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探索①
2013-08-15朱宗海
朱宗海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9)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模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体育文化事业的完善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基本理论的阐述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1]它的范畴不仅是城市与农村、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还要把工业与农业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统一规划,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融为一体。[2]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农村区域按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农民集聚区,在城乡体系中处于重要基础地位。
2 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2.1 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2.1.1 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人群的性别
通过实地对新型农村社区参加锻炼人群的性别分析,发现参加锻炼的男性率大于女性。男性参加的运动项目较广泛,不但局限于一般性体育活动项目,任何健身项目均可参与;而女性参加的项目相对较狭隘,以柔韧性、技巧性项目为主,较多的喜欢集体表演、韵律性强的体育活动项目。
2.1.2 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人群的年龄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呈“U”字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7~22岁的青少年学生,受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和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喜好,能够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闲暇时间充裕,能够较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23~50岁之间的人群,肩负着生活事业的重担、忙碌于工作,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有限,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2.1.3 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由于新农村社区人们受参加劳动时间限制,定性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农闲季节里,每天早上和傍晚。尤其是春季和夏季。由于这个时间段没有什么农活,而且气候适宜。通过调查发现,时间点集中在早上6:30~8:00、傍晚5:30~7:00以及周末的下午。
2.1.4 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形式
新型农村社区健身广场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因素,决定了他们的健身活动形式较为固定。以老年健身操、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抖空竹、扭秧歌、漫步;青年人的交谊舞、健美操、瑜伽、羽毛球和青少年学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运用健身器材的有氧运动为主,这些项目有着广泛的发展基础和生存空间,深受广大社区农民的热爱。
2.1.5 举办体育竞赛活动情况
各地新农村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或者在市、县、乡镇统一安排部署下举办体育竞赛活动。例如:五一篮球赛、春节舞狮、高跷比赛、扭秧歌大赛或者筹备与当地农民运动会相关项目的比赛等,既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2.2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模式
目前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良好地运行机制。还是以社区个别体育骨干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引领,需求体育锻炼健身人群的积极参与为主导,自发式的、不固定时间和运动形式而进行的不确定性体育锻炼活动,同时缺少相关的组织、管理、评价等规章制度,需要建立起一种长效发展机制,较为固定的发展模式、组织管理者、规章制度章程、锻炼时间和活动场所。
2.3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社区体育指导员,没有专业的体育健身指导者和引领者。大部分社区中的体育文化建设还依赖于社区居民中擅长体育运动者自觉地进行组织传播。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购置器材和组织活动就没有保障,缺乏运动器材严重阻碍着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当前摆在农村社区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推广的关键,直接决定着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成败。
3 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提高健康认识
加大对社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让大家重新认识健康的范畴,从内心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解除大家长期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偏见认识“花钱找罪受”。不但让大家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且让大家得到丰富多彩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增强大家的身心健康体质。
3.2 完善体育文化建设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要尽快建立符合新型农村社区环境的体育文化建设法律法规条例,与《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条例》、新农村建设等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进一步明确乡镇体育文化指导站点和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点的服务责任和义务,从法规政策上对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给予指引和保障。
3.3 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
进一步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较前有很大的进步,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等配套建设也逐渐完善,但是器材的后期维护和器材的更新建设也要配套跟上,满足大家对运动的进一步需求和进行锻炼身体的需要。在调查的新型农村社区中,部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本身就没有跟上大家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不能满足日常正常的健身需求,存在着人多器材少的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渐完善运动器材的配套建设,满足大家对健康运动的需求。
3.4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指导站点
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指导站点是引导大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机构,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组织、实施、监督,它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对乡镇体育文化建设精神的传达与学习。通过体育指导站点,有效地把各个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竞赛组织起来,有利于促进各社区之间进行友谊比赛与健身运动。
3.5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体育骨干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体育骨干人员的建设,体育骨干在体育文化建设中肩负着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与实施。体育骨干的多与少、强与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活动组织的质与量。尤其是体育骨干的运动技能直接决定着本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特色。
3.6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目前推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在绩效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奖惩和建设发展,调动大家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度,自觉地投身到体育运动的锻炼中去。制定量化标准和评分体系,客观、公正、公平地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把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绩效考核作为社区建设、干部考核的一部分,调动领导干部参与的积极性与重视程度,全方位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4 结语
当前城乡一体化正在飞速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有效载体,建设日趋完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被打破,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给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当前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提高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程度、制定体育锻炼的相关规章制度、配套场地器材建设、引进社区体育指导员、建设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站点、完善社区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发展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建设和谐健康的新型农村社区。
[1] 叶雪梅.“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137-139.
[2] 潘宁.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农村体育的发展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8(4):58.
[3] 李浩然.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