转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笔者以为要探讨这个命题的内涵,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作出说明:一,这里的“人”指的是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类的人?二,“尺度”的内涵是什么?关于第一个问题,“人”究竟是指抽象的人的概念还是作为现实存在着的人的个体?希腊语中的“人”(anthropos),主要是指个体的人。柏拉图《泰阿泰德篇》记载:“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就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2](P183)显然,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指单个的人。单个的人,作为具有不同特质的独立个体,从而不同的物才能呈现不同的样子,而作为类的人只是一抽象概念,不可能对物产生知觉。“人是万物的尺度”要求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与人,但不论呈现方式如何,最终都归结为人对物的个体化感受。人作为世间存在者中唯一有精神活动者,在认知活动中对外物的存在做出感性或者理性的考察,这即是人作为万物尺度的体现。换句话说,作为对万物尺度的价值标准的开显与通达是由存在物对人产生的所有能引起人的感知并激发人做出价值判断的东西。对不同的人而言,物对人引起的刺激不同,因而人对物的感受就不一样,所以事物对每个人的意义也就不同。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含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4](P305-306)“尺度”的开显,也就是体现物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若作为个体的人消失了,那么物对他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消失。

关于“尺度”的涵义。普罗泰格拉认为:“风对于觉得冷的人来说是冷的,对于不觉得冷的人来说是不冷的”。[2](P183)“冷和热并不是什么存在着的东西,而只是根据对一个主体的关系而定;如果风本身是冷的,则它必须永远对主体产生冷的效果。”[1](P29)对同一阵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感受。主体感受的不同,因而同样的风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这里普罗泰戈拉并不涉及到风的具体温度是多少,他的意思是说,尽管就风的温度而言,是确定无疑的,但不同的人对于风冷的程度的把握却大相径庭。假若感受到冷风的主体消失,尽管具有确定温度的风本身未曾有丝毫改变,但是主体所感受到的由风而来的冷却不存在了,从而冷风对人的价值也就随着主体的消失而消失了。也就是普罗泰格拉所认为的,个体“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2](P183)对于这句话不能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去理解,否则将陷入绝对的荒谬。在这里,普罗泰戈拉所强调的并非人的存在与否决定万物的生成与消亡,而是从人与物关系的角度来阐释这一命题。当物以某种人能感知的方式呈现于人,即个体的人对物有所把握和认知时,人对物的“尺度”便得以展开。“尺度”的展开以人的感受和判断为主,是人对物的存在以及物的属性的一种个体化的理解和体悟。万物对人的意义并不能由物单方面产生,只有物与人产生关联,即主体与客体产生交互运动时才能产生。“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要说明,就物对人所具有的价值而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主体不存在了,即便万物作为自在之物存在着,但是由于与物关联着的主体的消失,使得物对于所关联着的主体的意义被取消。从主体而言,主体本身的消失,即意味着主体对万物的“尺度”作用的终止,那么由人和物构成的价值系统也就不复存在。因而从这两个意义上说,人是对象的价值尺度,也是价值关系的存在论尺度。

在《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以一种嘲弄的口吻批评普罗泰戈拉,他说:“他为什么不宣称猪、狗、面狒狒或其他有感觉的怪兽是万物的尺度”。[2](P184)尽管这是普罗泰戈拉对苏格拉底的批评,但恰恰反证,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所阐述的,并非人是万物存在与否的尺度,而是人对万物存在的价值尺度。首先,普罗泰戈拉之所以选择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在于人有理性,人能够通过对事物的把握,使事物的存在对人产生价值。他说:“我所谓的聪明人,严格来说是这样一个人,他能转变我们之中任何人,使对之显得是恶的事物成为显得是善的”。[2](P184)万物虽然能够以自在之物本有的形式呈现于猪狗,但猪狗与事物却是分别独立自存的,猪狗并不能在与呈现之物的关联中使呈现之物显示出对猪狗本身是善的或是恶的,也就是说猪狗不能从主观上实践地把握万物从而使万物的存在产生价值。聪明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运用直觉和理性,让那些对自己而言是“恶的事物显得是善的”。换言之,聪明人能更好的发挥自己对万物的“尺度”作用,使恶变为善,消极变为积极。在这个过程中,万物的存在与否和它所固有的属性并不曾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而这种具有积极倾向的把握事物的方式,被普罗泰戈拉定义为人对万物的“尺度”。其次,如果仅就作为有感觉的存在物而言,则“猪、狗、面狒狒或其他有感觉的怪兽”与人没什么分别。如果普罗泰戈拉是从具有感性知觉的存在物的角度来阐明“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他完全有理由选择“猪、狗、面狒狒或其他有感觉的怪兽”作为万物的尺度。他之所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正说明他所说的“尺度”是就物对人的价值而言。

“我认为真理就像我所写得那个样子,即我们每个人都是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2](P184)普罗泰戈拉把真理归结为个体对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不免狭隘,但是如果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则是一条无可怀疑的真理。首先,普罗泰戈拉所说的“存在”是指事物“对你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人作为存在的尺度,依赖于人的先天结构和文化基础。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的感知程度有所差异,从而每个个体对事物或其属性的把握角度也不同,进而意味着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价值迥异。这里的“尺度”,指的是人依靠对事物的某一属性的知觉而对事物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所以他说“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就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2](P183)这里的“尺度”与事物的存亡和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的客观标准是两回事。人作为存在的尺度,意义在于人能够价值地把握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其次,就“人”作为不存在的尺度的角度而言,人乃是万物的价值尺度。他认为“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如果从生成论的角度来分析就会产生矛盾:假设万物存在,则不存在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不存在存在,则存在就不存在,即意味着万物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不存在,那么人的存在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行不通。如果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尽管不存在无法认识和把握,但人依然可以对不存在作出价值判断。不管人对不存在的价值判断是什么,这都不会影响到人对不存在实施价值尺度,并且这种尺度作用会随着人的消亡而消亡。

普罗泰戈拉明确地意识到万物与人之间的价值效用关系,对象对于人的价值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现实。“事物就是对我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就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2](P183)普罗泰格拉的意思是说主体的不同的需求决定着客体对人的呈现方式,而这种呈现方式是以主体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并且这种呈现方式并非事物的客观面貌,它指的是以主体的感受性为主导并以价值取向作为基础通过主体思维方式在主体大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这种客观形象的客观性是对主体而言的,正如色盲眼中的颜色,尽管它与事物本身的颜色有差异,但对于色盲来说,这种有差异的颜色体验却是客观的,从而也就决定了事物的颜色对于色盲的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探讨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它揭示出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存在与否是对象的价值和意义的标准,也就是说,对与人构成具体价值关系的物的价值体证以与物相对的人的去留为依托。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价值关系是一种以主体为尺度的关系,依主体的不同层次而表现出每一主体的个体性或特殊性”。[4](P308)这正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言而未明之意,需要我们做出一番积极的解读。

[注 释]

①一说普罗泰格拉生卒年约公元前481—前411,见希尔贝克(Skirbekk)、伊耶(Gilje,N.)著、童世俊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挪]希尔贝克(Skirbekk),伊耶(Gilje,N.).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童世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尺度万物命题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宇宙的尺度
9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