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学习化学的动力源泉

2013-08-12舒龙昌

关键词:化学兴趣教材

舒龙昌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会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关键词】化学 教材 兴趣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为化学教学开辟一条捷径。

一 从教材出发

化学新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只有博览群书深挖教材,不断研究新课标与考试说明,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带着深厚的爱生激情,披文入情,把握知识要点,体会感情空间,才能理清教材思路,融会贯通,选准知识兴趣爆发点,灌满“一杯水”。

二 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学生初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何为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等。因此本人在第一堂课就做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水能灭火,亦能点火”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克,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再一个是“空杯生烟”实验:拿两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使滴液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后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通过这个实验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激发学生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作为教师,只要吃透教材,把握要点,做教学的有心人,在实践中就能揭示很多兴趣爆发点。

三 兴趣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种元素的发现、一个定理的形成,都是经过实验得出的。要发展稳定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白磷的水下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点燃,氯酸钾中氯元素的鉴定,酚酞等各种试剂的应用等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悦。所以,激发是兴趣发展的催化剂。

四 兴趣的持久

做氢氧化铜和酸的反应实验时,用现成的氢氧化铜粉末,现象并不明显。但若在此基础上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先制取新艳的蓝色絮状沉淀,再加盐酸溶液,使沉淀溶解又变成蓝色溶液,现象则更为明显。在做Cl-、SO42-的检验时,学生往往对滴加稀硝酸的作用不易理解,这时若补充上碳酸盐沉淀生成与溶解来对比说明,就能巩固已学知识。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补充演示金属钠跟水的反应实验和金属钠跟硫酸铜水溶液的反应实验,便能增强实验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是老师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化学。

猜你喜欢

化学兴趣教材
教材精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奇妙的化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