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的中国美学

2013-08-15李新市

关键词:功利中国梦美学

李新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我们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做了形象而富有凝聚力和激励作用的阐释:提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靠实干,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举国上下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的形势,实现中国梦的航船已经启程,中国美学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应有的贡献,已成为每一位美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审美无功利”说

长期以来,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中国美学势弱,已成为圈内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中国美学远离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疏离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现状,与一种美学理论密不可分,这就是所谓“审美无功利”的观点。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个人必须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美学工作者也不例外。“审美无功利”观偏偏让学者们远离现实,不去为现实服务,这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洪流相悖。

(一)中国美学史上的“审美无功利”说

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庄子第一个提出“审美无功利”思想。他认为,受制于外物的功利的满足是卑微渺小的,而超出了功利的精神愉悦才是最宝贵的。人要摆脱“物累”,达到象“天地”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就不能把物当作满足功利欲望、可以占有的对象去看待,而是要“与物为春”(《庄子·德充符》),“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庄子抱持一种超逸型的人格范式[1],尽管庄子不是在纯粹美学的意义上探讨“审美无功利”问题,但他这方面的思想仍渗透到后人的思想意识中,对于我国美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有负面影响,中国的美学工作者据此不敢理直气壮地走向田野和厂房车间,为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建设实践服务。

(二)西方美学史上的“审美无功利”说

在西方,第一个明确提出“审美无功利”命题并将其提到审美鉴赏“第一契机”高度的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说:“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2]”很明显,这里的“鉴赏”即审美。康德认为,只有当人自觉到能以一种无功利的态度去看待一个对象时,他所得到的才是审美的愉悦,这种愉悦与主体任何经过考虑的功利感无关。康德的这一命题对西方美学乃至中国当代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美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三)“审美无功利”的界域限定

既然在中西方美学史上都有“审美无功利”思想,而且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美学研究的方向和领域,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种“审美无功利”思想作些探讨:

1.主观上无明显功利目的。从审美活动的主观方面来看,审美与实用、道德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审美主体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体现出自身无明显的功利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隐含的或深层次的功利目的。对于主体而言,具有明显的无目的又合目的性的特点,因此表现出强烈的反明显功利又追求深层次功利的特点。比如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此情此景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主体看到了大自然各种形式的美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功名和利益,然而主体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美,促进了对自然的热爱,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通过社会审美,净化了心灵,强化了向善向美意识,实现了人生境界的提升。对审美主体而言,这种审美活动实际上是具有意义,并富有价值的。简而言之,从审美主体的视角进行分析,主体没有明显的、表象性的功利目的,然而,隐含的功利目的还是存在着的。通过审美,主体获得的益处还是能够体味到的。

2.客观上有明显功利目的。如果我们从审美现象的客观方面思考,情形就不一样了。审美活动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审美活动要承担社会系统分派给它的相应的社会教化功能[3]。比如,社会对自然审美活动的要求是要通过自然的人化,使之更美,更适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对人们的社会审美活动也有客观上的要求:通过这种审美活动,在社会上复制出更多的美好事物,促进社会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否则,这种审美活动在社会系统中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审美活动在客观上表现出功利色彩。

由于上述两种立论分别着眼于两个不同的方面,“审美无功利”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严重缺陷。对于审美的无功利特性和有功利特性应准确表述如下:其一,对于审美主体而言,既具有显性状态下的无功利,又具有隐性状态下的有功利;其二,从社会视角的客观情形来看,审美具有明确的系统功利性。即是说,审美在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过程中,必须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由此可见,审美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社会发展进步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美学研究深厚的土壤

中国美学势弱,是圈内人所共知的事实。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仍然抱持“审美无功利”的陈旧观念,认为中国美学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违“审美无功利”的古训,殊不知这种观点本身就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重大缺陷。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正努力奋斗,这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公开声称,马克思主义是以解决人民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出场的。不为现实服务,早已被马克思嘲笑为“经院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

关于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美的客观社会性是美的基本特征,是由实践的客观社会性决定的[4]。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赖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美侧重于内容美,以内容取胜。社会美的首要作用在于,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通过宣传、弘扬社会美,能够教育、激励人们趋向于心灵美;社会美能够美化生活,端正党风、民风,可以以正怯邪,以廉驱腐,弘扬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机勃勃。

自然美是现实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日月星辰、山水花鸟、草木鱼虫、田野园林等。自然界之所以美,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先人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造就了自然的人化和历史的积淀,使一定的自然物质基础与一定的自然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如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变化、统一、雄伟、幽深、秀丽、奇特、开阔、险峻等;另一方面,一定的自然性能如生长、发展、变化等,是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自然美的具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形状美、色彩美、声响美、流动美等。人们通过社会实践与自然发生了密切联系,被人们所熟悉、习惯、掌握和运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有用、有利、有益的效果后,逐渐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大自然丰富的自然美,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感享受。大自然之所以美,是由于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实践产生交互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美和审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美学最为深厚的土壤和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三、“中国梦”的宏伟理想与中国美学之兴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主张,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为实践服务。在当前,中国美学工作者要走出书斋,走下讲坛,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审美之根

信仰是美学美育的生命之根[5]。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美学工作者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如果抱持“审美无功利”的过时的、错误的观念,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当下中国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审美现代化相互交织并日趋融合的过程中,美学工作者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坚持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审美新动向,注意人的生存方式的新变化新发展,要不断地将现实的审美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有效地开发现实的社会美资源。感性审美首先是一种物质感性,以物质为基础;审美感性又是一种微观的、具体的人把握世界的方式,意味着特殊性和具体性,是人类精神现象学中最直接、最具体的环节。所以,中国美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之根,使研究进入广大人民生活的微观的、具体的领域,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密切关注现代化建设的时空变化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下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而且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而美好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美的规范、美的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社会良性运转、昂首向既定目标迈进的重要条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和自然一样,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好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去维护和优化,当美学展示社会富有震撼力的美好事物时,就是在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是要将审美活动引入社会,使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焕发出美的光辉。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讴歌人民群众,满足其向善向美的要求,凡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相互谦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支援的,都应当受到崇敬和赞誉。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美好的关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三)要致力于协调人民群众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当下中国美学工作者要善于深入社会,要致力于发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并且要通过发挥学科的优势,致力于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内在美是人的美的主要决定方面,内在美影响和规定外在美;人的外在美是人的内在精神美的外化,是它的感性形式。人的美既要具有美的内在精神,也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统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美学必须既注重对人的内在美的研究,也关注人的外在美即形式美的新变化、新趋势,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实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境界在新的起点上达到新的跃升。要通过大力弘扬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社会美,优化社会秩序,进一步增强人的综合素质,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是生活的主人,也是美的主人。美学工作者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深入的社会审美教育,使各种审美主体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心灵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培育向善向美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在社会交往中,处处彰显时代美赋予的品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无数美的事物。

(四)积极应对挑战,为群众服务

美学工作者要善于用审美的方式去启迪大众。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美学要大力宣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社会美好事物,使人民群众能感受到我们伟大时代人性的美好,道德境界的崇高;要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服务,致力于解决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美学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满怀热情地走向田野,走向厂房车间,与工人农民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虚心向他们请教,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才能知道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实际问题,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对直观形象的、富有震撼力和针对性的美好形象的广泛宣传,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化解心田的疑团,实现美的境界的提升。要使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使人们在物质家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过程中实现精神家园建设的同步发展。

(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诸多生存样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关照

中国国情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我们要想顺利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认真解决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美学理应在这方面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诸多生存样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实关照:“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6]。美学研究要密切关注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要从影响人的心灵变量的崭新视角开展研究,由鼓励人们开展一般的外在表现型审美活动如唱歌、跳舞等向开展内心审美活动转移,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审美活动向心灵审美的方向发展。要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发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向善向美的素材,把美学理论研究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起来,为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服务。

(六)把促进社会美的创造作为一项重要职责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人类的劳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美”并不是孤立物的静止面的一种属性,美与人的存在方式是密不可分的,美是根源于人的目的性、对象性的实践存在方式[7]。美是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既改造世界又改造自己的一种重要成果。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才对客观世界建立起了实践关系,同时也建立起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一方面,劳动作为人类获得物质资源的手段,是一种具有直接功利目的的实践活动,一项预期劳动成果的完成,能使人们得到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善”的满足;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由于不断地认识、深化和科学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使人的行为成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不断地趋向统一的活动,成了发展美的尺度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即创造美的活动,特别是创造现实美的活动。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劳动生产过程中,自然经过了“人化”,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自然具有了为人服务的意义,即为社会服务的意义;同时,人也改变了自己,使自己成了社会的人,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不断地增强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肯定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就是美的创造。人类在劳动中体现出智慧、才能、勇敢、灵巧、坚毅等优秀品质,这些都是人类美的充分体现,人们在充分彰显这些特征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幸福和美感。“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主客体统一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中国美学要根据不同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特点,以自己独特、形象、直观和富有震撼力的方式,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和劳动创造的生动形象,为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创造潜能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总观以上情形可以看出,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都是自然的人化的结果。在这种人化的过程中,人不仅改造了自然的形态,而且实现了人自身的目的。因此,自然不再仅仅是“物质”的表现形态,而且也灌注了人的精神。“美”在于发现,对自然美的发现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发现的过程是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出场的。如果一味地研究中外历史上的美学现象和历史人物的美学思想,抱持“审美无功利”的过时观念,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人在生产实践中,就能够以超然的态度从自然中解脱出来,还能够从自然的必然规律中解放出来,进行更高境界的思维、实践和创造,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的人化,是人对于自然的解放。人对社会美的创造活动直接依赖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并服务于物质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全体中国人民正在万众一心,为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的宏伟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美学理应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而不是隔岸观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为现实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1]韩经太.“清”美文化原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3(2):162-174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7

[3]张江南,王慧.网络时代的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71

[4]黄德志,梅宝树.美学入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29

[5]汝信,曾繁仁.中国美学年鉴2004[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11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3

[7]李峰,吕卫东.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87

猜你喜欢

功利中国梦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外婆的美学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