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臣传说的文化内涵

2013-08-15王兴芬

关键词:名臣介子伍子胥

王兴芬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名臣传说的文化内涵

王兴芬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古代那些为统治者创下盖世功勋能言善战的文臣武将们,他们的一生可以用功高盖世来形容,然而却大多命运多舛。相比较而言,民间传说却赋予他们一个完满的结局,这反映了广大民众鲜明的爱憎观和善良的心理愿望,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名臣传说;晏子;诸葛亮;介子推;文化内涵

民间传说中,中国古代那些为统治者创下盖世功勋能言善战的文臣武将们,无一例外都有着一个完满的结局,反映了广大民众鲜明的爱憎观和善良的心理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文臣武将却大多命运多舛。本文以唐前名臣为例,将他们具有卓越建树的一生和后世有关他们的民间传说结合起来,探究这些传说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上那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臣武将在民间传说中都被美化成了智勇双全的忠臣,他们有着盖世的功勋,文臣机智而善辩,武将英勇而有谋略。唐前流传的晏子传说中,晏子就是一位智者、贤者、仁者的化身。《晏子春秋》可以说是一部记录晏子传说集大成的著作,这部书着重记载了晏子日常生活的奇闻轶事,补充了正史的不足,反映了广大民众对这位贤相的喜爱。纵观《晏子春秋》所载晏子的传说,晏子首先是一位善辩者,如在“内篇杂篇下”所记“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的能言善辩使得一心要刁难晏子的楚王吃尽了苦头;其次,身处相位,晏子还是一位节俭的人,如“内篇杂家第六”就说:“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考察,晏子作为一国之相,的确很节俭,司马迁就曾赞美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但再节俭也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最多也只是穿得简朴、吃得简单一点而已。因此上述民间传说显然对晏子节俭的美德有所夸大,反映出民间传说的朴拙之气。除此之外,其中一些民间传说还表现了名相晏子过人的谋略与智慧,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二十四”所记“二桃杀三士”的传说,就是讲晏子如何用两个桃子使得三个力大无比的勇士死于非命的故事。晏子是一个举贤授能的贤相,却因为他“过而趋,三子者不起”,就设计把三个勇士杀掉,这显然不合史事,但这个传说在后世流传非常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就多次出现,这实际上是广大民众为显示晏子超人的智慧所作的演绎。而在“内篇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条中,景公为去国而伤心落泪,而晏子却“独搏其髀,仰天大笑”,这在生活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很明显这也是传说。

先秦时期的名臣贤相,功业在晏子之上者不可胜数,那么为什么晏子会进入民间传说的视野,成了广大下层民众交口称颂的对象呢?笔者以为,这与特定历史时期广大民众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晏子为政廉洁,生活节俭,他关心和同情民生疾苦,同时又能举贤授能,所有这些都符合下层民众对名臣贤相的心理需求。众所周知,“晏子故事基本形成的春秋战国是一个新旧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一切都处于动荡与混乱状态,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者也。’人民奔走无望,无以聊生,只能借助某些精神形态的力量来寄托他们对忠臣贤相及其辅佐下的清明政治的期待,而晏子其人正投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当部分下层文人将晏子的事迹传播至民间之后,广大民众就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集体智慧来创造和加工适合他们口味的晏子故事。”[1]25因此我们看到的《晏子春秋》中民间传说中的晏子形象,就更多的是以下层民众的视角来批判地认识社会现状和统治者的所作所为的。

不止晏子,民间传说中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文臣武将,莫不如此。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主要是因为自明代以来《三国演义》的影响。实际上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在两晋南北朝时就广为流传,《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就搜罗记载了当时流传在民间的诸葛亮传说故事,如: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侯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卻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兵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亮死),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言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是一位贤相,而且在军事上尤有建树,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除此之外,在众多东晋时期私人撰写的魏晋史书和《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及其人物论赞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孔明神机妙算的异人之事,不再引述。考有关史料发现,民间传说在这里显然提升了作为三国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军事智慧与谋略。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诸葛亮的传说大多是对诸葛亮的提升和赞扬,但也有一些深含贬义,如关于诸葛亮之死,这一时期就有几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是在与司马宣王相持于渭南百余天时生病,“卒于军”的;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晋王沈《魏书》则言:“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但在晋孙盛的《晋阳秋》中,诸葛亮并非因兵败“忧恚呕血”而死:“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几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与魏晋时期诸葛亮传说产生的地域性有关,“魏晋时,创作伊始就有很大的地区差别性:蜀民歌颂诸葛亮的政治家才能,而中原地区则记叙深含贬义的传闻。到东晋南北朝时期,传说中的诸葛亮受到一致的赞扬;他被赋予突出的军事才能而不同于正史记载,又带着神秘怪异的色彩。”[2]笔者认为,所有上述传说,不论是历史人物本身原有的事迹材料,还是正史所不见的把历史人物理想化的虚构情节,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文化意蕴。六朝时人之所以在民间传说中神化诸葛亮的形象,是因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集团中的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暗合了民众“人心思汉”、“尊汉抑曹”的正统观念;同时,诸葛亮终其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魏晋时代身处战乱之中的平民百姓追慕贤主明相、渴求仁政的时代情绪。

晏子、诸葛亮之外,介子推、伍子胥、韩信、张良等无一不是功高盖世的忠臣良将,民间盛赞他们的传说故事也很多,兹不具述。

毋庸置疑,将相名臣的传说之所以在后世广为流传,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这些名臣将相伟大功德的追念,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民间传说的流传都是与各个时代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如《晏子春秋》中所载晏子的传说实际上反映了战国中后期广大民众对那些具有薄赋、省刑、宽政、节用等主张,民本、民主等思想的贤相的渴望;《吴越春秋》、《史记》等所载的伍子胥传说是汉代盛行的血亲复仇思想的反映;而两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传说的盛行,则表现了身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广大士人对蜀汉君臣“鱼水之情”的羡慕。

后世流传的那些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名臣的传说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令人敬仰、让人怀念的一面。但是这些将相名臣最终的结局如何呢?他们为统治者效忠,是否得到应有的丰厚待遇呢?

介子推可谓这方面的代表,《庄子·盗跖篇》曰:“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这是有关介子推较早的传说。汉代刘向在其《新序·节士》中也载有子推焚死的传说,较之《庄子·盗跖篇》则更为详细。对介子推传说作详细记载的要数《吕氏春秋》和《史记》,两书所记内容大体相同,这里虽无子推焚死之说,但也记述了割股奉君的子推在晋文公建国后竟然被忘记了分封,子推看透世间炎凉,自赋《龙蛇之诗》归隐于介山的传说。如果说《吕氏春秋》和《史记》关于介子推最终隐而不见的记载,和《左传》相同,还有一些史影在内的话,《庄子》、《新序》的记载则完全是传说了。但不论文献如何记述,介子推最终的结局不是自焚而死就是退隐介山。再来看赵盾,为了国家的安危多次向荒淫无道的晋灵公进谏,非但没有换来统治者的重视,反而屡招杀身之祸: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

还有伍子胥,《吴越春秋》记述了伍子胥替父兄报仇的经过,但以更多的笔墨写了伍子胥的知恩图报,他为吴王提出了富国强兵的策略,不断地向阖闾进荐优秀的人才,并全力辅佐阖闾之子夫差。但伍子胥的赤胆忠心换来的却是被迫自杀以及死后被吴王夫差断尸分身的悲惨结局:

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托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降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介子推、赵盾、伍子胥如此,文种、韩信也是如此,他们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一个为越王勾践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为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最终都未能逃脱被杀的命运。

除上述被杀的将相名臣以外,还有一些开国功臣,在帮助统治者打下江山后,便悄然隐退,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他们看清了统治阶级只能与臣子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的本质。范蠡较早看出了这一点,他对文种说,勾践“为人长颈,鹰视狼步”,是一个“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的人,因此,在勾践复国以后,范蠡便乘舟而去。另据史料记载,在灭吴回越途中,范蠡向勾践辞别,勾践不许,并说:“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3]659由此可见勾践凶残的本性。与范蠡一样,看清统治者本质的还有萧何、张良等人,他们在刘邦建国以后,或自污,或隐退,以此保全身家性命。较之范蠡,文种却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统治者的本质,他舍不下自己呕心沥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渴望与君同享,最终却招来杀身之祸。同样,韩信也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刘邦不会对自己下毒手,直到临死时,他才幡然悔悟,喊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4]2627这一封建社会严酷的现实。就是为蜀汉耗尽最后的心血,死在军营的诸葛亮也是如此,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扶不起的阿斗在他死后不久,就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蜀汉江山拱手相让,后主的无能怎能让诸葛亮死而无憾?因此,不论是死在军营的诸葛亮,被杀的文种、韩信,还是被迫隐退的范蠡、张良,他们的最终结局并非如他们所愿,后世流传的许多传说都揭露了统治者对这些名臣将相的冷漠和无情。

民间传说常常赋予大众所喜爱的人物一个完满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广大民众对现实世界最朴素的认识。如前所述,将相名臣在帮统治者打下江山后,或自杀、或被杀、或被迫隐退,结局令人同情。但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常常赋予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完美的结局或传奇的人生经历。

介子推之死,引起了广大民众强烈的同情。在东汉初年,就有了把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的明确记载。东汉初年的学者桓谭在其《新论》中记载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桓谭之后,蔡邕在《琴操》也中说:

介子绥割其腓股以饵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匿于山。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随着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介子推还被尊奉为长生不死的神仙。《十六国春秋》卷十三就说:

介子推,帝乡之神也。历代所尊,或者以为未宜替也。一人吁嗟,王道尚为之亏,况群神怨憾而不怒干上帝乎?纵不能令天下同尔,介山左右,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广大民众善良的愿望和对介子推的同情和怀念。

伍子胥被吴王赐死,并“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之立祠于江上,因命之曰胥山。”[4]2180后来民间就有很多伍子胥为涛神的传说:

吴郡王闳渡钱塘江,遭风船欲覆,闳拔剑斫水,骂伍子胥,水息得济。(谢承《后汉书·王闳传》)

张禹拜扬州刺史,当济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禹厉声云:“子胥若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令鼓楫而过。(司马彪《续汉书·张禹传》)

伍子胥恨吴王,驱水为涛,今会稽钱塘丹徒皆立子胥祠,欲止其涛也。[5]

除此之外,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捷悟”门引《会稽典录》说曹娥父死亡的原因是“汉安二年,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六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引邯郸淳《曹娥碑》亦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又,《太平御览》卷五四九引晋人《分晋会丹阳三郡记》也说:“重山者,大夫种所葬也。在西乡郭外。后潮水穴出,飘去其尸。俗云:伍子胥乘渐水取以去,今山胁有缺处。”唐代以来,伍子胥为潮神的传说流传更为广泛,如唐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把作为潮神的伍子胥的形象就描摹得非常具体。《锦绣万花谷》卷五说:“子胥乘素车为潮神。”《月令广义·岁令一》也说:“潮神即伍子胥”,不一而举。另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临死时,“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刎而死”。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越人入吴南城时,伍子胥现形的传说:

(越军)围吴于西城,吴王大惧,夜遁。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欲入胥门,来至六七里,望吴南城,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越军大惧,留兵假道。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越军坏败,松陵却退,兵士僵毙,人众分解,莫能救止。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子胥乃与种蠡梦曰:“吾知越之必入吴矣,故求置吾头于南门以观汝之破吴也。惟欲以穷夫差定,汝入我之国,吾心又不忍,故为风雨以还汝军。然越之伐吴,自是天也,吾安能止哉!越如欲入,更从东门,我当为汝开道,贯城以通汝路。”于是越军明日更从江出,入海阳于三道之翟水,乃穿东南隅以达越军,遂围吴。守一年,吴师累败。(《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上述传说对伍子胥的神化,实际上反映了广大民众鲜明的爱憎观念。伍子胥之外,广大民众对文种的悲剧命运也充满着同情,因此,民间传说最终也让文种同伍子胥一样,化为涛神,永存于天地间。《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载,文种“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文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文种也。”汉代的开国功臣张良,其生平经历更是充满了神异色彩,据《史记·张良列传》载: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丁宏武先生认为,圯上授书张良,生能预言天下兴亡,死后能化为榖城下黄石“神人”的黄石公是绝对不存在的,“但就张良亡匿下邳十年之间,由一个刚强不忍的侠士变为隐忍谦退、运筹神算的谋士这一历史事实看,他曾受到一位洞悉时势、谙熟齐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稷下黄老思想的反秦隐士的授书指点,却极有可能。”丁先生通过推究这一传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指出:“在张良或时人精心撰构的圯上授书这一神秘的传说之中,既蕴涵着对姜尚、管仲等人无比的敬仰,又暗寓着坚忍不拔的反秦之志。先民历史悠久的灵山灵石崇拜与秦汉之际方兴未艾的谶语符瑞之说,成了他们随手应得的工具,使张良反秦辅帝的志向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这一切和陈涉、吴广起义前夕置丹书于鱼腹之中,于丛祠中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同出一辙,只不过掩饰得比较高明而已。”[6]司马迁把这一传说写进《史记》,说明在当时的流传之广。

张良之外,三国名臣诸葛亮更是民间传说神化的对象,如前所述东晋孙盛《晋阳秋》记诸葛亮去世时的神异传说就说明,在民间传说中,广大民众已把他当作不同于凡夫的天上星辰了。又,东晋志怪小说家干宝,在《晋记》中记述了汉中八阵图的神异:“诸葛孔明于汉中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三丈许,谓之八阵图,于今俨然,常有鼓甲之声,天阴弥响。”在空无甲兵的石阵中,竟然会听到鼓鸣攻杀之声,这显然是一个荒诞的传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关诸葛亮的神异传说,如南朝宋人刘敬叔把诸葛亮传说同阴阳五行联系在了一起,晋张华的《博物志》里记有诸葛亮的鸡鸣枕和诸葛锅等神物的传说,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里还记有诸葛亮施法术让南征兵士一夜飞归故里的传说等等,所有这些传说,也直接影响了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评价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时,就说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实际上反映了后世民间传说对诸葛亮的进一步神化,只是到了明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了一个总结罢了。

综上所述,民间传说中那些功高盖世的将相名臣,他们在现实中的悲凉结局与民间传说赋予他们的神异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民间传说中,将相名臣的形象往往被提升和净化,他们经常被描述成仁者、智者或有勇有谋者的完美化身;很多记述统治者对他们排挤、冷落和迫害的传说故事,则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和残暴,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们的敬仰、爱戴之情。实际上,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名臣将相的一生都充满了悲情的色彩,而只有在民间传说中,广大民众才会赋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完满的结局。所有这些也表现了广大下层民众对关心民生疾苦、廉洁、有智慧、有谋略的将相名臣的向往。

[1]祝灵凤.晏子形象及其源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

[2]陈翔实.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故事传说[J].河北大学学报,1981(2).

[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鲁迅.古小说钩沉[M].济南:齐鲁书社,1997.

[6]丁宏武,解光穆.黄石公故事献疑[J].甘肃社会科学,2003(3).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egends about Famous Officials

WANG Xing-fen
(School of Litera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s, either eloquent civilians or valiant warriors,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for the rulers, mostly suffer mishaps in their lives, although their contributions can be described as being unparalleled.In comparison, folklores give them a perfect ending, which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desir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ir good wishes,and contain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legends of famous officials;Yan Tzu;Zhuge Liang;Jie Zitui;cultural connotations

1672-2035(2013)06-0037-04

G112

A

2013-04-18

王兴芬(1973-),女,甘肃靖远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唐前传说的衍生与演变——基于汉魏六朝文献的文化阐释》(11XJC751003)

【责任编辑 张 琴】

猜你喜欢

名臣介子伍子胥
晚明张溥等编刊名臣经世类史著及其影响*
清明节与介子推
“千金”的由来
东周列国志(10)
千金小姐
伍子胥出昭关
介子推守志
浅析贾探春与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异同
清明节的传说
儒将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