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实施问题研究
2013-08-15韩丽荣
韩丽荣
(华能宁夏能源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750001)
0 引言
在发电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最终的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必然要求企业各类计划指标的制定,必须考虑相关专业计划指标的变化,要紧紧围绕完成企业预期经营目标,追求企业经营整体效益最优,而不是每个专业计划指标的最优。这也需要通过综合计划管理来协调平衡各项专业计划,为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1 综合计划的编制方法
综合计划是指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汇总和衔接企业各专业计划为基础、 经综合平衡并优化的企业年度计划。综合计划应涵盖涉及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在编制综合计划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计划的可行性。制定计划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上下级之间要不断的进行交流,使计划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要积极的参考基层计划执行人员的意见,强化民主意识,加强计划的可操作性。
(2)计划的激励性。计划指标的确定要先进合理,反映经营成果的计划指标的值原则上应是逐年进步的。
(3)计划的弹性与刚性。计划的弹性是指计划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当外界条件、经济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发生变化时,计划也能相应的做出改变。计划的刚性是指计划值的大小不能随意的进行改变,否则计划也就失去了意义。
(4)计划的一致性。计划的总指标与分指标要相互配合,彼此之间没有冲突,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5)计划的可度量性。对计划的完成要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一是,质量的衡量标准;二是,数量的衡量标准。这些衡量标准是执行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的准绳,同时又是检查、考核和评价的依据。
综合计划的编制流程为:
(1)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中期计划确定利润总额,结合上年度的具体经营情况给出指导性利润额,并下达各项指导性计划指标和重点工作内容。
(2)各职能部门接到企业本部/关于编制和上报下年度综合计划建议的通知后,由各职能部门组织综合计划的制定工作,编制各部分专业计划上报企业计划发展部。
(3)各专项计划草案由计划指标和相应的指标编制依据、说明两部分组成。专项计划草案需经部门领导审阅批准后提交企业计划发展部。
(4)企业计划发展部对各部门上报的综合计划的各项计划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和综合平衡,提出修改意见,由企业有关部门对各专项计划进行修改完善。计划发展部根据修改完善后的各专项计划,编制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草案提交企业审定。
(5)经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后,企业计划发展部负责下达给企业系统各部门执行。
2 综合计划的跟踪管理
综合计划的跟踪管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各单位和部门必须及时迅速地将本单位的综合计划分解下达,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综合计划的顺利实施。
(2)对于企业下达给各单位的综合计划不得随意调整。根据电力市场和客观环境等实际情况,确需调整的,须由计划执行方及时提出调整计划的申请并说明调整的理由,按原计划的报批程序报批,按批准调整后的计划执行。
(3)为了跟踪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质量,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做到信息反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
(4)企业计划发展部根据企业系统各单位和部门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分别形成企业系统各季度、半年及全年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5)企业计划发展部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年年初对上年度企业系统各单位和部门综合计划的编制、执行情况和分析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和情况通报。
(6)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应纳入厂内综合承包责任书考核的范围,并作为厂内综合承包考核兑现的主要依据。
3 综合统计的实施方法
综合统计管理作为发电企业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是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是判定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运行状况、核算经济活动进行结果和确定经济活动再循环的重要依据。
综合统计是发电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主要统计数据最后向外(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管理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本企业各部门综合性数据,编制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生产等企业综合性的报表或结果,供领导决策参考;负责对外报表的审核,保证各项指标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负责编报报送地方统计局的综合统计表。
综合统计管理是发电企业运营绩效的量化反映形式。基本特征表现为采集、口径、组态三点。约束条件表现为数据的及时性。在理解与解决以上特征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的综合统计管理才能成为发电企业监控运营、考核绩效的可靠工具。
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形成,电力统计工作也由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向为市场体制服务过渡,提供完备的月、季、年统计指标数据与考核;综合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数据)。
综合统计是发电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主要统计数据最后向外(或向上级主管部)报送的管理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本企业各部门综合性数据,编制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生产等企业综合性的报表或结果,供领导决策参考;负责对外报表的审核,保证各项指标数据的及时性、唯一性和准确性;负责编报报送地方统计局,电力局,供电局的综合统计表。所以综合统计具有以下特点:
(1)统计的准确性:即各类指标的统计均应该准确;
(2)统计的实时性:各类数据应该及时的汇总计算并上报;
(3)统计的复杂性:数据量大,数据点多,应做到任务合理分担。
发电企业综合统计工作应采取“计划部牵头负责、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对外数据在计划部统一口径”的模式,避免同一指标在不同部门统计分析数据各异的混乱局面,而且各专业分工负责统计工作责任明确,思路清晰,数据来源清楚,统计方法科学规范,既方便了为企业决策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又方便了企业各类报表数据统计和统一口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使企业对外树立了良好形象。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由发电企业计划发展部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企业各部门严格按照此方法执行;
(2)发电企业各职能部门于每月初根据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按时根据综合计划职责分工范围内的统计指标填报专业统计报表,报表上报各自单位的计划发展部门,形成企业的统计报表由计划发展部门归口管理;
(3)计划发展部将各职能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汇总,汇总报表统一上报企业管理层,并向企业领导汇报各计划的完成情况。这样形成的最终统计报表不仅统一了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保证了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而且在上报数据的时间上也得到了统一,给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准确的数字依据。实现了企业对内对外各类数据口径的统一性。企业各职能部门有权限对综合统计报表进行查询和调用。
4 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经济活动分析应该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包括综合指标、盈利指标、偿债能力、流动能力、所有者权益类指标。对反映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比较考核期与基期(或计划)在成果指标上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揭示指标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变动造成的,每个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成果指标的变化,以便确定关键因素,找出控制的重点,即时采取措施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达到进一步提高成果指标的目的。初步形成对发电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的全面认识。
4.2 发电企业生产分析
包括电力产量完成情况分析和发电生产经济指标完成分析两部分,其中电力产量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发电量完成情况分析和生产设备的利用效果分析;其中发电生产经济指标完成分析包括厂用电率分析、供电煤耗分析,机组可靠性分析等。
4.3 发电企业财务分析
包括经营情况分析、电价趋势分析、电费回收情况分析、煤炭储备与煤炭价格趋势分析、资产经营情况分析、人力资源与劳动工资分析和资本性支出分析等。
4.4 发电市场分析
包括电力需求分析和发电企业在市场所占份额及其竟价上网情况分析。其中电力需求分析是指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其市场需求情况关系密切,因此,发电企业要时刻关注各行业的用电变化趋势。进行用电形势分析、潜在用电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有利于安排生产、检修、基建计划。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综合计划管理也可以把发电企业的决策、管理和操作三个层次有机地贯穿起来,形成有计划、执行、检查和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发电企业计划编制、执行、跟踪、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增强了决策管理层对发电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作用。
[1]林俊,吴至复.一种新型的基于综合计划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估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52-55.
[2]李欢.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9):41-44.
[3]林松涛,段荣华.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电业,2006(1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