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12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3-08-15孙跃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6期
关键词:肺动脉瓣房间隔室间隔

孙跃东

长春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吉林长春 130000

先天性心脏病(CHD)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病。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医疗技术与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在技术上也日臻完善,治疗效果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效避免了外科麻醉风险、手术造成的巨大创伤和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被越来越多的采用[1]。本院对于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10年2月—2013年1月来该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共120例,对其全部施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法。其中,女性患者为51例,男性患者为69例,手术以前都询问过既往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和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与x线胸片等辅助检查后,均可得到明确的诊断。患者的年龄为6个月~52岁,体重在6~98 kg之间,其中,属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共3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共2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共22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共1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共4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有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共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共2例;属于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共3例;法洛四联症合并有侧支患者共4例,属于房间隔缺损合并有室间隔缺损患者共2例。

1.2 介入治疗的方法

全部患者都使用国产Amplazter封堵器进行治疗。患者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的监视下,运用经皮穿刺股静脉或者股动脉法实现介入治疗。全部患者手术以后的3 d、1个月和3个月以及半年进行复查。对于肺动脉瓣球囊出现扩张以及动脉导管没有闭合的患者,在手术以后不用抗凝治疗,对于室间隔缺损与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手术以后给予患者常规药物阿司匹林口服6个月,剂量为3~ 5mg/kg。

2 结果

全部患者中,实施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22例,有1例患者没有成功;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29例,有2例患者没有成功;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共13例,有1例没有成功。其他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总成功例数为116例,成功率为96.7%(116/120),经过随机访问1~6个月,患者体内封堵器位置比较固定,没有出现移位或者破损现象。通过晚期随访,也没发现有封堵器脱落、器官栓塞、残余分流、股动静脉瘘和心律失常以及导致瓣膜运动异常的情况。

3 讨论

在目前,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开始由非开胸的介入治疗所替代。对于大多数的部分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封堵器介入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完全可以替代外科的修补治疗[2]。动脉导管未闭属于最早也最适用于运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术治疗,通过临床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的主要并发症是残余分流与脱落。本项研究组中,动脉导管未闭或者是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经过随访3个月以后,其残余和分流完全消失。若患者存在着重度的肺动脉高压,并且动脉水平出现双向分流,在手术以前先测量患者的肺动脉阻力与压力,在条件成熟后再进行介入治疗。

针对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介入治疗,应当时继发孔中央型的房间隔缺损,其最大的伸展直径应当小于36 mm,缺损边缘最好是5 mm以上的间隔组织,本研究组中,有患者的下腔边缘是3 mm,我们选择偏大的封堵器进行封堵获得了成功。患者的年龄一般应大于3岁,体重一般应大于10 kg。选用的封堵器的直径应当要小于房间隔的直径。对于重度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B超检查显示双向分流,如果血氧饱和度数值偏低,那么在封堵以前应当测量肺动脉压力与肺动脉的阻力[3]。如果患者的年龄大于50岁,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应当先给予冠状动脉造影以排除冠状动脉狭窄症状后,再实施封堵介入治疗。本研究组有2例患者介入没有成功,其中的1例由于缺损残端严重不足,导致封堵器无法固定而最终转到外科进行治疗,手术结果证实属于下腔型的房间隔缺损;有1例患者的房间隔缺损比较大,但左心房径偏小,并且左上肺静脉行走异常,所以操作比较困难,手术以后出现了心率减慢,且心包出现少量的积液,后改为急诊外科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手术以后得到痊愈,所以,不应当反复地释放封堵器,假如超过3次则要保证推送杆和封堵器的连接牢固性[4]。对于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主要是适用于直径在12 mm以内的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与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因为这部分缺损比较靠近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在封堵器植入以后,就很可能会影响到瓣膜功能(尤其是主动脉瓣)[5]。因此,在释放封堵器以前应当对主动脉根部进行造影检查。

另外要选择适宜的大小封堵器,封堵器的脱落往往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原因是封堵器选择过小,且病变的解剖部位比较特殊,或者是操作不当或这器材本身存在河大的质量问题等而造成。本组有1例出现封堵器脱落,属于房间隔缺损患者,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引起,室间隔缺损为选用偏小封堵器所致。同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应当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各类指征。如果封堵没有成功或这是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封堵器脱落、心脏压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严重溶血等)都可能会需要转成体外循环手术[6]。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支栓塞手术可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成攻率,并减小手术以后灌注肺等系列并发症[7]。本研究对于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以前进行常规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发现患者有大于3 mm的较粗侧支时,即考虑对其进行介入封堵侧支术。本研究组中,侧支最粗的为7 mm,手术中通过造影发现,都发自于降主动脉,每个患者的侧支为2~3支,通常要选择其中最粗和最容易封堵的侧支进行封堵。在封堵以后,要立即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若血氧饱和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则需要释放封堵器,但是如果其血氧饱和度在吸氧时低于70%或者是低于原来的10%时,不能排除侧支的单一供血,这时候要放弃封堵治疗。

综上所述,运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存在创伤小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并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信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一定会大大降低,真正为患者带来福音。

[1] 杨进源,郑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48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l5(4):311-313.

[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3] 张密林,贾彬,解启莲,等.58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J].临床荟萃,2010,21(19):1412-1414.

[4] 秦永文.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1,17(增刊):55-57.

[5] 方臻飞,沈向前,胡信群,等.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继发性房间隔缺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4(20):61-63.

[6] 彭道地,蒲晓群.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5例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93-297.

[7] 蒋世良,徐仲英,黄连军,等.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12(6):323-325.

猜你喜欢

肺动脉瓣房间隔室间隔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肺动脉瓣短轴切面诊断先天性四叶式肺动脉瓣畸形的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瓣发育不良1例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并狭窄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 例临床分析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