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性之花与智性之浪——一个军旅诗人的成长历程

2013-08-15本刊编辑部

湖南文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手记萧萧中学生

罗长江(作家、诗人,张家界市政协原副主席):十五岁中学生马萧萧的诗作,透着山溪蹦跳于山中一般的灵气。在他眼里,“高矮参差的峰峦一天天发肥”而互相拥挤着,“”欢快的小溪是挤出的汗水”,想象可谓奇矣。终年辛劳把驼背的看山爷“”弯成古朴的木犁”,“一天天犁绿了荒山野地”,用喻可谓新矣。把太阳当作镜头,把银河当作胶卷,把夜当作暗室,从而想帮忙冲洗“又一天传奇”……小作者的诗思可真有点大胆浪漫啊。(1985年第3期《资江文学》)

杨 刚(画家,时任江苏省作家协会《春笋报》编辑):由少年诗人马萧萧主编的《青少年诗报》,日前在湖南隆回二中创刊。这是全国第一家铅印的中学生诗报。创刊号上,不但刊登了本校、本县的中学生诗歌,还推出了外县、外省的校园作品。其中,马萧萧的组诗《绵长的乡恋》,出手不凡。他笔下的意象,看似悖谬,实则出神。(1985年12月《春笋报》)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主编):湖南隆回二中学生马萧萧的组诗《绵长的乡恋》写得并不轻松,作者显然是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他在南方山林间,在常青藤和山溪水生长流动的深山沟里,储存过远非愉快的童年,于是,马萧萧的诗多了些苦涩和艰辛,也多了些沉甸甸的分量。乡恋因现实生活的变化而显得真切可信,现实生活又因乡恋而变得五光十色,在主观感受与客观现实交汇中,马萧萧找到了自己情感的渲泄角度,也找到了自己的诗。(1986年作家出版社《中学生诗歌选评》)

聂鑫森(作家、诗人,湖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钟秀奇灵的山水风光,常常带给诗人飞动的联想,促使他挥笔而成绮丽的诗章。于是,便有了“旅游诗”这个名称。因旅游而成诗,一瞥匆匆,浮光掠影,不容易写出绝唱。这是因为诗人体察过于浮泛,或者人云亦云,难得有独到之处。我读马萧萧同学的旅游诗作,印象却是很深的,这是因为他有一双独到慧眼,也有一支富有表现力的笔,所以不同于一般,令人回味不已。(1988年3月《小小作家》)

张志民(诗人,时任《诗刊》主编):马萧萧的《这趟车》是首耐读的好诗,我为十七岁中学生写出这样的诗而高兴。全诗只有十七行,短而不轻,语言十分平易,而内涵却很深邃。小诗没有任何浓艳雕饰,但在淡淡的清流中,投下了一枚沉重的石块。(1988年花山文艺出版社《蓓蕾初绽》)

邱华栋(作家、诗人,《人民文学》副主编):作为写故乡的年轻老手,从写诗开始,马萧萧便把视野投向了自己的故土,在他的诗作中,故乡生活,弥漫着一层淡蓝色的忧伤,时时透出纯真的少年之咏叹。(1990年3月《少年世界》)

臧克家(诗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萧萧同学,你寄来的诗报与诗集均收到。以前也曾多次听田晓菲谈到你。我很喜欢你这样的青少年,当然也很喜欢你的作品。盼严格认真,把《青少年诗报》办得更好;勤耕不懈,使诗歌创刊作更上一层楼!(1990年5月《青少年诗报》)

龙彼德(诗人,时任浙江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以自己的姓名做诗,并非马萧萧的发明。然而,我仍然要肯定他十七岁创作的《我是萧萧马一匹》,有其独创性。它使我们自然地联想到大诗人臧克家笔下的《老马》,但又具备多了与老马不同的使命感和悲壮美。这也许就是时代的区别吧。我真惊讶,作为一个中学生的萧萧,怎么能有这么深切的人生感受?他是否过于老成、过于早熟了!(1991年6月10日《语文报》)

贺晓风(作家,中国文史出版社副总编辑):马萧萧的诗呈现出多种色彩,他的情感是真挚的,他的发现是属于自己的、深刻的。我们可以说,马萧萧是一位诗人,或者说,他无愧于诗人的称号。马萧萧具备了一种文明的心态,或者说他在力求挣脱一切阻隔文明的羁绊之中获得一种新的精神,他在他的诗里已得到证明,他以一种文明的精神观照他面对的一切,包括他的沉重。(1992年5月23日《文艺报》)

谢冕(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马萧萧:你寄来的报纸收到,谢谢!我觉得你通过《青少年诗报》所做的这些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你诗行中绽放的灵性之花与智性之浪也令人赏心悦目。谨书李白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遥赠。(1992年6月《青少年诗报》)

谭克修(诗人,湖南省诗歌协会副会长):八十年代,马萧萧的诗被著名评论家李元洛誉为少年何其芳的气质。(1993年6月《夏风》)

北琪(山西诗人):在中国,“第四代”的飘展已不再是起初的鲜艳,它有它的沧桑,它旗帜鲜明地存在。这些孩子知书达理、真诚实在、步伐矫健、眼神好.他们是洪烛、马萧萧、邱华栋、景旭峰、周瑟瑟……关于“第四代”诗人的最早论述,是一九九一年马萧萧所著的《初潮十年》,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1995年4月台湾《现代青年》)

姜红伟(诗人、词作家,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研究专家):在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史上,马萧萧写的《初潮十年》一文影响十分深远。尽管这篇长达一万三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在九十年代初期,但是它的价值依然很大。在这篇文章中,马萧萧凭借巨大的理论勇气,第一个提出了第四代诗人的概念,第一个对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进行了简要回顾。因此这是一篇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献。(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潘洗尘(诗人,《星星诗刊》下半月刊执行主编):姜红伟、马萧萧、葛红兵、周瑟瑟、邱华栋、洪烛、伊沙、毛梦溪、符马活、叶匡政、魏泯、南岛、江熙、左春和、师永刚、郁舟……这是一长串青春闪亮和诗意飞扬的名字。那是“文学的理想主义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天空中呈现的辉煌”(《谢冕:诗歌是一种拯救》)。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名字开始闪亮地登上中国诗坛,现在看来,在当时日益极端功利化和江湖化的诗坛,正是这批尚显稚嫩的中学生歌者,很好地继承和捍卫了新诗潮的纯洁性和纯粹性。尽管由于受阅历和沧桑的限制,他们当时的艺术创造力还无法与他们的前辈和偶像北岛舒婷们相比,但他们更逼真也更充分地向这个世界唱出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歌声,即使今天听起来也仍然有余音绕梁之感。历史,有理由也更有责任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郑重地为当年那场席卷大江南北的中学生诗歌运动补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黄河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章德益(新边塞诗派代表诗人):充满灵趣、灵思与灵感的马萧萧的诗,是一种由湘人灵慧的巧思与西北旷远的山川悠然契合的产物。这种混融有绮思与野趣的小诗,一篇一篇都是意象的撷迭,巧思的造型与人像的显影。它们流自一个带有童心的军旅诗人的内心深处,恰成为中国犷悍雄烈的军旅诗的一个补充,一个在刀光剑影之外的多声部的奇妙和声(2000年11月16日《解放军报》)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主编):很高兴读到马萧萧历时十年完成的《中国地名手记》这部别具一格的长诗,不但拥有很新奇的角度与构思,而且保留了作者的一惯诗风:出语尖新,意象峭拔。在此表示同行的祝贺!马萧萧以中国地名的名义,在中国地图上奔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马萧萧似乎兼有守卫者、行走者、拓荒者的多重身份。正是马萧萧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结,催生且结晶了他余味悠长的歌吟;正是马萧萧对地理文化与汉字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得这部辞典体长诗独放异彩。遥想二十多年前,我曾点评过湖南隆回二中这位初出茅庐便出手不凡的少年诗人的作品,之后他未因“早慧”而“早衰”,在大西北军旅日臻一日地走向了成熟。甚慰!

郁葱(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选刊》主编)少年早成的诗人马萧萧历十年之工写就的一部中国地理的长诗,文本较为独特。他用一个个地名将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展示出来,浪漫与现实主义手法并举,诗情画意地串联起来,犹如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他的视野开阔,思绪激荡,纵横捭阖,将地理、文化、诗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诗人用诗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硕大的中国地图。这部诗集波澜壮阔,连绵起伏,大气势,大手笔,而且细腻细微,展示了诗人的功力。

张绍民(湖南诗人):诗人马萧萧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独创。长诗的文化价值相当大,是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国家地理密码。这在当代中国诗歌中是无法复制的,它使我们的阅读视野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徐俊国(上海诗人):马萧萧是一位有着磅礴才情和卓越而持久的创作力的优秀诗人。他历时十年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中国地名手记》,是献给汉语诗坛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其绚烂而厚重的文本背后,隐藏着地理诗学的宏伟骨架,闪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灼灼光辉。他熊熊燃烧的写作野心、特立独行的书写方式与长河落日的诗意效果,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不得不由衷慨叹:此马正萧萧。

葛红兵(评论家,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萧萧《中国地名手记》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史诗。他把汉诗的巍峨与壮观推向了极致,呈现出屈原式的瑰丽、海子式的诚挚,接续了汉诗的伟大传统。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现实情怀结合,呈现着浪漫与现实的双重变奏,其语言具有不可复制的诗性和神性色彩。

张立群(评论家,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在世纪初十年中国新诗的历程即将结束之际,军旅诗人马萧萧推出了长诗《中国地名手记》。这部长诗的创作历时近十年;在结构上以“字典体”音序排列方式,充分展示了诗人游历祖国四方、打量历史、体验文化的所思所得。无论就作品的具体阅读,还是从诗集“附录”收录的大量来自诗人、评论家的评论,都可以深刻感受《中国地名手记》绝非应景之作,在游历的基础上,诗人以集束式的规模、独特的结构和地名的名义,凸显了“国家主题”的心理层次、知性意识、现实情怀以及生命精神,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但促进了民族文化、精神的提升,还以泛娱乐时代的大诗精神在给读者以强烈冲击、震撼的同时,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世纪初十年中国新诗的国家主题》)

叶橹(评论家,扬州大学教授):马萧萧是富于机智和幽默的。他的诗,写得轻松潇洒,表现出一种任笔挥洒的从容自如。这位年轻的诗人总能找到一个颇有谐趣的切入点、比较巧妙的引爆点,而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的抒情张力则显示一种“风度。作为以直抒胸臆为主要特色的诗,它的艺术情致主要表现为连绵蜿蜒,那一句接一句的柔韧倾吐,符合全诗的基调,又使人感到一种柔中寓刚的意味。

伊沙(诗人、作家,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我与马萧萧算是老相识,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就有过联系。真正的见面是在2003年夏天的兰州,相聚甚欢。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位一身戎装的军旅诗人了,少年时代的诗友中能够坚持下来而有成就者,总是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视其为同路人!《中国地名手记》在写作、散发的过程中我就注意到了。看来,人到中年,我们都想写点有野心的大东西,现在他端出了他沉甸甸的《中国地名手记》。我以为这是一部构思很妙完成得也很好的长诗巨著,读着这些诗,我回味了我去过的地方,对那些我尚未去过的地方则充满了去的欲望——我想,这正是诗对生命的唤醒!

刘 春(诗人、广西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马萧萧曾是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穹宇中的明星,相信许多同龄人仍能回想起当年仰望他的光华时产生的艳羡与敬佩。遗憾的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这颗明星黯淡了一段时间,以致前几年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禁不住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读了他的长诗《中国地名手记》之后,我才意识到这匹“老马”重归江湖所挟带的非凡气势。这些诗歌呈现的开阔视野和沉静的气度,让我看到了一个少年才子的成熟过程,也让我拾起了遗落已久的艳羡与敬佩。

叶延滨(诗人、《诗刊》原主编):马萧萧在甘肃诗人中,应该居于高声部的位置,明亮、高亢、自信、坚定。也许湖南的老家让他对于西部多几分热烈,也许军旅生涯增加了他的责任与使命感。正如马萧萧诗中写的:“从灵魂中出走的水/都在不停的出走中不停地叫/出走得越远,叫得越远/出息得越大,叫得越大/听——/那溪在哼叫/那河在吟叫/那江在长叫那湖在喊叫那海在吼叫/他们叫的是/自己的/魂呀”!我以为这能帮我们读懂马萧萧,读懂一个从“校园少年诗人”到西部军旅诗人的成长,读懂从悠久的边塞诗中承续的那份家国情怀。(《诗刊》下半月刊2012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手记萧萧中学生
The Swimming Pig
废园
编辑手记(四则)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爱”的美妆礼物手记
阅卷手记——二次根式
手记影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