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临床新用及思考
2013-08-15刘然王承平何利黎崔珈铭彭宁静罗再琼
刘然,王承平,何利黎,崔珈铭,彭宁静,罗再琼
秦艽功用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具有袪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等[1]。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秦艽在治疗神经系疾病、肛肠疾病、呼吸道感染、皮肤疾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出独特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新用
1.1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属中医 “面瘫”、“中络”等范畴。邬政等[2]认为本病因风寒入中经络,导致经络阻痹所致。治以大秦艽汤加减以疏风清热、养血活血通络,并配合针灸以面部阳明、少阳明经脉为主,达到很好的疗效。陈国亮[3]认为本病多由于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而人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用大秦艽汤加味达祛风散邪清热,健脾除湿化痰,益气养血,舒筋通络之功,疗效甚佳。吴绍雄等[4]以疏风散寒、化痰通络为法,自拟端容方(全蝎、防风、白附子、僵蚕、秦艽、赤芍、白芷)治疗取效。郑文[5]自拟通络牵正汤祛风通络、养血活血、止痉化痰,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满意。
在治疗面瘫中秦艽常与全蝎、僵蚕等配伍增强祛风痰通经络的效果,与防风、白芷等相配而解表祛风散邪,配当归、川芎等养血活血荣筋,共奏扶正祛邪、化痰通络之功。
1.2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多归于中医“咳嗽”、“哮喘”的范畴。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如赵建磊等[6]认为风咳是具有风证特点的咳嗽,临床表现以长期慢性咳嗽为主,常用祛风宣肺法治之,但效果并不甚显著。若在方中加用秦艽、徐长卿配伍治之往往能起到奇效。尤其是秦艽常见于治疗阴虚咳嗽的方剂中,如刘晋秀等[7]在治疗阴虚咳嗽上认为其主要病机为余邪滞留,肺肾阴伤,虚火上炎。治以滋阴养血、润肺止咳秦艽鳖甲汤加减。结果治愈39例,好转9例,无效2例。何建宇[8]亦运用秦艽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顽固性咳嗽41例,其中痊愈28例,好转9例,无效4例。皆获得较好疗效。
在治疗阴虚咳嗽中,秦艽取其退虚热之功,常与知母、生地黄等相伍滋阴清肺,与青蒿、银柴胡相伍透热于外,再加百部等润肺之品,共奏养阴清热、润肺止咳。而在其它外感咳嗽中佐以秦艽是取其祛风清热之功。
1.3 皮肤疾病
秦艽及其配伍方剂也多用于各种皮肤病。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记载用秦艽丸治疗疥疮、湿疹、顽癣皮肤病,中医外科名家赵炳南先生扩大其运用,将秦艽丸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良好[9~10]。王微等[11]应用复方秦艽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任朝霞[12]自拟祛风除湿、活血润肌方剂浸浴治疗掌跖皲裂性湿疹。药用黄柏、秦艽、葛根、丹参、川大黄、牡蛎各30 g,地骨皮、木贼、防风各15 g等总有效率72.1%。
此外,周宝宽等[13]以大秦艽汤加减用于治疗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玫瑰糠疹,瘙痒症等疾病,亦疗效甚佳。取大秦艽汤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之功,治疗属外风初中之皮肤病,方证相合疗效甚佳。
在治疗皮肤病中秦艽用其祛风除湿之功效,配苦参、大黄等燥湿止痒,石膏、黄连等清热解毒,再配祛风解毒为君如乌蛇等,共奏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痒、消疹之功。
1.4 肛肠疾病
出自于《外科正宗》的防风秦艽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胡海华等[14]在临床中随证加减配伍用于治疗肛科内痔、肛裂、肛周脓肿及结肠炎等病,内外兼治,疗效满意。靳胜利等[15]运用加味秦艽苍术汤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邓泽潭[16]用止痛如神汤(秦艽、苍术、黄柏、防风、桃仁、皂角刺、当归、泽泻、槟榔、大黄)灌肠治疗肛窦炎,痊愈3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杨风利[17]等用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也疗效甚佳。
肛肠病治疗中,秦艽祛风而散肠风,常配以生地榆、槐角、赤芍等入血分而凉血止血,皂角刺、穿山甲直达病所,托毒排脓,活血消痈,桃仁、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等养血舒郁,共奏疏散肠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痈止痛之功。
1.5 其他
魏文康等[18]运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作用的抗风湿方(银花、连翘、秦艽、防己、甘草、桔梗、丹参、黄芪)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显示在预防瓣膜病变恶化和减少风湿热发作方面的作用与长效青霉素相仿,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有优于青霉素的趋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李彩荣等[19]认为本病以肾阴虚者居多,用秦艽鳖甲散治之效果甚佳。郭亚平等[20]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起病急骤及临床症状类似中医学“中风”里的风中经络治宜疏散风邪、活血通络为主,用大秦艽汤加减结合西医治疗30例,结果表明疗效较佳。刘玉东[21]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阴虚血少,热邪伏于营血之阴虚骨蒸发热的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患者痊愈。李安琼[22]认为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病机主要为阴血亏虚为主,兼有内热,用首乌秦艽汤养阴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化痰治之,效果良好。
2 讨论
综上可见,秦艽的运用已超出了传统治疗范畴,扩大到神经系统、肛肠、呼吸道感染、皮肤、妇科等多方面,表现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秦艽独特的性能有关。如《本草求真》指出秦艽:“能除风湿牙痛。为风药中润剂,散药中补剂”,《本草经疏》云:“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结合秦艽在临床的新用途,表明秦艽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具有袪风邪、舒筋络、清湿热、养血荣筋、通利血络的诸多效用,显然其功效已超出现有的教科书而有拓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秦艽的研究,一方面深入进行文献系统整理和挖掘,补充并完善秦艽的性能特点;另一方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寻找出发挥疗效的有效成分,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52.
[2] 邬政,邬志奇.大秦艽汤加针灸治疗面神经炎67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17:54.
[3] 陈国亮.大秦艽汤加味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2: 51.
[4] 吴绍雄,吴树铎,杨凯钿,等.自拟端容方治疗面神经31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214.
[5] 郑文.通络牵正汤治疗面神经炎 30 例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125.
[6] 赵建磊,汪震.秦艽、徐长卿配伍治疗风咳浅议[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3):421.
[7] 刘晋秀.秦艽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型咳嗽50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08,38(2):33.
[8] 何建宇.秦艽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型顽固性咳嗽41例[J].新中医,1999:42.
[9] 黄骏.秦艽丸加味治疗狼疮性肝炎[J].中医杂志,1999(1):31.
[10]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61.
[11] 王微,张磊.复方秦艽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 2) :103.
[12] 任朝霞,苗斌,袁秀丽.醋浴方浸浴治疗掌跖皲裂性湿疹43例[J].陕西中医,2010,31(12):1628.
[13] 周宝宽,周探.大秦艽汤治疗皮肤病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2012,36(6):450.
[14] 胡海华,曹军.防风秦艽汤在肛肠科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7,25(7) : 87.
[15] 靳胜利,杨保华,王丁超.加味秦艽苍术汤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94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9):47.
[16] 邓泽潭.止痛如神汤灌肠治疗肛窦炎40例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
[17] 杨风利,余静.防风秦艽汤治疗内痔出血200例体会.宁夏医学杂志, 2005, 27(10):716.
[18] 魏文康,莫少琪.中医药预防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风湿热发作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3):167.
[19] 李彩荣,邓秀莲.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5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8):1180.
[20] 郭亚平,肖烈钢,朱成全.中西医结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36 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3):10.
[21] 刘玉东.秦艽鳖甲汤加味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1例[J].河南中医,2007,27(10):82.
[22] 李安琼.首乌秦艽汤佐治脑出血后遗症3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