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热敷治疗跟痛症80例
2013-08-15肖舜洪
肖舜洪
(江西省万安县五丰镇卫生院,万安343800)
中药熏洗热敷治疗跟痛症80例
肖舜洪
(江西省万安县五丰镇卫生院,万安343800)
目的 观察自拟灵仙外治方治疗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使用自拟灵仙外治方熏洗热敷治疗的80例跟痛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经过1疗程的治疗,自拟灵仙外治方治疗跟痛症的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自拟灵仙外治方熏洗热敷治疗跟痛症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的适宜技术。
灵仙外治方;熏洗热敷;跟痛症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因为可致病的原因多样化,临床上经常将其视作多种慢性损伤性疾病的并发症。跟痛症发作时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用局部封闭、理疗、胫后神经跟下支切断或骨刺切除术等疗法,但极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我院使用中药熏洗热敷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80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50.6岁,其中男32例,女48例;平均病程3个月~2年。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跟痛症的诊断标准[1]。①晨起或休息后走路足跟痛,稍后缓解,行走时间长时再次出现疼痛;②检查可触及跟痛的压痛点。因脂肪垫劳损所致,压痛点在足跟负重区偏内侧;因跖筋膜炎所致,压痛点在跟骨大结节的跖筋膜;因跟骨滑囊炎所致,压痛点在足跟内侧结节下。③X线检查有时可见跟骨骨刺。上述3项①、②为必备条件,③项为参考条件。只有符合①、②和/或③者就可诊断为跟痛症。
1.3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或对本方过敏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者;⑤局部皮肤破损者。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需减少足跟负重和站立、行走的时间。使用自拟灵仙外治方熏洗热敷。药物组成:威灵仙200g,生川乌50g,生草乌50g,红花50g,生麻黄50g,皂角刺50g,细辛50g,生大黄50g,苍耳子50g。上药研成粗末,每次取50g用纱布包裹后加水2000ml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45分钟,取出药袋,倒入白醋50ml,冰片2g,搅拌均匀至冰片溶化,再将药液倒入脚浴盆中。把患足放入盆内,先熏后洗,并轻轻按摩患处。熏洗完毕,把药袋趁热敷于足跟疼痛处,每次热敷30分钟左右。每日熏洗热敷2次。12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有明显进步。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2.2 疗效经过1疗程治疗,未见不良反应,依从性好。治愈48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
3 讨论
跟痛症是慢性损伤所致的跟骨跖面疼痛,行走困难的病症。多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可因跖筋膜炎、跟骨滑囊炎、脂肪垫劳损等引起。大多数病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但再次复查X片显示跟骨骨刺依然存在。可见跟痛症的临床表现与跟骨有无骨刺关联不大。故该次疗效观察不把跟骨骨刺的有无列入疗效评价标准。
跟痛症在临床上必须和跟骨高压症鉴别。跟骨高压症是由于跟骨内压力增高所产生的跟部疼痛。和跟痛症临床表现相似,亦多发于中老年人,跟骨疼痛,影响行走,下肢休息可使症状减轻,但以抬高休息时症状缓解更快。检查时在跟骨的内侧、外侧、跖侧均有压痛和叩击痛。而跟痛症表现在跟骨的跖侧疼痛和压痛。治疗方面,跟骨高压症保守疗法一般无效,多应进行手术减压治疗。
跟痛症属于中医“足痹”范畴。足部位于身体最下部,承受全身重量,是足三阳、足三阴的交接处,又是阴跷脉、阳跷脉、足三阳、足三阴经筋的起点,[2]故易患病。《灵枢·九针》:“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特别是年老肝肾不足后,足部肌肉、筋骨、关节失养,风寒湿邪侵犯,瘀血内停,致足部气血凝滞,经脉闭阻,遂成足痹。临床上跟痛症以寒湿痹阻,气血凝滞者多见。治宜祛湿散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自拟灵仙外治方中重用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君药,臣以祛湿散寒止痛之生川乌、生草乌,红花、皂角刺、大黄活血祛瘀,麻黄、细辛、苍耳子散寒止痛,白醋舒筋散结,冰片活血止痛,共为佐使。经过熏洗疗法的温热渗透,促使腠理疏通,脉络通和,气血流畅。热敷疗法具有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松弛,从而起到驱除寒湿、消肿止痛的效果。故其湿能祛,寒能散,脉络自通,瘀血渐化,其痛自止。
通过对80例跟痛症病例使用自拟灵仙外治方熏洗热敷的疗效回顾性分析,证实该疗法具有疗效可靠、经济可行的特点,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的适宜技术。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3.
[2]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3.065
:1672-2779(2013)-23-0084-01
杨 杰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