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草即赤地利”质疑
2013-08-15黄斌张银柱
黄斌,张银柱
关于“赤地利”与“五毒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由于古本草的形态描述简单,绘图粗糙,给后世考证其名实归属造成很大的麻烦。明代李时珍在综合前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五毒草即赤地利”的权威论断,暂且平息了众说纷纭的争论。然而,笔者不揣浅陋,对此仍持有异议,现质疑如下。
考“赤地利”一药,首见于唐《新修本草》:“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诸痢,断血破血,带下赤白,生肌肉。所在山谷有之。其叶似萝藦,蔓生,根皮赤黑,肉黄赤。二月八月采根,日干。”[1]而“五毒草”之名,则出自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味酸平,无毒。根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并醋磨傅疮上,亦捣茎叶傅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生江东平地。花叶如荞麦,根紧硬似狗脊。一名五蕺,一名蛇网。又别有蚕网草,如苎麻,与蕺同名也。”[2]
“五毒草”与“赤地利”之间有什么关联?作为“拾遗”第一家的陈藏器只字未提,并且在性能记述、形态描写上也看不出二者有必然的联系。据此不难推断,在陈藏器的眼里二者应该是不同的两种药,否则,他就不会在《本草拾遗》中收录“五毒草”,而对“赤地利”只字不提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二者联系在一起的?这似乎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的下列记载有一定的渊源:“赤地利,旧不载所出州土,云所在山谷有之,今惟出华山。春夏生苗,作蔓绕草木上,茎赤叶青,似荞麦叶;七月开白花,亦如荞麦;根若菝葜,皮黑肉黄赤。八月内采根,晒干用。亦名山荞麦。”[3]苏颂将“五毒草”与“赤地利”的形态描述揉合在一起,陡然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根据其形态描述,此“赤地利”的特征与蓼科植物杠板归相似。但观其所附药图,却极为粗糙,“华州赤地利”的叶片被绘成了具有3小叶的复叶,这是和其文字叙述不相符合的(图文不符)。
明代刘文泰等纂修的《本草品汇精要》基本沿袭了苏颂《本草图经》“赤地利”的内容,只是分项更细而已,别名也仅列“山荞麦”一个[4]。其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赤地利”收入蔓草类,虽然没有增加更多新的内容,仅转引了前人的一些见解,但是他除了提出“五毒草即赤地利”的论断外,还在“发明”中特意提出:“唐张文仲备急方,治青、赤、黄、白等痢,鹿茸丸方中用之,则其功长于凉血、解毒可知矣。”[5]另外,在他“释名”项中罗列了五个别名,即赤薜荔、五毒草、五蕺、蛇网、山荞麦。除赤薜荔是李时珍增加者外,其余均有出典。令人遗憾的是,其所绘之图均与《本草图经》、《本草品汇精要》一脉相承,仍然是图文不符。如果《外台》“文仲鹿茸散”所注“肘后同”基本属实的话[6],那么“赤地利”在唐以前的东晋即有广泛的应用。
笔者认为,这里还有一个导致“赤地利”与“五毒草”相提并论的关键因素,即《新修本草》谓赤地利“叶似萝藦”,《本草拾遗》云五毒草“花叶如荞麦”,而萝橚叶与荞麦叶正好有些相似,叶片略呈三角形。然而,在药用植物中叶片呈三角形者还有很多,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轻易将二者合而为一。从二者的功用来看,“赤地利”与“五毒草”也有较大差距,前者“主赤白冷热诸痢,断血破血,带下赤白,生肌肉”,而后者“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并醋磨傅疮上,亦捣茎叶傅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显然,二者均因其功用而得名,且“赤地利”还与其外形有关。仔细分析这两个药名都是十分形象,尤其是“赤地利”的寓意深刻,完全符合古人“称其名而识其性,呼其号则明其功”的药物命名原则。假如二者真的是同物异名,为什么在《新修本草》和《本草拾遗》中没有任何记载呢?这似乎不符合二书的编写原则。那么,是否由于产地不同而有迥异的称谓?暂时还不能排除。从现有资料推测,在二者之外的确存在一种叶片略呈三角形,或具3小叶复叶的药物,可能有类似的功用,但常常混淆于其中,造成张冠李戴的讹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五毒草即赤地利”之说并不能成立。因为李时珍也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而诸多疑惑又不可尽释,难以令人信服,故特此质疑。
[1] 唐•苏敬等撰,尚志均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草部下品之下卷第十一[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85.
[2] 唐•陈藏器撰,尚志均辑释.《本草拾遗》辑释[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8.
[3] 宋•苏颂编撰,尚志均辑校.本草图经[M].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89.
[4] 明•刘文泰等纂修,曹晖校注.本草品汇精要[M].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华夏出版社,2004:271.
[5] 明•李时珍撰,刘衡如点校.本草纲目[M].草部第八卷草之七.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2.
[6] 唐•王焘撰.外台秘要卷二十五[M].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经余居刊本,198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