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2013-08-15

关键词:新建校园文化师生

李 星

(金陵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116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高校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积淀、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作为大学软实力标志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1]。

一、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涵盖了反映学校风气与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学校自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育人功能

高校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归结于此[2]。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文化培育人才的功能体现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干净的校园、别具一格的建筑,既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注意环保,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再如,各项激烈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能让学生懂得通过努力拼搏才能获得胜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既告诉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又让他们知道社会上还有许多落后的、贫穷的地方和人们需要他们去帮助……可见,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它会把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激发出巨大的能量。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体现:一是确立目标,比如学校定位、发展方向和教学评估等。这些目标或远或近、或多或少都会赋予校园人以压力和动力,让他们围绕这些目标奉献自我。例如,金陵科技学院在完成“一次创业”的任务后,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目标是建设一所以软件为主导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这个目标确立后,全校师生都以此为神圣职责,为目标的实现而尽心尽力。二是历史传统,良好的校誉会让校园主体以维护校誉为荣,以破坏校誉为耻。例如学校的传统比赛和节日,都会让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一股向心力,并能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三)调控功能

校园文化的调控功能主要是针对内部各组成要素,用来调整与其它文化形态和文化实体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校园文化就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其它的作用也无从提起。校园文化一方面通过有形的制度和规章明确规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另一方面通过无形的潜规则来暗示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有形的制度是刚性的、他律性的、强制性的,违反了,就会受到处罚,但它的作用也是外在的、有限的。无形的风气和习惯则是柔性的、自律性的,如果违反了,不会受到正式的处罚,但在精神上、良心上会感到不安。因为这种主动性,无形的管理作用就超越现实,并是无限的。

(四)娱乐功能

校园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多样的形式,给予师生放松调节的机会,使他们能松弛结合,既能提高工作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兴趣,愉悦身心。校园文化的娱乐作用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完成。由于高校师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不但有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都比较高的教师,又有正值青春岁月的年轻大学生,所以他们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既有高雅的古典艺术,又有通俗的流行音乐,并行不悖,互相辉映,而且比其他群体活动更加具有知识性、新颖性和教育性。金陵科技学院每年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唱响金科——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篮球对抗赛”、“乒乓球赛”等活动,使广大同学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投入作为保障,这种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资源[3]。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但重点大学和一些老高校能够得到国家乃至于社会各界的各项资助,相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它们的资金还比较充足。而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没有国家的资助,省、市财政投入非常有限,因此,资金缺乏便会导致投入不足。而人才的引进与稳定、校园环境的整治、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建设都需要大量财力投入,投入不足必然会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导致软实力竞争落后

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组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而精神文化是内在的核心。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初步完成了校园的硬件建设,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起步晚,本科教育经验不足,对大学精神缺乏深刻的认识,致使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导致了高校隐性的精神文化缺失,而精神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一旦跟不上,学校软实力竞争就会落后。

(三)文化的多元化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都变得多样化,各种观念、意识在交织和碰撞,各种文化在交汇和渗透,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导向不明确,因此在其形成和发展中更容易受到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四)师生参与意识不强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文化是全体校园人共建、共享、共有的群体文化,需要全校师生为之共同努力。但新建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原有的专科学校基础上发展或合并而升格的,学校成立时间不长,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相当大的缺口。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各项工作,自身还需不断提高。任务的繁杂、精力的有限使得教师们忽视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更加忽视了对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组织和引导,这样就严重影响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五)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之间缺乏互动

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在于把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或许认识到了,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行动又没有到位,因此没有明显体现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这个特色和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校园这个狭小的圈子,与地方、所在区域的沟通不够,合作的项目较少,对外联谊的活动也十分有限。这样闭门造车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影响其对社会文化营养的吸收与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树立“五个观念”

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发挥高等教育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育人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向,坚持以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育人,要从国家文化建设布局的大气候、人才培养的大背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局来认识校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树立“五个观念”:

(一)要树立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总体规划的观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被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需要长时期的积淀和不断地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不能靠“短平快”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全校师生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和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但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如此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我们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校园文化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要树立不断创新的观念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建校时间不长、办学格局分散这一现状,因此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水平低、重复建设等严重问题。很多高校是原有专科学校合并重组升格的,合并后的学校将原有的优秀校园文化也放弃了,导致了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方面的缺失。因此,要传承新建本科院校的原有组成成分、尤其是老校区或主校区优秀的校园文化,并将这些优秀文化复制到新的校区。复制和传承原有的优秀校园文化有利于缩短校园文化建设时间,扩大原有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要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办学的实践中不断积淀、不断生成、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并针对学校新的办学定位,整合各校区力量,紧跟时代需要,设计出更多能满足师生需要、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三)要树立全员共建的观念

高校校园文化是弥漫、渗透于师生之间及其创造活动的环境氛围,而且这种氛围是活跃的,富有生机的,犹如气韵流动,是校园内师生共同创造并遵守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以及共同认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4]。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息息相关,而建立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全员共建,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当好主角,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如何强化全体师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全体师生自觉参与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重要抓手,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树立文化意识,建立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负有的责任,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二是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的建设力度,有效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使校园文化辐射到每一个学生;三是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活动,增加学生参加校园文化的空间和机会,使他们通过对文化活动的定位、策划、评估、总结、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自我人文思想境界,完善知识结构与技能,加强思想道德水平。

(四)要树立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观念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校园文化内涵的凸显和校园文化气质的展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文化建设体现在育人环境当中。内涵丰富的风景规划、校园一隅的名人塑像、富有艺术审美情趣的人文与自然景观、道旗上的名言警句、校友捐建的文化石……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校园精神的体现和育人教化的载体,让校园物质环境设计与学校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大学精神有机结合,建设一个处处有品位、处处有内涵、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置身于校园的师生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感召力。

(五)要树立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观念

新建本科院校根植于地域的土壤中,从建立、建设到发展无不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深受地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应与地方经济、文化相结合,这有利于高校发挥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是形成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融入到地方文化中:一要建设好自身的校园文化,以引领地方文化。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保障校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品格和品位,并以此引领地方文化建设,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二要直接参与地方文化活动,建设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提供了舞台。高校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当中去,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同时,使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并最大可能地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三是挖掘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作为为地方服务的高校,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整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不仅能提升地方文化的品位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打造自身的专业品牌,突出办学优势。

[1]夏跃平.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嘉兴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7(4):61-62

[2]邓为民.探析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观察,2011(5):121-122

[3]孙曙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9(2):83-88

[4]夏宏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63-65

猜你喜欢

新建校园文化师生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