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伟大目标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关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三)

2013-08-15

支部建设 2013年23期
关键词: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基层组织

■ 仲 组

关于党的组织路线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辞典》的解释,党的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还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党的历史上,组织路线正确与否,给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政治路线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条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路线。组织路线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服务,为实现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无产阶级除组织之外没有别的武器。”对组织路线的高度重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特点。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决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并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问题,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章程,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党的组织系统与结构、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四大提出组织问题是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问题,要求“扩大党(员)的数量,实行民主的集权主义,巩固党的纪律”。党的四大之后,党员数量发展比较快。党的六大制定了基本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建党路线,明确提出了“组织路线”的概念,但在组织问题上过分强调干部工人化和改变工农成分比例的意义。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作了正确的探索,在着重强调思想建设的同时,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提出“党员的发展路线”,重申“支部建在连上”、严密党的组织等正确举措。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制定了党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针。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这一系列正确决定,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的确立。延安整风运动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端正了党的干部路线,正确处理了历史问题,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随后召开的党的七大,对党的组织路线、民主集中制、干部政策、干部标准、党员权利与责任、党的基层组织等均作了重要规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我们党进行了大规模整党,进行了发展新党员和建立新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号召“为提高党员的标准而斗争”,向全党的干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1957年4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整风运动。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知识分子中的党员和干部受到错误打击。此后,党在实际工作中觉察并初步纠正了“左”的错误,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强调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对干部和党员的要求必须更高更严,要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但随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党的组织路线出现严重偏差,提出了“整党建党”的“五十字方针”。党的九大决定取消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取消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规定,把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党章,这是完全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做法。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对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的严重危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1979年9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对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作了初步概括:“党的组织路线,就是要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能够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使我们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去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同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这一时期,落实干部政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党的十二大在党的最高领导层上初步实现了新老交替和合作,并且对党的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充分、具体的规定。十二大后,按照新党章规定,各级党组织逐步加大了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力度;进行全面整党,纯洁了党的组织;开创了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的生动局面。党的十三大强调在党的建设上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对干部实行分类管理。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党的领导,推进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按照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的要求,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并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等文件,提出认真做好清查清理工作,纯洁党的组织,认真考察领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稳定改革发展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建设问题,明确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五大为面向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求不断拓宽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强调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98年11月后,在党的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此期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2004年11月后,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08年9月,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4月后,中央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部署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项基本任务,明确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猜你喜欢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基层组织
党的“组织路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上)
科协基层组织优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新时期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
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我省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壮美画卷
坚持组织工作路线的辩证法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