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体美的角度谈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的改进①
2013-08-15王大利
王大利
(宿迁学院基础部 江苏宿迁 223800)
当前,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一项相当普及项目就是简化太极拳,不仅如此它也是很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选修教学内容,调查显示选修的人数也很多。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比较喜爱太极拳,认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文化瑰宝。然而,许多教师发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学生逐渐的在学习中感觉比较枯燥并表现出相当大的厌烦情绪,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本文就沿着形体美的视角,去分析探讨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找到提高其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 简化太极拳同形体美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说的形体美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是在日常的体育运动实践中的一种感性的显现,同时也是人们的躯体线条与人们的情感及品质的一种结合,它是以姿态、形象的形式向欣赏者展现的一种美。形体美主要包含体型的美、姿态的美以及动作的美这三个方面,它所反映的主要是人与运动之间的审美关系,它的审美对象是人,其表现手段主要是人体运动。其中体型的美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美,集中表现于比例的均衡与对称以及身体的和谐等形式之上;而姿态的美是一种样式主要是通过人体在空间中运动变化所体现出的,这里面不仅仅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比较优美的一些身体姿势,而且还包含着人体在运动中一些举止神情,可以说是运动风度的一种代表语言;而动作的美是人在运动中人体本身的健康水平、精神风貌、表现能力以及器官系统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体现。这种美来自于日常的体育运动之中,同时也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动作,它是美的核心精华所在。
通过形体的美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属于日常的体育运动之中的,是通过这些体育运动来表现的。人们在接受形体美教育和表达形体美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与参与。简化的太极拳和其他的一些运动项目其实是一样的,除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一些形式和方法之外,也包含着一些美育的内容。
2 简化太极拳中所体现出的形体美
2.1 通过动作的美和姿态的美来体现
我们所说的简化太极拳是杨氏太极拳的精简版,它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传统的杨氏太极拳中的一些主干动作和拳术的精华。简化太极拳的美感,首先表现在它的动作不仅比较舒缓,以螺旋缠丝的方式来弧形运动而且每一个招势都是相连的,盘架可以高也可以低,而节奏也是可快可慢的,所以整套的动作拥有较为多的人群适应性以及可观赏性。另外,它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蕴含着一些比较明确而浅显的技击内涵,其中的每一个招势都是根据对手的攻击所设置的,在兼备攻与守的同时,它还能巧用“借力打力”和“四两拨千斤”的动作。从而使简化的太极拳具备了与其他武术种类所不同的一些动作形式特点,并且其实用性也比较强,同时也让它具备了表达其动作美的实质性。其次它的美感还表现在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取了较为优雅的名字,比如手挥琵琶、海底捞月、白鹤亮翅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是取其形取其势而来的,每个姿态都比较优美,让运动的人和欣赏的人都能比较专注。
2.2 精神美的体现
首先,是思想境界美的体现。我们都知道“太极”这个词出自于《周易》拥有绝对唯一、至高至极的意思。而太极拳的也是取自于这层意思,充分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和阴阳调和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果人们能在这样的思想框架之下学习锻炼太极拳,必将会对练习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更进一步会养成这种思想境界,让人处世变得坦然、不争。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其次,神态美的体现。简化太极拳中的十六种技法都对练习中人的体态姿势、意识活动以及每个动作方法做出了具有概括性的总结要求,比如,在练习的时候要做到沉肩坠肘,运动要像抽丝,迈步就像猫行,心静无杂念。根据技法的要求来练习,慢慢的练习者就会表现出像大师一样具有“凝神静气、全身放松、步伐轻灵、自然洒脱”等神态美。神态美的体现是吸引许多练习者积极参与太极拳的锻炼当中的一项重要原因。在这个锻炼的过程当中,太极拳的练习者不仅仅是锻炼了其身体,增强了其体质,同时也得到了具有实质性“美”的感受,大大的提高了其审美的能力和修养。
3 在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
3.1 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从普通大中专高校体育课程中简化太极拳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教材内容的不完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缺陷。现在用的教材中大部分的内容就是一整套二十四式的被简化的太极拳动作的简单图解加上相应动作方法的解释说明,严重缺少动作的技击作用的内容介绍以及其相应的图解,同时它也缺少了动作技法介绍以及教学应用的方法讲解。
这种教材内容的缺失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大部分的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相应的省略了其相关的内容。因为省略了动作的技击作用内容,致使学生不能了解其所学动作中所蕴含的实战含义,进而导致他们普遍不知道为什么要按照这样方式去完成动作,也就更不能讲让学生去真正的体会每一个动作对“美”的表达;也因为缺失了教师对动作技法的相关教学,也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完整的把握住每一个动作的姿态,也就不能较为准确地去表达每一个动作所体现出的姿态美,长期以来就使得学生在做太极拳动作的时候做成了太极的徒手操,从而使学生慢慢的产生了相当大的厌烦情绪。由于这些内容的省减,让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严重偏离了武术的本位,同时也就失去了所谓的美育教育以及形体美的实质表达基础,也就真正失去了武术所蕴含的真义。
3.2 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的改进措施
首先,要把动作的技击内容真正融入进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
(1)将其融入到讲解示范当中,教师在教授太极拳动作的时候,要把简化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拳势的作用真正融入到内容的讲解示范中。这样做就能从运动知识的相关认识结构和它的形成特点出发,比较全面而完整地去介绍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含义,进而也就扩大了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量,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正确的太极拳动作的概念。
(2)将其融入到指导矫正动作中,在完成单个或者组合动作的教学之后的练习阶段中,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对相关动作的掌握还处在分化时期,这时教师应该用侧重于讲解拳势技击的作用、强调动作的起止含义以及动作的路线来指导学生的练习。这样是可以达到矫正动作以及纠正错误的目的,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结构和动作做法。
(3)将其融入到分类的辅导中,在完成整套动作的教学之后,学生的练习量渐渐增加,他们对于动作的熟悉程度也将会从分化的阶段过渡到动力定型的阶段,此时运动技能将会最终形成,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要围绕着强化学生的练习来展开,不仅要对同类动作中的技击作用展开比较集中的讲解,而且还要讲解同类动作在不同实战的用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加深学生对于同类动作的认识理解,进而强化同类动作在完整的动作练习过程中的一致性。
其次,把技法的内容融入进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1)将技法进行分类,为避免单纯性的教授技法所造成的跟实践相脱节现象的发生,克服在技法教学的时候因为随机性混合配伍所造成的混乱,按照技法所具有的自身属性,可以按照身体的姿态、动作的要领以及意识的调控着三个方面来把简化太极拳的技法划分为:姿态技法、动作技法以及意识技法这三大类。
(2)把握住教学的时机,教师确定技法的教学时机要依据动作技法的属性以及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
在相关动作的学习初始阶段适合安排姿态技法;在动作的学习分化阶段以及从分化向过渡到动作定型阶段适合安排动作技法;在动作教学结束以后的练习阶段中适合安排意识技法的。
3.3 及时修订相关的教材
按照武术运动的相关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要从太极拳的产生发展规律,其锻炼价值,动作结构的组成,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及其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出发去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让教材能够真正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锻炼简化太极拳的课外辅导老师。
4 结语
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太极拳历史,从产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沿着动作套路和搏击并进的发展规律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蕴含了厚重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因此,太极拳也走出了国门,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积极的参与到此项运动的学习锻炼之中。高校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责任把一些相关的动作技击内容以及动作技法添加到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各个教学层面,从而使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不仅以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载体形式存在,同时也应该以一种文化美、形体美等表达形式来发扬广大,也使得体育教育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能真正得到落实。
[1] 崔学臣.从形体美的角度谈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的改进[J].艺术教育,2006(5).
[2] 崔学臣,左洪志.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融入技击内容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04.
[3] 左洪志,吕胜君.太极拳技法分类与教学时机分析[J].教学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