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老师》课堂教学实录
2013-08-15陈新星
◆陈新星
(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教学内容: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鬼当家》
唱:《我当老师》
听:《变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变妈妈》和《我当老师》这两首歌曲的欣赏、演唱,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2.能用活泼、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我当老师》的幽默、天真的情绪;通过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变妈妈》的节奏、旋律变化,并能随音乐做出自然的表情与体态语言。
3.模唱不同节奏形式的do、re、mi。知道休止符在两首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休止符在歌曲中的准确把握。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音乐朋友,它们调皮地躲进了我的歌声里,听听——它们是谁?
教师演唱《do、re、mi》,过程中邀请学生加入,对演唱姿势、气息、声音作简单要求。
师:它们是谁呀?
生:do、re、mi。
师:这三个音中谁的位置最高?
生:mi。
师:谁最低?
生:do。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教师弹奏,师生齐唱do、re、mi,感受三个音的高低位置。
二、模唱不同节奏形式的do、re、mi
1.师生接口唱游戏
师:现在我唱do,大家接唱后两个音。教师弹奏,师生接口唱。
师:听!我有什么变化?
师:dododo(手势提示)
生:rerere、mimimi。
师:真棒!听,老师又有什么变化?
师唱:dodo(啪啪)(手势提示)
生:rere(啪啪)mimi(啪啪)。
师:看!这里出现了谁?
生:休止符。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唱准这个节奏,我们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两下。
巩固练习:
师:dodo(啪啪)(手势提示)
生:rere(啪啪)mimi(啪啪)。
师:现在老师增加一点难度,把这三个音结合到一起!请听mimiredo(啪)(手势提示)
生:mimiredo(啪)/mimiremi(啪)
师: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可细心了,他已经发现了这两句的不同,你知道在哪吗?
生交流,发现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接口唱,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节奏的变化及休止符的表达方式。
2.教师模唱歌曲《我当老师》的旋律,学生模唱某些熟悉的片段。
师:现在老师将这些不同节奏的do、re、mi放进一段旋律中唱一唱,遇到红色部分的时候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唱,让我们先来试一试!
模唱歌谱第一行,把握节奏。
师:嗯!大家跟老师配合的真不错!让我们跟着琴声完整地模唱一遍。教师伴奏,范唱乐谱,学生在红色部分模唱。
师:刚才我们模唱的就是歌曲《我当老师》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听,歌曲中“我”给谁当老师?当老师的感觉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充分体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学唱歌曲《我当老师》
1.初听歌曲
师:歌曲中“我”给谁当老师了?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给小动物们当老师,是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在休止符处拍手。
师:大家的休止符拍的真准确!让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们当老师吧!
3.齐读歌词,充分熟悉歌曲内容,体验给小动物们当老师的感觉。
师:小动物们真是太可爱了!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4.分句听唱歌曲,解决部分音准、连线、休止符(前面的字要弱唱)
5.完整演唱歌曲,发现音准或节奏问题及时解决。
师:通过歌曲演唱,你发现了哪些不太好唱的地方吗?(生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解决学生的难点。)
6.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师:老师发现今天我们班上的女孩子特神气,下面就请她们当小老师,先来唱,男孩子接红色字体的部分。
7.男、女生接口唱,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师:瞧!她们当起小老师来有模有样。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给小动物们当老师有趣吗?
师:我们在演唱时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唱出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呢?
生:稍快。
师: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时,声音应该怎样呢?
教师范唱两种声音,学生选择适合表现歌曲情绪的一种来演唱。
8.选择更能表现歌曲情绪的演唱速度,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师:大家唱的真投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唱,谁愿意?
他在演唱时,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为他加上表演,好不好?
9.请个别学生为大家演唱,其余同学自由表演,体验音乐活动中合作的欢乐。
师:(结合演唱情况点评)我发现很多小朋友表演起来特别可爱,老师将大家的动作进行整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吧!
10.教师整合学生的部分动作,师生一起表演歌曲
师:通过演唱和表演,我们感受到了《我当老师》这首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歌曲,想请你来听听歌中唱了些什么?它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四、欣赏歌曲《变妈妈》
1.初听歌曲,感受并对比两首歌曲的情绪。
师:你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生答。
师:还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你敢吗?生答。
师:这个时候歌曲中的小姑娘是怎样想的呢?生答。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曲内容,让学生体验当“小大人”的感觉。
2.复听歌曲,教师板书图形谱
师:通过图形谱我们可以看出,当小姑娘特别兴奋时,节奏会变得舒展,旋律上扬;而当她忐忑不安时,节奏时而紧密、时而舒展,旋律也会下滑。现在我们知道,当人物心情发生变化时,歌曲的节奏、旋律都会发生变化,歌曲情绪也跟着发生变化。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轻声地唱一唱,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谱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随着小姑娘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
3.再听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把教材卷成筒状,随节奏上下拍打和上举手臂左右摆动,感受并表现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在充分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能随音乐律动。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听、唱、动、画的方式,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充分地表现出来,课后大家还可以尝试更多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下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