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
2013-08-15姚晋宏
姚晋宏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51)
随着人们对传统武术运动关注度的提高,武术运动在大学校园中也得到了相应的普及和发展。训练和学习方法的不断改革,使大学生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虽然目前大学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是在武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很容易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尤其在套路比赛当中,由于技巧要求较高,一个小小的失误便有可能影响到运动员整场的比赛状态。因此,如何根据大学生武术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运用最为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大学武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今天所在探讨的具体内容。
1 大学武术运动员不良心理表现
1.1 初次参赛的紧张心理
有些大学生武术运动员初次参赛时,由于没有正式参加过公开的武术比赛,面对陌生的比赛环境和众多的比赛观众,容易存在赛前心理过分紧张的状态。甚至会表现出手脚发抖、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的身体特征。
1.2 求胜心理过于强烈
部分大学生运动员,求胜心理过于迫切,比赛之前多过的考虑竞赛结果、获胜后的荣誉及名誉等收获,从而造成心理负担过重,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更好的发挥武术技能上来。另外部分大学运动员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当大比赛过程中遇到强大对手或疏忽大意产生失误时,自信心会受到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到后面的比赛成绩。
1.3 身体原因导致赛前情绪低落
有些大学生武术运动员为了得到好的比赛成绩,在赛前运动强度过大,训练时间过于紧迫,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导致赛前感觉身体乏力,精力不充沛,进而造成情绪低落、对比赛缺乏信心等负面心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大脑对身体的积极调控能力,从而影响比赛状态。还有些运动员由于连续进行了多场比赛,造成身体过度疲劳,进而产生紧张感,怕坚持不了比赛,导致比赛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
1.4 精力不集中
在武术比赛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保持高度的精力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有些大学武术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存在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陌生的比赛场所,或者观众较为喧哗时,很容易影响到比赛情绪,导致演练失误,继而造成失利。
2 大学武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
2.1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主要是针对初次参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而采取的训练方法。模拟训练法可以对比赛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践,来反复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抗压心理,以确保运动员可以早些融入比赛氛围,做好赛前准备。模拟训练法可以快速增强学生对比赛场地的适应能力,并在打脑中筑起对的的动力定型方向,以此确保大学生运动员的武术能力,可以在不同状况下发挥正常水平。模拟训练法可分为两种,即语言图像模拟与实景模拟。语言图像模拟主要利用图像、语言等方法;实景模拟就是设置完善的比赛环境与情境,包括面对对手的技术、战术或在场上不定的意外等进行实战训练。对比赛情境进行描述或模仿。模拟比赛的训练方法,通常可以运用设置不同的比赛、不同表现的裁判等来提高学生的比赛适应性。在运用模拟训练法时,我们甚至可以模拟出观众大声呼喊、喝倒彩、笑骂等情景,来对学生制造干扰和压力,通过反复的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比赛心理调整能力,减少其应激反应,从而保证其技能水平的高效发挥。
2.2 表象训练法
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常用的心理训练就是表象训练法,即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核心环节。这种训练方法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脑海中浮现对应的动作,以此来增强运动员的情绪控制与运动技能能力。武术教学中表象训练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武术技巧,使大学生武术运动员提高动作力度、速度、熟练度的掌控本领,并有利于巩固与加深动作技能效果。在赛前表象训练的全面进行,不但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与竞技状态。在表象训练时,要在对的运动表象形成的层面上,运用明了的言语进行暗示。在战术学习和技术学习阶段,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掌握也是重点,在比赛阶段注重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
2.3 自我暗示训练法
运用动作、语言等方式对学生心理加以影响是主要的自我暗示训练法,从而将其行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暗示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成功率与动作稳定性。训练中,我们依据大学生运动员参加武术比赛的心理,才用适当的暗示方法,从而减少运动员对比赛成绩或名次等一些担忧。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发挥出技术水平上面。这样不但可以舒缓大学生武术运动员紧张的心理,也有助于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
2.4 注意力调节法
有意识地调节与改变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利于情绪的事物上,就是注意调节法。大学生武术运动员在前易发生紧张情绪、心理压力大,在这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从前某次成功的比赛当中,把自己放在成功的比赛中,尽力回想当时兴奋的感觉,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从压力、紧张的情绪中脱离出来,以此做好积极的备赛准备,要是在赛前运动员的注意力太过集中在自己以前没有把握的或没有完成的某个动作上,这事应该多想想自己做的好的、有把握的动作。以此来提升对比赛的信心。武术教练员要注意,在比赛之前训练过程中全方面加强运动员做好高难度动作的把握与机率,这样非常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比赛情绪,提高学生比赛时的自信心。
2.5 激励法
激励调节法就是指利用称赞、激励、忠告等语言对运动员施加一定心理影响的方法。大学生武术运动员在武术比赛前或比赛过程中,比赛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自信心丧失等情况。在武术运动员临场比赛情绪过分紧张时,如果教练员采用正确的激励语言或者激励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迅速的从低落情绪中走出来,还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其良好的比赛水准。比如教练员可以对学生说:“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完全没有问题,万一失败也不要气馁,那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这样学生就会放下包袱,从紧张不安中解脱出来,轻松上阵。
2.6 游戏转移法
游戏转移法就是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减轻运动员比赛前的心理压力和焦躁情绪,改善运动员的冷漠态度和不良状态。游戏转移法是避免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过度焦虑,进而影响比赛时技战术水平发挥的最有效方法。在进行游戏转移训练时,应该根据训练的目的进行选择,游戏本身应该具有武术训练的性质,并且要具备严格的规则和要求,以及一定的趣味性。教练员应该在尽量游戏过程中,将大学武术运动员的不良情绪化解,在集休活动中融入思想教育内容和心理素质培养内容,全面调动运动员的参赛积极性,保证其处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中。游戏转移训练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转移运动员赛前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其心理状态接近或保持最佳,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3 结语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运动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体育素质,尤其在武术比赛过程中,对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更高。对大学武术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表现,采用相对有效的心理训练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武术运动员适应比赛环境、抵抗负面因素的能力。
[1] 刘建国.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学问题之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1,37(1):86-88.
[2] 韩益平,郭君.浅谈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2009,6:52-53.
[3] 伍天慧.大学武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法运用初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11(1):69-70.
[4] 蒙华,张延庆.论高校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J].武术科学,2004,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