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供能系统供能规律进行投掷项目综合训练的探索

2013-10-24◆徐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31期
关键词:负荷量间歇乳酸

◆徐 敏

(浙江省玉环县陈屿中学)

1前言

学校业余训练,主要是解决训练及恢复的问题,尤其是素质及技、战术训练,在时间及负荷方面的合理安排。下面,根据本人带训练的体会,结合有氧氧化、ATP-CP系统、乳酸能供能,等三大供能系统供能规律,对一堂投掷项目综合训练课,进行探索。

2运动负荷和恢复的机制

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方面。影响负荷量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负重总量;影响负荷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密度、完成每个练习所用的速度、负重量以及练习的质量和动作难度。

恢复是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负荷后的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并超过负荷前水平的过程。机体在负荷后的恢复期间,能源物质和机体能力,超过原来水平,称之为超量恢复。而恢复的能量,来源于有氧氧化、ATP-CP系统、乳酸能供能,等三大供能系统(恢复机制),并且不同项目,不同负荷供能机制不同。例投掷项目,重在发展其技术基础上的爆发力,其主要供能首选ATP-CP系统。由于能源的消耗达到恢复(或不完全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例ATP-CP系统,需1至5分钟,同时,恢复时间过长或过短,不利于恢复(或超量恢复),故进行爆发力训练,组间间隙1至5分钟为宜。

2.1有氧氧化供能

在有氧情况下,糖、脂和蛋白质,在体内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供机体利用,称为有氧氧化供能。一般40%以下强度运动,主要为有氧氧化供能,且其持续时间较长,故耐力性项目,例长跑,主要是有氧氧化供能。

2.2乳酸能系统供能

乳酸能系统供能,又称糖无氧氧化供能,它是指糖经无氧分解(酵解),生成乳酸的同时,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一般60% ~90%强度运动,主要由乳酸能系统供能,且其持续时间,为30秒至90秒。由于肌肉中堆积的乳酸,对肌肉的运动能力,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肌乳酸进入血液,成为血乳酸(肌乳酸的消除),3分至5分钟时,血乳酸浓度最大,故血乳酸能供能为主的项目,例短跑,其组内间歇,应控制在3至5分钟;而肌乳酸半时反应(消除一半),为11分钟,故组间间歇为10至20分钟。

2.3 ATP-CP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

ATP(三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CP(磷酸肌酸),是肌酸的磷酸化形成的。ATP-CP系统供能,是指CP分解时,储存在CP中的高能磷酸键,裂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供能。一般90%以上强度,10秒以内的供能,主要由该系统先供能,且CP产生新的ATP,需2至5分钟。故爆发力项目,例投掷、拳击等训练,应充分遵循该系统供能规律,训练爆发力时,一组持续时间,应控制在10秒以内,且组间间歇1至5分钟。

3适宜的负荷和适时的恢复是提高成绩的必要条件

负荷强度与负荷量比较,它对有机体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负荷强度中等,负荷量较大的运动负荷,主要可发展耐力素质;负荷强度大,负荷量较小的运动负荷,主要可发展力量和速度素质。故要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训练的量及强度。

同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机体承担的运动负荷,使人体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根据超量恢复的原理,负荷后的恢复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能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故应合理安排好训练每一周期,乃至每堂课的合理间歇时间,以期能量的再生、恢复,乃至超量恢复出成绩。

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把负荷与恢复,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恢复过程的规律,安排好适宜的负荷,和适时的恢复过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4一堂投掷项目综合训练课的操作程序

众所周知,爆发力是投掷运动员的灵魂,投掷要想出成绩,只有经过不断的耐酸性等训练,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故在投掷训练中,在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上,应遵循ATP-CP、乳酸系统的供能规律,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同时,技术是使运动员达到高水平重要因素之一,结合神经兴奋应适宜、体力有一定的承受力等因素,一堂投掷综合训练课(2小时)为(见下图):

以铅球训练为例,课的操作为:20'热身准备活动→背向滑步推铅球(20')→能体现快速力量的杠铃片挺举,8至10次一组,共5组,组间间歇3'~4'(共 15')→模拟推铅球动作橡皮筋快速练习,每组持续 1',共 4 组,组间间歇3'-4'(共15')→针对腿部力量不足,蹲跳起练习,每组持续1.5',共5组,组间间歇3'~4'(共20')→慢节奏原地(或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20',不间歇)→放松(10')。

5结语

一堂好训练课的安排,应科学、合理。科学指的是遵循训练及自然的规律,合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切实可行。但我们训练时往往喜欢追求大运动量、大强度,容易忽视供能系统供能规律(特别是运动持续时间及合理间隙),导致运动性疲劳。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冯炜权.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王则珊.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负荷量间歇乳酸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